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张炜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散文随笔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作家对文学的信仰,对精神的追求,以及关注社会现实的宽广情怀。如果把张炜的创作比作一条大河,这部早期作品集从一定程度来说则具有源头的意义,我们可以读到张炜在当年文学启程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后来的创作是怎样坚持和延展了当年的精神追求,是进入和解读张炜文学世界的*远也*近的一本书。
文学评论家王必胜: 张炜的散文有开阔的题材,不拘形式的文笔,情怀深挚的精神气韵,以及安然沉静的禅意。其*大亮点为:知性与识见,情怀与温度,韧性与持守。 王必胜评论: 丝绺相连的心书 张炜的散文随笔,不拘一格,或大或小,有专题,也有散章,近四百万字。其中,不乏早期的青涩之作,但斑驳绚丽的文字方阵,构成了一座恢宏壮阔的文学建筑。张炜认为,写作是一个“孤独者的心音”,自喻散文是一本“丝绺相连的心书”,用心去写,是他获得读者认可的原因。他的散文有开阔的题材,不拘形式的文笔,情怀深挚的精神气韵,以及安然沉静的禅意。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三个突出的亮点—— 知性与识见。张炜的写作,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守护者的写作。他的小说,有深挚的人文情怀,对历史和人生,对自然和生命,有着激昂华丽的书写和高蹈的精神揭示。而散文也承续着他擅长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体悟和阐发,从社会世相开掘精神层面的意义。他的散文创作,几乎包括了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的感悟。尤其是,在对世道人心的阐发中,他多从普通的生活现象里,从一些平常的事例上阐发哲理,关注的是一些思想本体的问题,一些生命和生存的意义。这些散文虽是短章,却从思想的高度、现实的角度,进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知性写作也是思想的写作,是散文中的风骨和精气神,是文学的钙质。在散文中,不论是读史、写人,还是谈艺、记往,张炜都从一个思想者的维度上书写。时下,有些散文流于故事情节的平面铺陈,或者多是些小情小调和夕阳老调,缺少识见与思想的支撑。如是,平庸而软弱是现今散文的一个常见毛病。张炜的知性书写,是一种潜沉而深入的书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达,惟此,他的散文有了风骨和力量。 情怀与温度。张炜的散文有两个精神着力点:对故乡齐鲁文化的敬重和对大自然的讴歌。故乡故情,吾土吾民,是写作者的精神原乡,是灵魂的栖息地。早年,张炜作品中的芦青河,晚近的万松浦,都是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场域。这些散文体现了他执着的家乡情怀,一个来自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散文专题《芳心似火》,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对齐鲁文化特别是齐国文化的张扬,以人文立场,描写这块浸润儒文化的土地上众多的物事与风习,其中多有家乡的悠悠情怀与拳拳心绪。这些看似散漫,其实有着一统的精神纽带,那就是对于齐鲁大地风华物象丝丝缕缕的情感。阅读一些篇章,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文精神的特殊秉持,对传统文明根脉的敬畏,对喧嚣尘世中文化缺失的痛心。这些表明作家注重人文情怀的接续。另外,他对大自然有足够的敏感和热爱。他以人类*亲近的关系来描绘万松浦的动物和植物,寄情于那些原生态的自然物事,这也与齐鲁文化的崇奉自然相一致。张炜作品中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操,浸染着作家细腻的情感。一个作家以其心灵的激情和生命的温度来书写,恰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韧性与持守。散文是轻快的写作,多随意而为,但是,能够坚持构筑宏阔的文学长廊,需要作家拥有一颗坚韧的文心。惟有沉静于文学的人,笃定于精神求索的人,才会有如此的创获与丰收。张炜散文创作的启示是,一个人能够坚持四十年的散文历程,不厌其烦地去关心和表达,言说创作及创作之外的事,才有了散文随笔中的宏大建构。他对人文世界、生活现场、自然物事等,有较为深入广泛的涉猎。其中,有创作心得感悟,有人生札记,有对生活中美的褒扬和对丑的鞭笞。张炜的散文题材丰富随意,但在题旨上却有自己的独特考量,体现出他的文学韧性和坚持态度。他多次说及他对文学始终抱着神圣而敬畏的态度。这种韧性和坚持,也是一个精神的守望者、文学有心人崇高的文学情怀。在当下文坛中,张炜的写作不是另类,但至少是一种特别的现象,即不迎合时俗,不迁就流弊,不满足现实的花花草草,他耕耘的是一片生机鲜活的百草园,他栽植的一株葳蕤葱茏的大树。这种情怀和韧性,值得珍视和尊重。 ——王必胜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及海外出版单行本四百余部,获奖七十余项。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部);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1999年《古船》分别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月寓言》与作者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大河小说《你在高原》获得华语传媒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十余奖项。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 本书特色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
大作家 小读者:诗歌卷:Poetry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颓废时代的一朵“病态之花”——夏尔·波德莱尔与《恶之花》;诗比人活得更长久——魏尔伦和他的《土...
文史消闲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百余篇文章,分四辑:**辑为“人物掠影”、第二辑为“人物微观”、第三辑为“往事拾遗”、第四辑为“消闲杂缀”。文史消闲录 目录 自 序...
民国风雅-民国风云往事-(插图本) 本书特色 回望民国,遗珠与烟霞,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精彩绝伦人与事,被淳子精心采撷编织,锦心绣口,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
傅璇琮(1933-2016),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内容简介:《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
何乃英自选集 本书特色 《励耘文库:何乃英自选集》所收录的论文,均系作者自选的代表性作品。这些写作于不同时期、关注不同论题的学术文字,不仅是对作者学术生涯的一次...
万叶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 简介《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早的诗歌总集,享有“日本之《诗经》”的美誉。诗集共二十卷,收诗歌四千五百余首。按内容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内容简介 本书写的是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生活。国民党人在军事上的失败,并不等于他们政治上的降服,就像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本书以原国民党战犯邱行湘的...
朱自清自编文集:你我 本书特色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定居于扬州。著名作家、学者。早年热心于倡导写作新诗,1921年春参加文学研究会后,...
过渡时代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过渡时代》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写的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闵宗良是位信奉道学的老先生,他为邻居赵高氏女儿赵大妞当裸体模特异常气...
丰子恺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丰子恺作品》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经典的散文随笔,主题包括儿女趣事,感怀旧故,求学经历,生灵百态,世间人情等等。其文风平易恬淡,隽永...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2015~
寻死无门 本书特色 王祥夫作品精选,三个关乎底层人物的扭曲故事,看世俗导演人性与金钱的赤裸较量 有了这个文库,除去为国内的文学读者提供怀旧、收藏和跟踪阅读的机会...
生命传递的悲壮 内容简介 自然万象,人间世事,历史沧桑,在人们眼里,皆好似超越时空的一幕幕场景,是任其云开云合,舒卷自如,还是目及八荒,神驰九天,那就要看各人的...
《文学之用》内容简介:★易读的思辨小书,直击文艺太文艺背后的思想谜团 ★古根海姆奖得主芮塔·菲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文学研究学
在新疆 本书特色作家以特有的体认传达对新疆的风土、物候和人情的感受,并步步深入到新疆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卡姆,淋漓尽致,引入入胜。在新疆 内容简介 本书是...
高路入云端 本书特色 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以崭新的文体和独特的视角解构文明内质以诗意的情怀和人性的关照彰显理性之美作者多次在《散文》、《十月》、《散文选...
开卷文丛第三辑:为了纪念 内容简介 这是继凤凰出版社、岳麓书社推出**、二辑《开卷文丛》二十本之后的第三辑,属严肃的原创随笔,颇有品位,“对于建造中国的书香社会...
《一边说着 “给我个痛快” 一边乖乖看医生》内容简介:“银发川柳”是一种以老年人生活为题材的俳句作品,用自嘲的口吻描写幽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