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洋战略译丛:亚洲海洋战略》立足于21世纪亚太地区海洋战略发展趋势,对影响亚太地区海洋战略格局的四组战略力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全书不仅从宏观视角探讨了21世纪亚洲海洋冲突与合作、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研究了美国主导亚太地区的海洋战略、俄罗斯海权战略与实力的反差、澳大利亚的有限海权目标,评析了中国海军战略转型、日本海洋立国政策、韩国的海洋利益诉求,梳理了东南亚所有濒海国家的海洋政策,点评了印度区域性海洋强国战略、巴基斯坦海洋战略选择、孟加拉国的海权弱势,而且指出了海上交通线和海上战略要地对亚洲各国未来海洋战略的影响,提出了在中美俄日印等当代和未来海权大国战略影响下,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发展中等规模海权的战略选择。
★亚洲海权格局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海洋力量的动态发展的结果。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时代,也是亚洲各国海洋能力共同发展的时代。该书在详细展示亚洲各国海洋力量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向我们预示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美利坚大学亚细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全胜★亚洲是中国海洋力量成长的母体。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该书为我们立体化地展示了亚洲海洋力量的格局,值得当代关心中国海洋发展的各界同仁一读。——国家海洋局资深海洋问题专家、南海分局前局长,中国南海维权前总指挥:李立新★亚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之路的起始地。中国与亚洲国家毗邻而居,相互倚重,息息相关。该书给我们描绘了宏观的亚洲海权格局,对我们了解亚洲海洋历史,把握亚洲海权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冯梁
《大国海洋战略译丛:亚洲海洋战略》:
韦格纳认为,在制定海洋战略的框架时,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优先考虑海上战略要地。因此,海军舰队只有与海上战略要地建立关联,才能成为强大的海上力量。两者是一个整体,如果其中之一较弱,那么整体的海上力量也就必然会弱。因此,侵略性的海洋战略首先就是要使敌方的海军舰队或是敌方对海上战略要地的控制减弱,甚至微不足道。可以通过摧毁敌方舰队,或者使敌方无法利用其海上战略要地的优势。
争夺制海权的目标指向以下几方面:敌军的海上资源、战略要地和商船。由于公海的国际地位及海上自由原则,海权的行使在和平时期和危机时期(韦格纳称之为“非战时期”)都达到了极限。海权不能直接被行使,而是通过演习的方式,于是和平或危机时期与作战时期的海军力量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和平或危机时期,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向外界展示一国海上力量的潜力,以此来实现某种政治上的影响。就海洋战略而言,这就意味着一国必须表现出决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美国学者、军事战略家科林·格瑞所著的《后冷战时代的海军》一书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后的岁月,海军的战略性价值是什么?格瑞指出,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的特征是无序性、不确定性,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区域性的紧张局势和危机。因此,海权的战略性价值就由以下三点决定,这三点也是一国海军必须具备的:
1.应对全球冲突(仍然有可能发生)的威慑力和相应的准备。
2.应对地区冲突的威慑力和有备无患的状态。
3.支撑一国外交政策的相应准备。
为完成以上任务,海军舰队必须具备条件和能力,使其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冲突中都能够有获胜的把握。而在海洋战略中,在政治上澄清海军将同时应对多少区域性危机的问题十分重要。
此外,认清海权与陆权的关系也是必要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在一国战略中的地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开战后攻击敌方的军事重心是很有必要的,纯粹的海战能直接对陆战产生影响的事件几乎不存在。要想*终击败敌方,必须使陆上力量与海上力量相结合。只有陆军和海军团结合作,才能取得*终的胜利。
格瑞强调的另一因素是自由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一旦拥有能力利用海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能通过海洋这个高效率的通道来运输物资,或者设置屏障以阻止他国对海洋的利用。因此,无障碍地利用海上交通线的能力关系到一国的繁荣发展。关于20世纪90年代海军的战略性价值的另一思考则源于战争的几个方面: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在外太空,及其在电磁领域。
格瑞将空间力量与空间控制作为海权和海战纵向维度因素的重要性与100多年前出现的电报的重要性进行对比,然后他强调海陆空三军之间是直接相互依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彼此联系,如果不掌握制空权,是无法全面控制海洋的。同时,空中力量单方面也无法击败敌军并取得胜利,还需要陆地力量的协助。同样地,陆地力量也需要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来确保后方的支援与物资的供应,如此才能持续作战,取得*终的胜利。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格瑞指出,海陆空三方力量需要坚持团结的原则,联合起来进行合作。自从海军上将韦格纳将其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后,各国的海军发展已取得技术性进步。而格瑞的贡献就在于,他看到韦格纳的研究成果,与战略性地理位置和海上战略要地在获取制海权方面的重要性具有高度一致性。他认为,只有控制了海上战略要地,才能在海上战场上行使制海权。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格瑞指出制海权充当着推动剂的作用,无法直接促成战争的胜利。但是,拥有制海权就能够为人力资源和物资设备的运送畅通道路,从而获得远程陆战的能力。格瑞认为,能够将陆地、空中和太空军事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制海权是一国执行全球政策和战略的有效工具,可以连接各洲,维护联盟团结一致,使该国自身的陆军力量和海军力量能够进行远程陆战,攻击敌军。
……
★亚洲海权格局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海洋力量的动态发展的结果。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时代,也是亚洲各国海洋能力共同发展的时代。该书在详细展示亚洲各国海洋力量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向我们预示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美利坚大学亚细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全胜
★亚洲是中国海洋力量成长的母体。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该书为我们立体化地展示了亚洲海洋力量的格局,值得当代关心中国海洋发展的各界同仁一读。
——国家海洋局资深海洋问题专家、南海分局前局长,中国南海维权前总指挥:李立新
★亚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之路的起始地。中国与亚洲国家毗邻而居,相互倚重,息息相关。该书给我们描绘了宏观的亚洲海权格局,对我们了解亚洲海洋历史,把握亚洲海权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冯梁
乔尔根·舒尔茨(作者),德国慕尼黑联邦军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学院主任、北约资深研究员。维尔弗雷德-A.赫尔曼(作者),德国慕尼黑陆军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德国汉堡陆军军官学院讲师。汉斯-费兰克-塞勒(作者),副海军上将,历任德国国防部政治军事管理部副主任、德国武装部队中央军事机构主任、联邦安全政策研究学院院长。鞠海龙(译者),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海问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南海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吴艳(译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南海战略研究基地兼职助理研究员。
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 本书特色 林彪为何要选择蒙古为出逃路线?为何中国对蒙古的外交交涉受到阻难?为何林彪、叶群的头颅现在莫斯科?为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
华北军区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特色 一支支主力部队,一个个英勇的前身,便有一连串辉煌的胜利印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征战史上,有一支曾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的英勇之师,它...
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 本书特色 《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对世界权力转移现象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是关于崛起国何以成功和霸权何以衰落的理...
华人族群及与德国社会的整合 本书特色 《华人族群及与德国社会的整合/青年学术丛书》编著者何志宁。目前社会学界关于在德华人族群的研究还属空白,但中德两国皆为对世界...
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korean war 本书特色收冷战格局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主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硕士研究...
《关内团体与民众呈文》内容简介: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均来自于日内瓦的“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League of Nations and Unit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本书特色 1. 本书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述严谨,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流畅,摈弃枯燥的学术语言,用生动的案例把专业的...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 内容简介 这本个人论文选集与《宋代婚姻家族史论》[1]系姊妹篇,收入论文凡27篇,是从笔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有关论文中选出来的。其内容...
《西线四大战役全画传》,包括德波战争、悲情马奇诺、不列颠之战和大西洋的绞杀战四次著名的战役。该书选用大量经过考证的资料,
一代航天人:纪实文学 本书特色 “两弹一星”的背后故事,带你去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悟他们的成长启示,走进他们的科学世界,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
正面战场九一八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二十二次、战役一千一百多...
回忆民国党政府资源委员会 本书特色 资源委员会是原国民党政府属下的一个专门负责重工业建设的机构。它下辖121个总公司,近1000个生产单位,职工人数近30万。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目录 **章 绪论**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理论体系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第...
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 内容简介 康有为所倡导的百日维新,打破了不许士人问政的禁令,开创了一个知识分子干预国家政治的新纪元。本书是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奏章的结集,共辑...
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 本书特色 《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是郝长墀的一本关于先秦政治哲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当下学术界所认为的政治哲...
《太阳城》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本书特色 《导读》:让经典成为通识。推荐版本:《太阳城》,陈大维,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太阳城》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内容...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 本书特色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编著者熊楚蓉。真实的历史作品。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通俗易懂、文笔优美,适合大众阅读。全景式地展示了滇西大...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讲述了俄罗斯军事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战争、会战和战斗,讲述了俄罗斯军事史中的另一半,即俄罗斯军队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