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全注全译全解黄帝内经》深入挖掘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对成为后代中医养生*基本理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神合一”“因人施养”等养生原则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读。同时结合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特点,介绍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养生实用方法,以帮助读者切实掌握补足阳气的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四季养生法、经络养生法、情志养生法、饮食养生法、阶段养生法、女人养颜秘方、中医自然疗法、诊病秘法等。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智慧,以及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四季养生原则和方法,让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普通读者都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活学活用中医养生经,四季顺时调养不生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其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人体内各组成部分统一、联系与协调的关系。“阴阳五行”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阐释了世间万物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机制。“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几千年来,《黄帝内经》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在形式上,它采用了对话的方式,用黄帝与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来阐述保健思想。后来,人们就用岐伯和黄帝这两个名字的开头“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又叫“岐黄之书”。同时,因为它是中医的开创性著作,所以人们又把中医称为“岐黄之术”,把我们的医道称为“岐黄之道”。这再一次证明了《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深远影响。从古至今,有不计其数的医学家、养生家来学习研究《黄帝内经》,而且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灵感、受到不同的启发,很多名医大家,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李时珍等,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帮助下,创立了各自的医学健康体系。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运用中医养生,使其成为我们健康长寿的保障,就必须追本溯源从《黄帝内经》入手。然而,《黄帝内经》作为几千年前的一部医学作品,文字古奥,很难理解不说,我们现代的生活背景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把《黄帝内经》应用到现代社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福音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特地组织专人编写了这部图解《黄帝内经》。
本书参考历代权威版本,结合现代生活习性,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译文明白严谨,注释详尽准确。并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图解,一目了然,非常便于理解记忆;深入浅出的图解说明附以300余幅精心绘制的插图,真正能够做到兼具无障碍阅读、趣味性和美观性等优点,让人闲暇浏览便能轻松得其要旨,仔细研读更能体会到中华医学之精深。此外,书中还附以大量的人体经络穴位图、针灸手法图、人体生理和病理图等,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真正做到一册在手,经典相伴,让非医学专业的你也能够轻松读懂这本传世名著,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平衡为养的奥义,掌握健康生活、养生、防病、治病之道。
上古天真论篇:长寿者养生秘诀
【导读】
本篇是《黄帝内经》的首篇,篇名“上古天真论”,上古,即上古时代,这一时代并非有明确起止时间的历史时期,而是哲学意义上与当今时代相对的概念。《黄帝内经》秉持道家的思想,认为上古时代是人类道德水平*高和*合乎理想的时期,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符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获得百岁高寿,尽享天年。天真,即天赋予人的真精真气,上古之人懂得保养精气,能够做到形体与精神活动协调一致,这正是养生之道的核心要义。
本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论述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并通过对比指出现今之人早衰而不能长寿的原因 ;二、揭示人类生、长、衰、老的过程和规律,并指出这一过程以及人的生育功能,关键取决于肾气的盛衰 ;三、论述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人不同的养生方法和各自所达到的境界。
【原文】
昔在黄帝 a,生而神灵 b,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c,长而敦敏 d,成而登天。
【注释】
a 黄帝 :传说中的古代圣贤帝王。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古代许多文献,常冠以“黄帝”字样,以表示学有根本。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b 神灵 :聪明而智慧。 c 徇齐 :睿智而敏捷。徇,通“睿”,迅疾。齐,敏捷。 d 敦敏 :敦厚而勤勉。
【译文】
古代的轩辕黄帝,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明,年龄很小时就能言善辩,幼年时就具备很强的领悟能力,长大之后,敦厚而勤勉,到成年的时候,就登上了天子之位。
【原文】
乃问于天 a 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 b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 c 者,法 d 于阴阳,和于术数 e,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f,而尽终其天年 g,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h,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i,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 j 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 k,避之有时,恬惔虚无 l,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m。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n,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注释】
a 天师 :黄帝对岐伯的尊称。 b 春秋 :指人的年龄。 c 知道 :懂得养生之道。 d 法 :取法,效法。阴阳 :天地变化的规律。 e 术数 :古代称各种技术为术数,包括类似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及各种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在“术”中有“数”的规定,所以称为“术数”。这里指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 f 形与神俱 :形体与精神活动一致。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分离人就会死亡。因此,养生的要义就是要做到形与神的统一。 g 天年 :人的自然寿命。 h 精 :精气。真 :真气。《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 i 御神 :控制精神过度思虑,以免过度消耗精气。 j 圣人 :古代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说法,以此来划分养生成就的四种人格。 k 虚邪贼风 :四时不正之气,泛指自然界各种致病因素。虚邪,中医把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气虚而侵入致病,故称“虚邪”。贼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邪风伤人,故称“贼风”。 l 恬惔( dà;n)虚无 :内心安闲清静而没有任何杂念。 m“美其食”五句 :化用自《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n 不惧于物 :即“不攫于物”,不追求酒色钱财等外物。
【译文】
黄帝向岐伯问道 :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 ;现在的人,年龄刚过五十,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今天的人们不懂得养生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 :上古时代的人,大多懂得养生之道,能够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和调和,饮食有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既不过度操劳,又不会过度行房事,所以形体和精神都很旺盛,能够协调统一,就能够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把酒当成水,豪饮而没有节制,把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当作
Thisbookre-examinesmanagementtheoryafterGlobalization.Combiningkeynamesandstudie...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国健身者的运动营养全书,由运动营养学、人类临床营养学等领域专家学者、明星营养师和国际职业健身健美运动员联手打造。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从“人...
宪法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宪法学界近年来颇有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共同撰写的宪法学教材,自2004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广受好评。此次作者根据*新立法变化,...
资深国际记者 十年后重返中东以世界的眼睛回望故园【编辑推荐】本书2016年在台湾上市,荣获《亚洲周刊》2016年度好书。梁文道、刘瑜、《东方历史评论》等合力推荐...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作为学者,朱自清以国学经典、古诗赏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独特的视...
ContinuingthenewlookunabridgedPoirottitles,readbyHughFraser.Asinstructed,stenogr...
【编辑推荐】★身处无接触时代,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揭示现代社会普遍孤独感的成因;★描绘当代生活的典型场景,展现无数现代人走向孤独的旅...
*故事介绍*角野荣子的童年时期在二战中度过,十岁时因战争被疏散到日本北部地区。童年时的战争体验,成为她部分故事的素材,也是她终身崇尚和平与幸福的根源。《隧道的森...
《计算机网络实验手册》通过使用大量的网络和服务器工具和软件,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有关实际操作实验,旨在提高读者的动手实践能
乔治·F·纳夫齐格,博士,美国海军预备队退役船长,先后在迈阿密大学(俄亥俄州,牛津)获得文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为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联合研究院博士。他的第...
小森阳一,东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著作有《作为事件的阅读》《重读漱石》。高桥哲哉,东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著作有《记忆伦理学》《德里...
斑马线上的中国-法治十年观察 本书特色 陈兴良、郭光东、贺卫方联袂推荐!展示了一幅当下中国“为权利而斗争”的壮丽图景。法律出版社*新出版新书,详细信息请点击书名...
作品目录第一章 壬辰倭乱(上):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到发兵侵略朝鲜 第二章 壬辰倭乱(中):从朝鲜向明朝求援到沈惟敬与小西行
復合有理,真愛萬歲就算曾經失去依然可以再度擁有如果,你有一個真的很喜歡、卻又一直忘不掉的人;請記得,你們還有「復合」這個可能。因為,你沒有他是不行的。從今天開始...
《李璟李煜词》内容简介:本书以沈刻王校南词本(《晨风阁丛书》本)为底本,以影写吕刻本、侯刻本、粟香室覆侯本、《全唐诗》本,
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
作者简介作者:藤まる 輕小說作家,1988出年。 以《我將在明日逝去,而妳將死而復生》一書榮獲第19屆「電撃小說大賞」金賞
饶毅,籍贯江西南昌。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1年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教授、神经科学...
《算术研究》是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德国大数学家高斯的第一部杰作,该书写于1797年,1801年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用拉丁文写成的巨著,是数论的最经典及最具权威性的...
三十八年來《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克魯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