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秽

残秽

作者:小野不由美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4-10-1

评分:7.1

ISBN:978754427166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十二国记》“主上”小野不由美沉寂九年后首部自传式恐怖灵异大作。

◆轻松摘得2013年日本主流文学奖项“山本周五郎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部恐怖作品。

◆2013年出版后引发日本网友在推特、论坛上的热议,大多读者表示连续看完《奇谈百景》《残秽》后不敢抬头看自家天花板。

◆残秽,死亡之后残留下的污秽,无法消弭,只会感染。但凡沾染残秽的人,会成为新的宿主,进一步扩大感染,甚至死亡也不能停止扩散,世代轮回,永远也无法摆脱。

◆请先阅读《奇谈百景》后再阅读《残秽》。

◆友情提示:如在本书阅读过程中看见或听见任何非正常事物、声音等,请立即停止阅读!

残秽,死亡之后残留下的污秽,无法消弭,只会感染。但凡沾染残秽的人,会成为新的宿主,进一步扩大感染,甚至死亡也不能停止扩散,世代轮回,永远也无法摆脱。

“我”偶然接触到一起发生在某个房间里的灵异事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了调查,试图找出灵异的源头。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发现灵异的范围从房间扩展到整栋大楼,又扩散至整片地区;究其历史,先探寻到三十年前,又追溯到二战前后,最后竟至一百年前的大正时期……“我”仿佛一步一步踩入黑暗的深渊,没有源头,亦没有出口,只有透不过气的恐惧与撕心裂肺的悔恨。

作品目录

开端/1
本世纪/13
上世纪/53
经济高速增长期/99
战后期 I/149
战后期 II/181
战前/211
明治及大正时期/233
残渣/273
· · · · · ·

作者简介

小野不由美(1960~)

日本最具话题性的女性小说家,凭借《十二国记》系列征服了数千万拥趸。她笔下的人物各自鲜活,惹人爱憎,每一个角色都令读者津津乐道。她专注于内心挖掘和探索,反复推敲,一部作品往往耗时数年。当她将这种写透人心的技法用于恐怖小说时,创造出的阅读体验绝非一般恐怖小说的吓人程度,而是久久郁结于内心,挥之不去的深度恐惧。

精彩摘录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触秽」的说法。人们认为碰到秽就会传染,并且应该避秽。从「罪秽」这个名词就可以得知,「秽」和「罪」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罪」是透过祭祀除去的犯罪和灾害的总称。古时候有「天津罪」和「国津罪」的区别。根据某些说法,前者是对共同体的农耕或祭祀所犯的罪行,后者则是个人的犯罪或是天灾。古时代的农业不光是人们赖以为生的产业,也和祭祀保有密切的关系,可说是带有咒术意义的行为。因此,妨害农业等同妨害祭祀,是将异常状态带进共同体的危险行为,而这种行为就是「罪」。「罪」会产生「秽」;为了除去秽,须进行祭祀。此外,虽然和「罪」不同,但「死亡」或「生产」等异于平常的生理状态也是「秽」的一种,且和由「罪」而生的秽一样都须除去。其中又以死亡产生的「死秽」最严重。这一部分关于「秽」的概念和佛教「不净」的概念结合,让「秽」的概念和「罪」划上等号,并且让人类必须背负起来——然而,这其实是起因于对佛教「不洁」概念的错误理解。「秽」存在个体之外,「不净」却普遍存在个体之中——这个正确的概念被误解且在传世过程中遭到扭曲,「不净」因此被视为过去累积的罪孽,而罪孽化为「宿业」存在个体内部,指涉为「秽」;可是,「秽」在原本的概念中只会附着在个体之外,过一定时间就会消失,也可以透过水垢离的袱禊手续去除。另外,「秽」和「罪」之间根本的差异就是——秽会传染。因此,「秽」必须隔离好避免接触。尤其「死秽」会污染死者的家族或亲属,不仅须假设丧屋来隔离死亡,遗族也须在规定时间内服丧。换句话说,遗族在这段期间等同和人世隔离,进行净化「秽」的行为。至今,仍可以在举办丧礼的过程中见到这种犹如残渣一般遗留下来的习俗。关于秽的传染性,可在《延喜式》中见到「触秽」的记载。上头记载了与死秽有关的「甲乙丙丁展转」规定,一看就可以知道当时的人认为秽如何传染。假设甲的家族发生了「死秽」,那么如...

——引自第188页


 小说中,因为美学上的需求,会将血迹描写成红黑色,但血其实非常容易褪色。新鲜的血液是暗红色,接触到日光后,会从茶褐色变成褐色,接着是带着绿色的褐色,接下来转为黑色——血会不停改变色彩。  这是因为让血液呈现红色的「血红蛋白」,会在光线作用下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和「血红素」;如果足光线照小剑的地方,红色会在数周至一个月内消失;如果照射的光线很微弱,则会在几个星期内消失不见;如果由阳光直射,血在几小时内就会褪为黑色;因此,如果是古老又呈现暗红色的污渍,应该是染料或是某种随时间转为暗红色的液体。

——引自章节:四 高度成长期  1小井户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