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黄嘉略生平及其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 黄嘉略自1702年来到巴黎,为早期法国汉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直到去世也再没有返回中国。他首次将中国小说译成法语,是用法语编写汉语语法、汉语词典的**人,也是向西方人介绍汉字部首、中国诗歌、戏曲和音乐的**人。黄嘉略与孟德斯鸠的交往,增进了其对中国的兴趣与了解。他与弗雷莱和傅尔蒙的合作,把这两位从未接触过中国的学者带进了汉学的殿堂。 本书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黄嘉略在欧洲的活动,搜集并整理了黄嘉略的遗稿及相关的档案或手稿等**手资料,记录一位中法文化交流先驱筚路蓝缕的贡献。
黄嘉略是对早期法国汉学的创建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作者长期以来多方搜集黄嘉略的书稿和各种相关资料,通过考证分析,回顾了黄嘉略的生平,介绍了他的著述成就,评述了他在早期法国汉学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许明龙,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法国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研究。著有《孟德斯鸠与中国》、《欧洲十八世纪中国人》等书及大量论文。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后宫秘史 本书特色 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的年代,能够静下来读读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套书为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扑朔迷离,那些被岁月掩盖的...
古罗马神话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内容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古罗马神话故事 目录 徜...
梁实秋与中西文化 内容简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与中西文化》由“梁实秋的文学与文化定位”、“梁实秋:在中西文化...
中国名亭的故事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讲述亭子文史故事,并将“亭子”写到极致的专书。收录各地名亭130余座,涉及相关建筑、历史、诗词、楹联、书法等门类。作者通过实地...
百姓的祠堂 本书特色 在历史上江西作为全国立祠*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乡间仍散落着蔚为大观的古祠堂,建祠祭祖的风气得以推广,也与朱熹、夏言这两位江西籍历史文化名...
对联故事拾趣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介绍由汉字的形、音、义等特点,产生出来的拆字联、谐音联、拟声联、同傍联、回文联、集句联、叠字联、隐语联、数字联等等,...
名篇品读三千年2 本书特色 《名篇品读三千年(第2辑):中国历代文化经典讲座》:呈现中国文学精品,浓缩古典文化精华。此书博采众家之长摒弃艰深晦涩的文字表达语言通...
金刚经 心经 坛经-中华大字经典 本书特色 《金刚经·心经·坛经》:不用放大镜就可以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大字排列,疏朗有致,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方便。金...
东北移民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东北移民历史为线索,对东北移民文化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移民的历史回顾”“东北移民文化的形成”“东北移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东北移...
说书说艺-与名人一起说书说艺(大家茶坊) 内容简介 年近八旬,人称“乔老爷”的乔羽忙碌得不亚于当红的明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不出门的日子里,他就把一天的时...
国粹-人文传承书 本书特色 《国粹:人文传承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它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大书。当代大作家以优雅美文写传统,学识渊博又极具激...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 本书特色 从头等舱生还者走下跳板那一刻,有关船上“中国佬”的“卑劣逃生经历”就在码头传开了,并经由电讯迅速传播至全世界。实际...
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
潮汕先侨与侨批文化 本书特色 作者陈训先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进入潮汕先民、潮汕先侨与侨批文化关系领域的研究者之一,运用“文化发生学一一文化源多层次说”理论,对侨批...
★新一代建筑师中重要的声音和代表马岩松★用艺术振兴日本乡村★探究建筑与艺术的终极意义★发掘建筑之无限可能的颠覆传统之作★马岩松与MAD的设计笔记【内容简介】川端...
世界文化简史一本通-历史大讲堂 本书特色 《世界文化简史一本通》从全球观点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世界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
主編者:張錦忠(台湾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黃錦樹(台湾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高嘉謙(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咬文嚼字-2012 第一季合订本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2012第1季合订本)》围绕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节拍,捕捉语文运用的新信息,对社会上出现的与语文有关的重要...
北京史话⑧北京的皇陵与王坟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古代的皇陵王坟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北京建都三千多年域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皇陵与王坟并形成了京西南的商周遗址、京西...
东洋的幻象 本书特色 展现中、日、法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和日本形象本书于2010年初版,受到读者好评。此次修订再版,增加了作者近年的几篇新文,使面貌更加丰满、话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