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标志着族群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其中巴斯的同书名文章如今已成为引用率极高的经典文献。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族群的边界理论,澄清了族群分析中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主要的是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族群认同是一套特定文化同价值标准相结合的。书中收入的其余七篇论文则是运用巴斯的分析视角论述族群问题的精彩的民族志个案,阐述了挪威、苏丹等不同地区多民族组织不同方面的问题。
《族群与边界》是一部族群研究的典范性著作,标志着族群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 本书是巴斯主编的一本论文集,书中巴斯及其他学者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并研究族群认同的互联性以及族群边界和文化认同问题。同时提出并实践了族群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通过不同人类群体的持续的协商和接触来解决边界问题。《族群与边界》开启了人类学关于族群、族群认同等问题的广泛讨论,延续至今。
弗雷德里克·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代译序)
导言
当族群身份成为社会污名
民族过程中的经济决定因素
族群与文化的分化
分化与融合——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族群关系面面观
墨西哥南部的族群稳定英语边界动态
帕坦人的认同与维持
老挝境内的邻居们
参考文献
专题研讨会及其参与者介绍
译名对照表
译校后记
滇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农地利用模式、西双版纳社区农地变迁、坝美村土地利用与环境变迁、对农地利用的...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简介 地...
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
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导论(修订版) 本书特色 《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导论(修订版)》并不想提供一部完整的人类学思想史。笔者着眼于当前的 论争来书写这部著作,...
《蔓草缀珠(增订版)》内容简介:作者的散文写作,记事怀人,属学者散文,文笔好,见识高,特别是记叙了曾有长期、深入交往的冯雪
胡孚琛,1945年生于河北吴桥。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在地方的医疗卫生、化工部门工作。1979年相继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读书和教学,l984年考入社...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内容简介 新华新闻传播书系。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系国家“八五”新闻学科重点项目,并已列入国家“九五”出版规划。 本课题立足于从事实上和理论上...
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不同侧面对“华中乡土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展示,&ld...
纸润墨香话古籍 内容简介 本书在形式上采用问答的方式,问答之间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有关于古籍的专门性知识。内容上,《纸润墨香话古籍》为读者详细讲解了古籍、古籍善本...
越泽明,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博士,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科教授。
社会进化史 本书特色 《社会进化史》是蔡和森在20世纪20年代初任上海大学教授,讲授课程时的讲义。这本书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部社会发展史,是此...
原创:第二辑 本书特色 《原创》是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筹办的不定期公开出版的刊物。该刊秉承中国文化现代化自主创新的要求,力图在人文社会科学和...
行政-观念读本 本书特色本书为“观念读本”系列之一种,由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春燕编选。书中选入的20篇经典文章,涵盖了上自亚里士多德、...
彼得·范德威(范笔德,Peter van der Veer),荷兰皇家学院院士、德国马普研究院族群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底边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上.下)-一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大型民国社会调查史料丛刊《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之一卷。该丛书自2005年初版以来,...
编辑推荐:1.现代社会科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并列为现代社会...
中国婚姻暴力 本书特色 《中国婚姻暴力》作者通过对二十位婚姻暴力受害妇女的访谈,分析了中国婚姻暴力的特点,指出中国婚姻暴力之所以能够存在和维持下来,是因为在特定...
《公家花园的迷宫》内容简介:《公家花园的迷宫》,陈丹燕“外滩非虚构系列”之一。小说讲述了公家花园,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清儒得失论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晚请著名学者,其祖、父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有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论》、《字义起于字音说》、《...
中国短片浪潮 内容简介 一个人如作家用笔那样,带着作者自己的思考,用他的DV摄像机记录了现实中的某段生活、某个人、某个事情。这种个人影像创作的方式,在十余年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