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祥瑞》以图片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出土汉画像石、画像砖中的诸多祥瑞形象,有白虎、玄武、朱雀、凤鸟等,是汉代祥瑞崇拜较为完整的形象资料库,适合不同受众需求。对于研究汉代祥瑞崇拜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现代美术设计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祥瑞》所收录的汉画数量大,品种全,分类较为科学,便于使用者分类查找,快速而又方便,是专业人士得力的助手,业余爱好者了解古代社会、欣赏古代艺术的直观读物。
总序
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形成以至确立的时期。汉代波澜壮阔的四百多年的历史进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汉画是汉代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信强悍、昂扬进取、气度恢宏,则是汉代给我们的民族留下的重要的精神基因。汉画造型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更是卓尔不凡,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从狭义上讲,汉画指的是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从广义上讲,汉画造型艺术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以雕绘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画像石、汉代玉器以及肖形印等;二是以模印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画像砖、汉瓦当、泥封、铜镜、摇钱树、陶灶等;三是以绘画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代的帛画、壁画、漆画等;四是以塑绘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代的陶楼与陶俑等。汉画内涵丰富,其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生产生活、审美纹饰等形象繁多,生动多彩,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称汉画“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堪称为形象的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汉画不仅引起文物考古界、艺术界的关注,而且也为历史、宗教、民俗、天文、建筑、体育、曲艺、酿制、纺织、印染等专业学科工作者所瞩目。
汉画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写实、夸张,粗犷、细腻,简练、繁复,稚拙、成熟,质朴、妩媚,热烈、疏淡,含蓄、直白,俏皮、庄重……总之,汉画艺术给人以极其丰富的审美感受。总结汉画造型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艺术风格博大雄浑,艺术表现夸张变形,富有律动的美感,注重神韵的形象追求等。从汉画造型艺术中,我们甚至可以探寻到现代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的影子。
对于汉画艺术的研究、探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角度:考古学家更关注汉画的“质”——汉画的质地和材料、制作年代、类型特征以及汉画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等;历史学家更注重汉画具有的“桥”的作用——将它们看作是贯通那个时代的人与社会事件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史家更侧重于汉画的“美”——汉画图像的客观象征意义以及在整个美术发展史中的意义等;而科技、农业、手工业、民俗、音乐、舞蹈、曲艺、体育、服饰、建筑等诸方面的专家学者也能够从各自的领域与专业的角度得到相应的启迪。把拓片运用于金石研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方法。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汉瓦当、青铜器、陶瓷艺术等属于具有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形式,而拓片则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客观地说,拓片与原作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材料、质地、色泽以及空间的转折变化等,甚至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然而,拓片自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对汉画形象的二度创造,将立体形象浓缩于二维图形之中;二是可能更接近图像的本质。拓片以浓墨凸显主体形象,省略背景,使读者能更直接、更快捷、更概括地辨识与记录图像和文字。傅雷先生在写给他在海外学习音乐的儿子傅聪的信中,随寄有中国传统拓片若干,他告诉儿子拓片是*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印刷术”——没有西方版画印刷翻转的不便,具有中国艺术气息,应该多加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拓片是中国水墨画与传统雕刻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别具一格的一种形式。这也许就是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拓片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利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汉铜镜和摇钱树、汉瓦当、汉肖形印、汉陶楼陶灶等汉画艺术形象的拓本,按照龙、神仙、祥瑞、人物、动物、器物、建筑、纹饰等八个部分进行分类汇集,编辑出一套以图画形象为表现主体的工具书以供广大艺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使用,便是《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编撰的主要目的。从2004年至今,整整十年时间,建设汉画图库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本套丛书的出版,若能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艺术工作者的喜爱,能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些许参考,让其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汉画造型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就不负我们这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了。
杨絮飞李国新杨蕴菁
2014年4月于浙江农林大学
杨絮飞,河南新蔡人,美术学硕士,在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方向负责人,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学会会员。目前,主持国家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5项,出版专著10本。其中关于汉画研究方面的专著有《汉画学》《画像石艺术鉴赏》《砖石札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发表汉画学术论文50余篇。 杨蕴菁,河南新蔡人,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汉画研究学者。现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近年来,公开发表汉画研究论文近10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2007年夏天,传来杨德昌逝世的消息。唏嘘的是,他的代表作及其精神,也将随他远去。那是一个华语电影全面革新的年代,香港新浪潮
孙晓云书《道德经》-中华国学德育经典 本书特色 《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此书以“道”论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思想基础,由天道而及人道,广泛涉猎政治、...
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柳公权楷书毛笔字帖《玄秘塔碑》结构布局 本书特色 书法在知识理论学习之外,*重要的就是狠下苦功,勤加练习。《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本着学...
花草纹样剪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中试图以尽可能多的图例和简明的文字,系统地介绍民间剪纸的语言符号、造型观念、装饰规律,传统刀法及方法步骤,目的是为民间剪纸爱好者、艺...
端砚-中国名砚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中国名砚——端砚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端砚历史沿革、端砚的石品、端砚砚雕艺术、端砚的鉴赏与收藏等。该...
《从零开始:儿童口琴图解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13章,主要讲解了口琴的演奏姿势、相关乐理知识、吹奏方法、各种装饰技巧及实
飞阁流丹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纹样,是我国古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点睛之笔,是我国古代审美意识、美学理念的鲜明体现。中国古建彩...
明清民间木雕:博古家具杂项卷 内容简介 明清民间木雕是明清家具的孪生姐妹,如果说明清家具是“本质的诗篇”,那么,明清民间木雕就是“本质的史记”。明清民间木雕不仅...
伊斯兰文化是在西方吸收了希腊、罗马、埃及文化,是东方汲取了伊朗、印度、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是中世纪文化发展的一个高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 内容简介 近年获得国家专利的黄金分割习字格,是深圳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李中原先生在全面深入考试传统习字宫格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美术黄金分割形式...
侯麦的电影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和矛盾冲突,用影像来揭示他们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镜头对准法国的年轻小资们,细致
《一片阳光(经典悦读)》内容简介:《一片阳光》为林徽因作品的选集,精选出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和书信
爨宝子碑 本书特色 《爨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立於東晉安帝乙巳年(四〇五年)。碑質爲沙石,碑首爲半圓形,整碑呈長方形,高一百八十三釐米...
历代名家尺牍精选系列:米芾(二) 本书特色陈纯之主编的《米芾(2)/历代名家尺牍精选系列 》收录历代名家彩色放大原帖,采用**底本,使得 细节纤毫毕现,适合不同...
278堂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入門課────Q&A解說+插圖圖解=輕鬆理解RC造建築!◎一頁一問,搭配精繪插圖,循序漸進介紹鋼筋混凝土造
枫-一部著名连环画的文献 本书特色 出于非常特殊的原因,李斌重画了连环画《枫》。这套已经被公认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伤痕美术”的**块里程碑作品,是在三十年前由陈...
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中国30幅最著名的工艺美术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对知识的渴求则是无限的。知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智慧,是力量。它可以润泽人的修养和谈...
《自己的园地》内容简介:本书是周作人早期自选散文集,分三辑,共56篇散文。所收文章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恬淡。其中“自己的
本书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怎样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角与
艺术丛话 内容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号子恺,浙江桐乡人。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