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名人

明清文化名人

作者:方良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年:2014-10-01

评分:5分

ISBN:978780250925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明清文化名人 内容简介

《当代社科研究文库:明清文化名人》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流,努力创建社科出版精品工程,使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上交流平台,进入公众视野,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明清文化名人 本书特色

《当代社科研究文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流,努力创建社科出版精品工程,使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上交流平台,进入公众视野,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这本由方良编写的《明清文化名人》是其中一册。

明清文化名人 目录

绪论
乱后文章感慨多——“吴中四杰”刍论
丹青价重高瑶坞——“吴中四子”论
声华意气笼海内——明朝中期文学领袖简论
社稷风云谁奏曲——顾宪成与东林君子论
石墨镌华蕴宝香——文学家钱谦益简论
赤日红尘道路穷——清初钱谦益行踪考
问花何处胎仙阁——评钱谦益师生夏日“红豆诗”
释典笺成诸佛喜——论钱谦益晚年的宗教信仰
莫夸门下多房杜——张溥与复社人士论
忠君爱国惜往日——论明遗民之典范及警世意义
恸哭遗民总白头——吴中明遗民刍论
忍死遗民鲜伦比——陶渊明与徐枋之比较研究
风雨飘摇未尝移——评徐枋的“绝对命令观”
生命自由自长啸——徐枋长诗《怀旧篇》解读
大节难随九鼎沦——通儒顾炎武简论
出处伤心著述工——诗人吴伟业简论
一树百获艺事盛——“清六家”画品试论
诗文随世日趋新——文史大家赵翼简论
扫眉笔上也生花——清代吴地妇女诗创作简论

明清文化名人 节选

一、高启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人,博学工诗,青年时与割据地方的张士诚势力有关联;人明后,虽已被朱元璋所纳用,召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陪侍诸王,擢户部侍郎。但是,高启对新政权心有余悸,并且不满于明政权的高压政策,坚请辞职,获准后家居授书自给。朱元璋向有“寰中士大夫不为所用律”,使高启不能幸免;因些微小事触怒朱元璋,将高启处死。高启死吋年仅39岁,(按:古人以虚岁称,本书从之。以下同例,不再说明。)有《青丘集》十八卷与《凫藻集》五卷行世(前书又名《高太史大全集》)。高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创作方面,被称为元明之际承前启后者。他留下了两千多首诗,其诗采众家之长,有慷慨激昂之气质、重世情而轻私情、才调卓尔有余,惜乎去世太早,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明清两朝论诗者共识高启为明初一流高手,更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综观高启一生,他应是一种贪于闲适的文人,自始至终,对出仕抱着避之犹恐不及的态度。青年时,张士诚地方政权(史称“伪周”或“伪吴”)积极延揽文士。与高启结识的多位好友纷纷谋职高位,而高启独能避之隐居海隅,仅与当政者以及进入官场的旧友相处尚好。据王世贞说:“胜国时(此指元末),法网宽大,人不必仕宦。”“饶介之分守吴中,自号醉樵,延请文士作歌。张仲简诗擅场,居首坐,赠黄金一饼,高季迪白金三斤,杨孟载一缢。元季隐居的高启,恰是其诗创作的黄金期。此时,他对诗创作的深嗜笃好。达到了被人称作“诗淫”的地步。从内容来看,入明之前,他的诗创作表达了自己信奉的一种洒脱的人生观,他表示与世无争,不屑建不世之功,“世间无物为我娱”,我自作诗,“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像《卓笔峰》:“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其中意境难能一语道破,加理解为对世态炎凉的看破,或许与其人生观可以吻合。还有早期的代表作《悲歌》:“征途睑蠘,人乏马饥。富老不如贫少,美游不如恶归。浮云随风,零落四野。仰天悲歌,泣数行下。(《悲歌》与下文《吊岳王墓》被各家诗选引用*多。)这首诗是对前程的预卜,从语意来看,消极失望的悲情很浓。人明之后,高启到南京供职,随之而来的诗创作,内容方面变化很多,不少创作涉及史论,如《吊岳王墓》:“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清诗家沈德潜评曰:“通体责备高宗,居然史笔。应是对宋高宗的诛心之篇,可见高启在这个问题上的史识。另有表述对元王朝的痛苦记忆,带有一点批判精神的诗作。如《穆陵行》,诗云:“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这是深斥元朝色目僧师杨发之流胡作非为之事。至元初年(1279年),杨发为了取院当政的蒙古贵族,不惜残害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感情,竟然发掘宋朝诸帝陵,取宋理宗顶骨为饮器,并在色目僧中先后使用近百年。高启对此无比气愤,直呼:“百年帝魂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可见高启的诗.能与“鱖除胡虏,恢第中华”的明朝习匕伐军同仇敌忾。……

明清文化名人 作者简介

方良(1953年~),祖籍浙江省江山市,从小居住上海,1970年插队于黑龙江农村,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自后任职于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任教之余,研究中国古代史诸问题,侧重研究江南地方史,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