20世纪史学大师柳诒徵的代表作,一本让你读懂中国文化精髓的书。近百年来关于中国文化的*具创见的大著作,胡适、钱穆、梁漱溟、吴宓、印水心等高度评价。本版以*初发表刊物《学衡》原刊为底本,参考不同时期印行的各个版本,予以勘校,修正了历来各种版本的舛误和遗漏。
★ 16开平装,牛皮纸封套,漓江出版社出版
★ 近百年来关于中国文化的极具创见的大著作,一本让你读懂中国文化精髓的书
★ 柳诒徵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柳氏在史学领域著作等身,与陈寅恪、陈垣齐名,时有“北陈南柳”之称。
★ 本书成稿于20世纪20年代,初为教学讲义,后陆续在《学衡》杂志上刊载,于1932年正式结集出版
★ 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至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无不详为选辑,共得六百余种之多
★ 著作方法采取夹叙夹议,引进一段原始资料,随即一段评论,有史实有史观,以史立论,论从史出,探源溯流,援古证今,讲明当代典章文物,以达经世致用之目的
★ 本书确立了中国文化史的历史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有助于读者、研究者明了我国历史典章制度和文化风习的因革源流与得失
★ 本版以发表刊物《学衡》原刊为底本,参考不同时期印行的各个版本,予以勘校,修正了历来各种版本的舛误和遗漏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句力堂,知非,江苏镇江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民国时期历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及国史馆纂修、中研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柳氏在史学领域著作等身,与陈寅恪、陈垣齐名,时有“北陈南柳”之称。他桃李满天下,培育了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胡焕庸、刘损藜、陈训慈、茅以升、宗白华等一代英才。参与主编了《学衡》《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国风》《国学图书馆年刊》等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学术杂志,为我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与在北方任教的史家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
柳氏尤长于文化史的研究,《中国文化史(套装共3册)》是其阐述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深受学界推崇,沾溉极广。该书视野辽远,察见敏锐,材料丰实,体大虑深。全书按时代顺序分为上古、中古、近世三编,每编分若干章,对我国历代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等进行了系统清晰的绍述,其立论行文或援经史,或征诸子百家,或引中外学人谠论,援古证今,以今鉴古,史论结合,创见频出,启人深思,极有助于读者、研究者明了我国历史典章制度和文化风习的因革源流与得失,进而识得我中华民族数千年一体、凝聚发展、健行不息的主因与根本。
印水心(现代著名学者,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
读翼谋所著《中国文化史》两册,此书原为翼谋前在东南大学史学系教授时所用之讲义刻本,数经改订,曾刊登于《学衡》杂志,极为学者所欣赏。全书分中国文化为三大时期:第一期,由邃古以迄两汉,是为中国民族,本其创造之能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之时期。第二期,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有牴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期,自明季以迄今日,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治,以次输入,相互激荡,而卒相合之时期。叙述详明,议论宏达。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研院”院长):
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曾在《学衡》杂志上发表,去年由钟山书局印行……
此书约有六十余万字,是近年中国出版界的一部大书。中国文化史之试作虽有几位学者计划过至今未有成书。坊间所出小册子,更不足论。柳先生的书可算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读者评者都应该记得这一点。因为是开山之作,我们都佩服作者的勇气与毅力,感谢他为中国文化史立下了一个草创的规模,替一般读者搜集了一些很方便有用的材料……
柳先生的书列举了无数的参考书籍,使好学的读者可以依着他的指引,进一步去寻求他引用的原书,更进一步去寻求他不曾引用的材料。这正是开山的工作。柳先生的论断也许有许多是我们不能赞同的。但他的方法是一种“纲目”法,纲是他的论断,目是他的材料;此法的用意是每下一句论断必须引用材料作根据。读者若能了解此种方法的好处,然后考虑作者的论断是否都有可靠的依据,那才能得着此书的益处。
梁漱溟(现代著名思想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柳诒徵先生著《中国文化史》,就曾举三事以为问:中国幅员广袤,世罕其匹,试问前人所以开拓此抟结此者,果由何道?中国种族复杂,至可惊异。即以汉族言之,吸收同化无虑百数,至今泯然相忘,试问其容纳沟通,果由何道?中国开化甚早,其所以年祀久远,相承勿替,迄今犹存者,又果由何道?此三个问题,便是三大特征。
吴宓(现代著名学者):
近今吾国学者人师,可与梁任公先生连镳并驾,而其治学方法亦相类似者,厥唯丹徒(今自属镇江市)柳翼谋先生诒徵。两先生皆宏通博雅,皆兼包考据、义理、词章,以综合贯通之法治国学,皆萃其精力于中国文化史。
胡先骕(现代著名教育家、生物学家):
予初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先生正主讲中国文化史,不蹈昔人蹊径,史学史识一时无两。其所著《中国文化史》,实为开宗之著作。其门弟子多能卓然自立,时号称“柳门”,正与当时北京大学之疑古派分庭抗礼焉。
钱穆(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柳氏又为中国文化史……其书中精义,络绎纷纭,几于触目皆是,俯拾即得……
凡柳氏所陈宋、明、清三代学术大趋,与夫其分别异同得失之所在,较之当时群所鼓嚣之学风,尽力推尊清代乾、嘉诸儒之考据,而菲薄宋儒义理心性之学者于不屑一顾,正不啻恰相处在一对立之地位。然在当时,北方学者新文化运动之声势方张;柳氏讲学南雍……俊彦群凑,隐然为一方重镇。
缪凤林(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此书以六艺诸史为经,而纬以百家;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列举,以求人类演进之通则,以明吾民独造之真际。体例虽为近代史者,而性质则与无锡顾亭林《日知录》之中篇“治道”,阳湖赵翼《廿二史劄记》之第四类“综论历代史迹”相近;其议论亦在二氏之间,涵蕴富而义类宏,近百年来所未有之大著作也。
英士(现代著名学者):
这是一本庄严郑重的巨著,从大体上看来,可以说是目前正统派史学家的代表作品。它既不泥古,亦不骛新。凡是未经确切否认的传说,它都姑予承认。凡是证据尚不充分的新说,它都置之不理。近人通病,每对古的过于怀疑,而对新的过于信仰,看了柳先生的著作,也许要笑他顽固。其实柳先生是不顽固的。例如他说“中国人种之起源,盖不可考”,便不像个顽固派的口吻。假使他在本书之内未言禹为大虫,而说禹有治水之功,这不是因为他对古史信仰过分,而是因为《古史辨》中所曾提出的疑问,至今还是疑问。对于一个正统派的学者,我们不可希望他把疑问当做事实。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本《文化史》是用过多年的讲义,在《学衡》上早已发表过了,柳先生也许是因为年纪老了,懒得修改,故对那些比较值得考虑的新说,亦未加以充分注意。
全书九十万言,大部分是重述古书,所以有人把它当做“史料”看待。然据我们看来,此书中颇有超过史料之处。最明显的是著者常在引用史料之际,参以己见,加以新的解释。书之主体,毕竟还是柳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史的见地,而非种种史料之堆积。
张其昀(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地学家、教育家):
中国学者常讲读《易》与读史,哲学与史学是相辅相成的。史学有哲学深切著明具体的事例,哲学有史学疏通知远抽象的原理。两者的关系,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充分发挥出来。柳师著书宗旨,扼要言之,就是要表扬中国的民治精神和学者精神。前者指中华民族群策群力急公好义的精神,后者指中华志士提高人格注重节操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上册第十章题为“治水之功”。柳师论曰:“治水之难,以人工及经费为首。近世人工皆须以金钱雇之,故兴工必需巨款。吾国古代每有力役,但须召集人民,无须予以金钱。故史书但称禹之治水,不闻唐虞之人议及工艰费巨者。此其能成此等大工之最大原因也。西人但读《禹贡》,不知其时治水者,实合全国人民之力,故疑禹为非常之人。”柳师所说的力役,就是所谓“义务劳动”。孙中山先生手著《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极力主张“双手万能”的重要。因为大禹能以身作则,躬行实践,所以老百姓都能踊跃出力,众志成城,完成治水的大业。
柳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册第廿五章《孔子》,表彰中国之学者精神。他说道:“孔子以为人生最大之义务,在努力增进其人格,而不在外来之富贵利禄。即使境遇极穷,人莫我知,而我胸中浩然,自有坦坦荡荡之乐,无所歆羡,自亦无所怨尤,而坚强不屈之精神,乃足历万古而不可磨灭。儒学真义,唯此而已。”他又说:“虽然,孔子之学非徒为自了汉,不计身外之事也。成己必成物,立己必立人,故修身之后,即推之于家国天下,其于建国、为政、理财、治赋之法,无一不讲求而蕲致用于世。”柳师对史学,主张沿流讨源,援古证今,讲明当代典章文物,以达经世致用之目的。他以为万事非财莫办,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历史的公律。他对于胡林翼“用士人理财”之说,表示赞同;对于传统说法“轻徭薄赋,便是美政”,他认为不一定都对。
胡焕庸(当代著名地理学家):
柳师讲授的中国文化史,不仅文科的学生要听,理工科的学生也来听,足见其内容的精彩动人。当时在校内用铅字印成讲义,以后由钟山书局、正中书局公开发行过,即著名的《中国文化史》。
这部书共三巨册,约计七十万字,内容博大精深,真是无所不包,从历代的典章制度、文武攻略、各派学说、工商技巧、民俗宗教、货币服饰,无不追本求源,究其发展,举其功用,论其得失。用当今的语言来讲,它的内容,实际上包含着政治史、法制史、军事史、开疆史、学术思想史、科技史、民族史、宗教史等,也可以说是一部百科性专题史。尤其柳师所用的夹叙夹议方法,引述一段原始资料,接着一段评论,既不是枯燥无味的考证,也没有不着边际的空谈,真可说是广征博引,有引人入胜之功。我们如再结合老师晚年另一巨著《国史要义》来看,那就不能不承认,老师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无疑是划时代的了。
蔡尚思(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在柳先生的著作中,《中国文化史》也是大学讲义。此书可说流传最广,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无不滥觞于此。此书创稿于1919年,曾于1931年、1947年、1988年等多次重版,全书共八十九万八千余字,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廿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至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导,无不详为选辑,共得六百余种之多。由于作者身经清末封建政治腐败濒于崩溃之际,深慨民族自尊心的丧失、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勖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先生写这一部文化史的根本宗旨……由于先生淹贯经史,尊重史实,故此书征引繁博,叙事章节主题鲜明,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的有系统的中国文化史重要参考书。
在柳先生的著作中,《中国文化史》一书可说传授最广,不失为从出版到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的“老母鸡”。
苏渊雷(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其著《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几达七百余种,自群经、诸子、廿五史、历代各家著述,旁及国外汉学家论著与近代报章杂志、统计资料,靡不广为搜集。主题鲜明,叙事详尽,论断谨严,引文完整。复以小字低格,附列于章节之后,以收相得益彰之效。此实先生著作体例之创格,沾溉后学至为深远。
张舜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
柳诒徵以后专心致力于研究历史,他通读《二十四史》,对历代政教的利弊,学术的盛衰,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把自己研究所得,撰述为《中国文化史》,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上古文化史,共三十三章;中编为中古文化史,共二十六章;下编为近代文化史,共十九章。全书除条理旧闻,分题纂述外,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的创见。
朱维铮(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一九三二),尽管以前曾在《学衡》杂志上刊载过,而且“国粹”的气味熏人,然而与某些人贩卖的假古董有颇大区别,即作者对待史料的态度比较严肃,并以学术文化的陈述见长,因而流传颇广。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年号劬堂,江苏丹徒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民国时期历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及国史馆纂修、中研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柳氏在史学领域著作等身,与陈寅恪、陈垣齐名,时有“北陈南柳”之称。他桃李满天下,培育了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胡焕庸、刘损藜、陈训慈、茅以升、宗白华等一代英才。参与主编了《学衡》《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国风》《国学图书馆年刊》等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学术杂志,为我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管子第一辑第13册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
古代文字音韵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集收入的文章,或選开了新的材料,或对旧有的材料重亲进行了分析古代文字音韵论文集 目录 序甲骨文文形符系统初探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内...
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 内容简介 粤西闽语雷州话是一个使用人口超过500万的、属于闽南方言系统的次方言。作者于1983年10月至12月间首次到雷州半岛的海康县等地进...
老北京传说-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这座城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城门牌楼、王府民居、胡同会馆、宗教寺院...
老上海南京路 本书特色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人就有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不说寰宇之内,就是神州大地,一共有过多少大路、小路、老路、新路、洋路、土路,...
读库-1701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是2017年*期,包含六篇文章:《想你时你在闹海》、《无穷大平话》、《话说晏阳初》、《品图读园》、《田伯母》和《声音》。1...
《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内容简介:《文化与传播研究》是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办的涵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集刊
人間有情,如此萬般眷戀,你會捨得呢,還是捨不得?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散文集文字、攝影、書法,一次收錄蔣勳近年對天...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卷)》内容简介:本书是夏昆老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古诗词和古文的精彩解读。例如
克里斯昂‧赫塞(Christian Hesse)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職。1991年起,他成為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數學教授。在此期間,他也曾...
中国的文明-西方人眼中的中华文明五千年 本书特色 法国汉学泰斗勒内·格鲁塞,毕生研究东方文化,从草原帝国的征服到古印度文明的荣光,从古希腊的民主风度到古中国的盛...
2003-2012-风尚嘻哈大全集-格言-花开十年-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 暴强段子全囊括2. 时鲜段子全搜索3. 嘻哈段子全容纳2003-2012-风尚...
作品目录第四一折 思见身中,照蜮冥途第四二折 神令役鬼,投名血书第四三折 此间少年,三才一晤第四四折 迷踪梵宇,天降佛图第四
中外选举制度比较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华中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由徐育苗主持,邀请本校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政法学院、管理学院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
◆ 百万销量游戏大作《地铁》系列原著,俄罗斯废土科幻小说代表作◆ 俄语版6个月内售出30万册,雄踞俄罗斯畅销小说榜单数月,图书版权远销欧美17国◆ 改编游戏《地...
菜根谭 本书特色 《菜根谭》浅白易懂,足本通解,无障碍阅读。品读国学智慧,全方位赏读经史子集各部国学经典。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国学经典,浩瀚无边。天地情,人间理,...
(精)山东地方史文库(第2辑):山东社会风俗史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风俗不仅仅是裸露在社会生活表层的现象,它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物质与观念...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 本书特色 蒋冀骋所著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对阿汉对音材料的整理,是考古;分析这些材料并由此来探讨元代汉语北方话的语音情况,是审音。...
话语类型研究 内容简介 书中的“余论”提到网络语言。的确,网络语言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语言文学内部规律的作...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播媒介文化进行研究,论述媒体文化研究的兴起,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体文化的同质化,媒体文化引导消费等理论。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