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张立升主编的《社会学家茶座》以“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特点,以自由开放、轻松娴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清新学风和文风,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多种文体,传递社会学家的*新视点,探讨社会学科理论建设的各个方面,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放谈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呼吁社会的公平公正,描述、分析、预测转型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主要收入《汽车与男性荷尔蒙》、《麦客的工价》、《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恶法的牺牲者》等文章。
《社会学家茶座(2014年第3辑·总第50辑)》:一个古老的社会终于产生了裂变,这一次的变化,不再是一种增量性的变革,而是一个古老的集权制国家向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的变量性变革。自此之后,国家的管理方式出现了一种由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与民间社会自治管理方式之间的博弈。朝廷的努力当然是希望这些民间的自治机构依然隶属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所以朝廷根据社会的变化,很快就设立了一些新的政府机构,比如1903年设立的商部,后来改组为农工商部,就是希望将各地的私人企业和企业家管理起来。比如1906年设立的学部,希望将各地出现的民间教育机构统一管理。还比如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地方和各省级议会实行有限的公民选举,就是要将各地不断出现的民间自治选举现象规范化,促使国家*高议会,即资政院的选举,政府能够控制其运行(陈锦江:《商人、官僚与现代企业》,第226页;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1~72页)。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自治的方向,甚至是宪政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民间自治秩序和朝廷大一统的管理秩序博弈的结果。晚清的社会图景是这样的,社会精英在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朝廷也在探索。区别在于,朝廷设立的一系列控制性机构,很快就变得软弱无力,甚至故步自封(这是白吉尔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里提到的观点,第59页)。重要的是,传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始终认为,民间的自治力量一直处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双方的博弈并不在一个平等对话的层面。但是,新兴的社会精英阶层显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拒绝政府制定的辅助性角色,而是谋求平等对话者的身份,不断对国家制度,对社会管理提出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双方之间的张力是巨大的。晚清政府对这些自发的民间机构非常不安,事实上民间团体的联盟变得越来越紧密。1907年,商会的联合可谓狂飙突进,他们在上海聚会,成立了有别于朝廷商部的民间商会联合会,与之相适应,到1907年年底,各省商会代表在上海再聚会,选举产生了全国性的商会代表。1911年5月,教育会的代表在上海举行大集会,并且制定了共同纲领,建立了一个常设机构,中国教育会(巴斯蒂:《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概况》,第73~74页)。1909年11月,17个省的咨议局的57位代表聚会上海,张塞倡议,发起了一次要求全国召开真正国会的请愿运动,全国上下响应者众多(瑞玛丽:《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耶鲁大学出版社1968年,第215页。周锡瑞:《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第91~96页)。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晚清政府试图努力控制民间社会的努力归于失败。而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则是,不断兴起的民间自治力量并没有谋求革命性的暴力,而是致力于一种对话性的博弈,一种和平的改良(张朋园的作品《立宪派》提到了这样的观点,芮玛丽的著作《革命中的中国,**阶段(1900~1913)》,第161页,引用了张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完全区别于那些暴力性的农民起义,区别于不久之前的具有彻底破坏性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晚清中国的变革,或多或少具有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子(这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主要观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至少一个历史事实摆在这里,晚清的谢幕,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没有民不聊生,中国的历史**次以一种看上去渐进、和平的方式,走进了新时代。……
文明给谁看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著名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关于“文明”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文明的活力”“不被打搅的权利”“错位的怪诞”三辑,涉及历史、政...
掌坳村调查-苗族 内容简介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大塘乡的东端,距县城8公里,到乡政府5公里,省道炉榕线从中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谁来做下一个屠呦呦-诺贝尔奖及中国的获奖之路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中国与诺贝尔奖”,对屠呦呦获奖的意义、及中国获奖之路做了深度思考,是目前**本该主题的著作。其...
《东京贫困女子》内容简介:在这本书的采访中,有在入学典礼前被迫进入风俗行业的花季少女,有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东京大学硕士,有名
新青年精粹 本书特色 陈独秀和李大钊等编撰的《精粹》将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杂志《新青年》进行编选,优中选优,将原十一卷本浓缩为四个分册,并采用简体横排的...
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 本书特色 《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是关于互惠,社会支持和社会创造的书,是...
《诗词中国 (第十期)》内容简介:《诗词中国·MOOK》由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全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旨在“搜集当
异域盛放-倾靡欧洲的中国植物 本书特色 这是?套引领人反思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丛书。它以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日常可见的寻常事物为切入点,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不...
《“一带一路”工业文明——伊朗》内容简介:本书以伊朗的工业发展、产业特色、资源、能源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介绍其经济、工业
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的问题和出路、漫长的20世纪、思想解放及其遗产、从“历史的终结”处思考、重建知识与“现实”...
《西法东渐》内容简介:1、了解近代中国法律变迁的必读之书。中国法律史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法律史,自洋务运动以来,来华外国人对中
中欧大讲坛·人文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欧大讲坛”之人文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本书中出现的十多位演讲者,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作家王蒙...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8年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示了过去的2017年国内学术界在红十字运动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 所选的相关文章数十篇, 按内容...
“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 内容简介 从1996到2006的十年间,先后有两百多人走进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这个团队,或长或短的经历使得这些原本不同的...
韩石山社会批评集:最后的一次演练 本书特色 《*后的一次演练:韩石山社会批评集》是作者多年前自费印的,外面销售甚少。《*后的一次演练:韩石山社会批评集》由书海出...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柏杨解码-2/8 本书特色 《堡垒集》主要论述男女婚姻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作者以许多小故事,现实的、历史的,或是虚构的,摘去男女在爱情之下伪...
《简明钢琴自学教程(第二册)》内容简介:本书在原版基础上除了保留原书花费巨大精力录制的DVD内容外,还重新修订增加了新的教学曲
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超女粉丝与大众文化消费 内容简介 杨玲编著的《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超女粉丝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论述范围是2005年8月到2009年4月之间的...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男,原名杨曦光,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原籍中国吉林省,在湖南长沙长大。他较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17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