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

作者:贺秋帆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1-1

评分:8.0

ISBN:978730317399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贺秋帆,著名乐评人、影评人,自1997年起给北京三联《爱乐》丛刊撰稿,至今累计发表西方古典音乐评论40万字;2009年起给《看电影》、《午夜场》撰稿,累计发表影评60余万字,并独立承担“历史的人质———《教父》40周年”、“陈凯歌,不合时宜的歌唱”、“海派的腔调———上译厂回顾系列”等大型专题,参与撰述“派拉蒙100周年”和“环球100周年”等深度纪念专题。

作品目录

指挥篇
1.有美皆备,无乐不臻——收藏通俗的卡拉扬(上)
2.无动不舞,无声不歌——收藏通俗的卡拉扬(下)
3.阿本德洛特的三B交响曲
4.苏维埃式的冷与酷——盘点穆拉文斯基的唱片
5.怀念一种声音——弗里恰依唱片记(上)
6.怀念一种声音——弗里恰依唱片记(下)
7.一份奇特的历史清单•指挥篇
钢琴篇
8.一份奇特的历史清单•钢琴篇
9.从“克莱本在莫斯科”说起
10.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鲁普唱片印象
11.琴键上的勃洛克——初识索弗朗尼茨基
12.奈伊晚期录音小记
13.巴尔干的孤鹰——波格雷里希的唱片编年
14.指尖上的美利坚——卡佩尔的唱片漫谈
小提琴篇
15.质本洁来还洁去——马尔茨遗音数则
16.隔叶黄鹂空好音——聊聊蒂博的唱片
17.刀锋边上的青春——唱片里的拉宾
18.玫瑰,诗意地盛开与凋零——内弗遗音小记
19.琴弦在燃烧——塔希纳录音寻踪
20.施耐德汉遗产评估
大提琴篇
21.琴中高人——几张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唱片
22.春未残时花已空----富尔曼的遗音
23.当诗性遭遇雄性——沙夫兰和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唱片较量
电影篇
24.《天鹅湖》与《黑天鹅》
25.伯格曼的萨拉邦德
26.富特文格勒的命运——说说影片《抉择》
27.胶片里的音乐家
28.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影片《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漫笔
· · · · · ·

作者简介

贺秋帆,著名乐评人、影评人,自1997年起给北京三联《爱乐》丛刊撰稿,至今累计发表西方古典音乐评论40万字;2009年起给《看电影》、《午夜场》撰稿,累计发表影评60余万字,并独立承担“历史的人质———《教父》40周年”、“陈凯歌,不合时宜的歌唱”、“海派的腔调———上译厂回顾系列”等大型专题,参与撰述“派拉蒙100周年”和“环球100周年”等深度纪念专题。

精彩摘录

这部在“德国青年电影基金会”的帮助下完成的片子,恐怕不是为大众准备的,即使是巴赫音乐的热爱者,大约也未必能忍受那种古风古貌的刻板演出,可见影片的作者、这对著名的夫妻组合,其实是要用作品跟外界的一切拉开距离,甚至是要让为数有限的观者,跟通过音乐所熟知的那个巴赫产生某种“间离效应”,以此凸现出巴赫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及其平凡背后的伟大。或许正是基于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考虑,影片选择了外型上跟画像相去甚远的荷兰著名大键琴家古斯塔夫•莱翁哈特来演巴赫,他最值得欣赏的演出,是《戈德堡变奏曲》第25变奏的独奏,那一段,他眼神里分明闪着对于权贵的深深蔑视。

——引自第283页


作曲家如果又是指挥或演奏高手,那他对自己作品的解读是否必然最权威?其实未必。接受美学讲,已完成的作品文本是创作的终点又是解读的起点,面对文本,所有人(包括作者)都是解读者,解读方式越随时代而变,解读空间越大,越见出作品的伟大,这个意义上说,拉二的确是经典。在拉氏自己手里也许仅仅关乎一个年轻的俄罗斯人的精神危机,是个体的言说,但在里赫特手里,却升华为俄罗斯性格的苍茫呈现,正是这种解读,使固态的作品“还原”为无限丰富的存在。

——引自第83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