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典藏版)

牛棚杂忆(典藏版)

作者:季羡林[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11-01

评分:5分

ISBN:978702011801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牛棚杂忆(典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用血换来、和泪写成的书, 它不为仇恨和报复而写, 而是怀着爱与祝福, 期待那场浩劫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一面镜子, 照见人性的恶和善、丑与美, 让人们时时警醒, 不再重蹈疯狂。如此, 作为一个记录者, 作者这段九死一生的经历, 也就能够因为被阅读而获得其意义和价值了。

牛棚杂忆(典藏版) 本书特色

季羡林著的《牛棚杂忆(典藏版)(精)》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牛棚杂忆(典藏版) 目录

祝词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正名
(二)我们的住处
(三)日常生活
(四)晚间训话
(五)离奇的规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设置特务
(七)应付外调
(八)连续批斗
(九)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棚中花絮
1.图书馆学系一教授
2.法律系一教授
3.东语系一个女教员
4.生物系党总支书记
5.附小一位女教员
6.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7.物理系的一个教员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特别雅座
(十二)特别班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自暴自弃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二十 余思或反思
附录
自传

牛棚杂忆(典藏版) 节选

《牛棚杂忆(典藏版)》:有压迫就有反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有的学生逐渐感到不能忍受。于是在新北大公社之外,风起云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革命组织。大都自称为某某战斗队,命名几乎全取自毛泽东的诗词,什么“缚苍龙”战斗队,什么“九天揽月”战斗队,又是什么“跃上葱茏”战斗队,诗词中可以用来起名的词句,几乎都用光了,弄到新组成的战斗队没法起名的地步。至于战斗队的人数,则极为参差不齐,大的几十人、几百人;小的十几人、四五人;据说还有一个人组成的战斗队。成立手续异常简单,只要贴出一张大字报,写上几句“东风吹,战鼓擂,看看究竟谁战胜谁”,再喊上几句“万岁”,就算是成立了。不用登记,不用批准,决没有人来挑剔法律程序。当时究竟成立了多少战斗队,谁也不清楚。即使起有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于九原,恐怕他也只能认输了。这时学校里大字报的数目有增无减。原来有的墙壁和搭的席棚早已不敷应用。于是又有一大批席棚被搭了起来,专供贴大字报之用。大字报的内容,除了宣布某某战斗队成立之外,还有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有的大字报只有四五张、五六张;有的则扩大到九十张,甚至百张,大有越来越长之势。附近的居民有的靠捡揭下来的大字报卖钱为生。据说有的学生则靠写大字报练习书法。据我个人的观察,大字报的书法水平确是越来越高,日新月异。这一个“文化大革命”的副产品,恐怕很多人会想不到吧。用大字报来亮相的战斗队,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初各占山头,后来又逐渐合并。从由少变多,变为由多变少。终于汇成了两大流派:一个是正宗的、老牌的、掌权的新北大公社,一个是汇集众流、反抗新北大公社的井冈山。可以说是一个在朝,一个在野,有如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两派当然要互相斗争,这斗争也多半利用大字报表现出来。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怎样斗争,我不大清楚。据说他们是颇为讲究“费厄泼赖”的。在中国,则不大管那一套洋玩意儿。只管目的,不择手段:造谣诬蔑,人身攻击;平平常常,司空见惯。因此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叫做“派性”。这种新东西,一经产生,便表现出来了无比强大的力量。谁要是中了它的毒,则朋友割席,夫妻反目。一个和好美满的家庭,会因此搞得分崩离析。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对抗外敌时都没有这么大的劲头,而在两派之间会产生这样巨大的对抗力量?有人贴出大字报:“老子铁了心,誓死保聂孙!”这是何等地惊人的决心!如果在建设四化中有这个劲头,我们中国早就成了亚洲**条大龙,后来的四小龙瞠乎后矣。……

牛棚杂忆(典藏版)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午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