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系一部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克虏伯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学术专著。在考察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自强运动、军事变革等宏观问题的同时,重点分析了李鸿章等人主导的晚清军火贸易以及建立在仿制基础上的兵器工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以及贸易、仿制与技术转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全书从历史背景、军火贸易、书本知识的输入、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装备与运用等方丽,综合论述了德国克虏伯与晚清技术转移的过程、路径及影响因素。《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适合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史、中西交流史、科技政策等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外交困,国门洞开,内乱不止。何以自立自强,成为国家生死存亡的头等问题。洋务重臣李鸿章等人听闻克虏伯火炮的盛名之时,对它所寄予的期盼与厚望。当回溯克虏伯与晚清的这段历史,了解到当年双方密切的交往之后,许多人都给予双方充分的肯定。然而事实上,尽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李凤苞、徐建寅等人为引进克虏伯产品与技术,兢兢业业,“俱为国家图谋久远”而殚精竭虑,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是,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技术转移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晚清火炮技术的跛行,又该如何去看待呢?孙烈著的《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尝试作了回答。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从信中不难揣测,两人的商议含有觊觎中国资源的初衷。当然,无论阿尔弗雷德打什么样的牌,他都不可能背离俾斯麦和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更何况克虏伯势必能从中分一杯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就打算在中国领土上或附近开辟殖民地,其前景早就有德国人做过设想。1864年,人类学家阿道夫·巴斯蒂安等人在考察中国之后,在《德国在东亚的利益》的册子上就认为,一旦这个国家受到铁路和电报等“欧洲时代精神”的影响,中国人都将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销售市场”的消费者。李希霍芬同样注意到修建铁路对于获取中国资源的优势。1874年,他在柏林以《中国和欧洲间铁路交通是*自然的道路》为题,指出德国人将从修建中国铁路中受益。他还明确提出,要建一条铁路连接沿海口岸和豫北、晋南地区的煤铁矿。李希霍芬是一个卓越的地学家和一个颇具眼光的德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他关于在中国修建铁路的提议极大地赢得了阿尔弗雷德的赞赏。因为,克虏伯公司从本国的铁路大发展中受益匪浅,而且作为德国铁路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所产的钢轨和无缝轮毂等产品已成为公司的骄傲,并带来滚滚财源。在阿尔弗雷德的头脑中,参与全世界铁路的修建,是克虏伯公司一条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至于中国的铁路,李希霍芬提出的欧亚铁路大通道计划的前景实在诱人,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和长远的收益,远远不是销售若干门大炮所能比拟,克虏伯决不能坐壁上观。在1875年给儿子弗里德里希“关于生意”的信中,他写道:“在未来,(克虏伯)工厂必须在铁路方面的产量翻番,唯有如此才能收支平衡。其他面包屑般的订单,5吨或1万吨都不能填补这个空隙……所有那些非洲的、美洲的或亚洲的国家,都将发展至我们这些文明国家的阶段,铁路干线、支线纵横交错,这种工业的喧嚣声将一直延续到世界的尽头……不论铁路在哪里,智利或者中国也好,日本或者澳大利亚也罢,无论新的铁路铺到哪里,毋庸置疑,我们就应该主动在那里拿下那些合同。”土地面积、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注定中国将成为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铁路发展区域之一,那里蕴藏着克虏伯巨大的商机,阿尔弗雷德对此深信不疑。李希霍芬的谋划激励了他对华事业的热心和雄心。……
孙烈,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现代技术史、传统工艺和科技战略的研究。出版《制造-台大机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万吨水压机的创新之路》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常用中草药识用图谱 本书特色郑小吉、饶军主编的《常用中草药识用图谱》以实用为宗旨,共收载常用中草药400种。全书采取图文对照形式编排,每种中草药内容包括名称、别...
How can we benefit from the promise of government while avoiding the threat it p...
"PeachesandTheSeaofCortez"isthestory(fromthedogspointofview)ofthehistoryoftheBaj...
建筑制图基础 本书特色 《建筑制图基础》为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建筑制图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制图的基本知...
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
New York Timesbest-seller! Wattersons imaginative approach to his material and h...
孙儒泳,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动物生...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知日》特集第19弹——《知日•料理之魂》特集。“料理”字面意为“料想”食物之“道理”。——北大路鲁山人日本料理有200...
《航海王》尾田榮一郎:「在見到松本大洋之前,我以為這世界上沒有天才。」 《惡童當街》、《乒乓》鬼才大師日本手塚治虫賞得主──松本大洋掏盡自身、止不住淚水的──《...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奇效方-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秘方、验方、偏方,是我国传统医学之瑰宝,是前人成功经验之结晶,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
中医儿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既重点突出中医辨证、理法方药的特性,又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的系统性,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进行论述。中医儿科学 目录 ...
李杰,男,四川省自贡市人。现居云南,专职写作。曾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约五十万字。
江户时代的雕刻大师、行脚僧人圆空为救济百姓而游历全国,于所经之处立木取材,虔诚雕刻佛像,为民众祈福。据说他一生共雕刻佛像约十二万尊(留存至今的有五千尊左右),这...
孟河丁甘仁医案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孟河丁甘仁医案》的初始版本,即1927年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铅印本。全书共15卷,由丁甘仁长孙丁济万及门人程门雪等整理汇编。孟...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 本书特色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赵振兴先生从临证实际出发,无论外感还是内伤,他用小柴胡汤的基础进行治疗的经验,而且采用了多位中医前辈已经公开的一...
Mr.Roscoerangthebell,and,inanswer,aservantenteredthelibrary,wherehesatbeforealar...
理查德·布兰森是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和魅力的商业奇才。他从17岁开始创业,以4英镑起家,开创了价值百亿的维珍集团。在大家都看到市场饱和时,理查德总能看到满眼的机会。...
Thisbookoffersanincisiveandhighlyreadableintroductiontothekeyforceswhichshapeand...
既有黑塞、加缪、福克纳、泰戈尔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有西方现代哲学之父尼采、文学表现主义宗师卡夫卡、自然随笔创始者梭罗等在世界文化史中堪称为里程碑的重要存...
郭敬明(1983- ),网名:第四维;别名:小四。2001年以作品《剧本》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2年以作品《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获得第四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