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主要收集并选取了从东晋十六国一直到隋唐时代的、曾经在终南山长期驻留或者是英骨留在终南山的著名高僧。分为草堂译经、避难兴法、盛世宗师、幽谷英魂和异国学僧等五个类型,主要写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并且通过有关的故事情节来突出个性。
你想了解终南高僧的思想、历史影响吗?想知道他们不同寻常的故事吗?请阅读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将这些高僧划分为草堂译经、避难兴法、盛世宗师、幽谷英魂和异国学僧等五个类型。从收集的高僧事迹来看,主要考虑到他们的一些历史贡献和影响,通过有关的一些故事情节来达到突出其不同个性的目的。虽然加入了一些文学手法,但并不违背历史事实。
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他带着众弟子来到邺城。那时后赵政权已经覆灭,但战火仍然不断。他望着城市里的残垣断壁,感叹地说:“国家有难,民心不定,即使想弘法也难上加难。还不如回到山中,自种自吃,潜心修行。”于是带着弟子西去王屋、女休山。他们栖息山中,吃山果,饮山泉,潜心修习。谁知好景不长,前燕慕容俊率领大军进攻河北,战争再次降临。这时习凿齿从襄阳致书道安,请他南下弘法,道安便下定决心逃离北方,南下投奔襄阳。带着这支数百人的队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吃住都有着极大的困难。道安和同学、弟子们来到新野后,不得不另寻对策。他无奈地对众人说:“如今世道混乱,不依靠国主,则法事难以立足。佛法教化,也应广布。如今我们不得不暂时分开。法汰,你去扬州,那里多有君子,好尚风流,正适合你的性情。法和,你去益州,那里山川秀美,完全可以让你修身养性。剩余的慧远等弟子随我暂时去襄阳。此后天涯海角,你们各自珍重吧。”于是法汰和法和分头带领弟子远去,他自己率领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继续南下襄阳。襄阳在那时还属于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道安在那里住了15年,得到了充分发展事业的机会。往襄阳之前,道安的声名早已传遍东晋。人襄阳后,东晋境内的四方学士竞往师之。道安来后,习凿齿前来拜望。当时道安正与徒众进食,众人见习凿齿进来,赶忙放下食钵,恭立迎接。只有释道安持钵继续进食,并不理睬。习凿齿从容落座,说道:“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道安机锋相对。两人哈哈大笑,相互致礼。’见面礼毕,两人便开始谈学论道,从此他们时常往还,成为至交。当时征西将军桓朗子正镇守江陵,邀道安前去暂住,朱序出镇襄阳,又将他请回去,与自己谈玄论法。朱序每每感叹:“安法师真是学道的渡口,明理的桥梁,陶冶人的作坊!”习凿齿向东晋宰相谢安推荐道安时说:“释道安确实远胜于其他僧人。师徒数百人,持斋讲经,孜孜不倦,有条不紊,此种情形从来没见过。他传法从来不以变换道术来诱惑人心,态度十分认真。而且他平时博览群书,阴阳数术、内外经典,无不贯通,特向你推荐一见。”晋孝武帝闻其风范,十分钦佩,派使者慰问,并下诏书:“安法师器识宽宏通达,为人风神俊朗,身居佛门,驯化俗众,业绩显著,不只规范当今,也将陶冶来世,奉给一同王公,资财由所在地方出。这样一来,道安生活更加稳定,不必再为衣食住行虚耗心力了。当时的襄阳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连接南北佛教的重镇。在这里,道安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见过的佛经,有《船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等。他把这些佛经找来仔细阅读研究。慢慢他发现,各种译经版本混乱不堪,译经内容也各有出入,不能准确翻译到位。同时一些疑伪经混杂其中,使人难以辨别。于是他便开始整理佛经,辨识真伪,撰成《经录》一部,首开中国内地之先河,使后人对众经的来龙去脉做到有迹可循。时间一长,随着投奔佛门的人逐步增多,道安的弟子达到千人以上,这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汉地并没有完善的戒律规范,道安便制定出新的僧尼规范,包括讲经说法的仪式与方法,昼夜六时的修行吃住规则,每半月一次的说戒忏悔仪式,夏安居期满之日的检讨忏悔集会仪式。戒律一出,天下寺院便纷纷采纳,直到鸠摩罗什来华译出完备的律藏,才渐渐被取代。同时他还针对僧人出家后的混乱姓氏,进行了统一,均以“释”作为僧人的姓氏,对以后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安到达襄阳后不久,氐族的首领苻坚便逐渐统一了北方。为了利用佛教来治理天下,他开始四处收罗佛教高僧。道安的名气早已被苻坚所知。他常说:“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都是神器,应让他们来辅佐我。”公元378年,苻坚派长乐公苻丕围攻襄阳。道安见刀兵将近,便想率徒众远走,却遭到朱序的拒绝。道安便将众人分开,派慧远去庐山传法,自己仍留在襄阳城里。在前秦士兵围城一年之后,襄阳*后沦陷。苻坚闻知消息,对仆射极翼哈哈大笑:“朕以十万之师攻打襄阳,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半人。“是谁呢?臣猜测一个定是朱序。”“不不,与朱序无关。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耳!”苻坚在长安城外迎接道安的到来。到达长安城的南郊时,道安望着巍峨高耸、郁郁苍苍的终南山,充满神往的眼神,感叹道:“大自然赋予长安城这块风水宝地,真不愧高僧静修的好地方。”苻坚把他们一行安顿在城内的五重寺,道安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苻坚经常来五重寺与道安谈论佛法甚至有关国家治理的事情。提到译经一事,道安极力推荐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长安与他见面。这时的苻坚便产生了轻取鸠摩罗什的想法。终于在383年,苻坚派吕光征讨龟兹诸国,并将鸠摩罗什请回内地。可惜这时间一拖就是20多年。当鸠摩罗什来到凉州的时候,道安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而罗什来长安,则是16年以后的事了。二人如长庚与启明,永不得相见。由于得到苻坚政权的支持,道安在长安的名气日益扩大,四方慕名追随者接踵而至,徒众数量达数千人之多。另外还有伽提婆、昙摩难提、僧伽跋澄等很多外国僧人。于是道安决定开始佛经的翻译工作。他常常亲自审定音韵文字,详细考核修辞意旨,因此新译的佛经在很多方面纠正了过去的错误。由于旧译经典深义隐没,文理欠通,他先后为《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典注疏,从此经义更具系统。他注经时,曾发愿:“若我所说不违佛旨,愿见瑞相指点。”当夜,果然梦见一白首长眉尊者来说:“君所注之经,都合乎佛旨。因佛指示我不得涅巢,住在西域,当助你弘扬佛道,可时时为我设斋食。”道安醒来,便为其设斋食,从不间断。
先秦诸子精神 本书特色 *有性格的国学史著作,呕心沥血的学者大文章。在学术明星甚嚣尘上的时代*顽强的国学坚守者,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要讲中国文化,只...
净宗必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净宗学会每年分别在帽胡同(夏府)与砖塔胡同(黄府)进行小型法会。70年代后,由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北京居士林讲师黄念祖居...
物的分析 本书特色 《物的分析》是罗素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27年在英国出版。罗素在完成了其第二部著作,即《论几何学的基础》后,就把注意力转向了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 内容简介 在目前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日益增大,人们不仅需要各种有用的知识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而且需...
中英佛教词典 本书特色 《中英佛教词典》是一本中英对照另加中文解释的词典。本词典共收词目一万六千余条,内容包括大乘(含藏传佛教及日本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各种专门名...
周易原旨 易源奥义--易学典籍选刊 内容简介 《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为元人解《易》著作之一,其学本于程颐,常就卦体解释卦义,重点在阐释义理,有不少人生体验,文字简...
想象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想象的哲学史,也是影像的现象学的再现。萨特研究并创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论”,他的分析穿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重要体系,使之与现象学和胡...
2009-2010-中国应用伦理学-多元文化与应用伦理学专辑 本书特色 《中国应用伦理学2009-2010:多元文化与应用伦理学专辑》是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20...
瞿秋白哲学思想评析 本书特色 传播和超越是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还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基本理...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 内容简介 本书写作受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本书出版受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
禅说庄子-天地.马蹄 本书特色 《禅说庄子》系列丛书,把庄子与禅宗一起讲,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交融在一起,互为映照,十分有趣。《庄子》共三十三篇,本丛书以篇为单位...
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 内容简介 当人在思想时,人的头脑中发生了什么?人的心态结构与感受结构是怎样的?本书把人的生存状况及其内在心理构成作为分析的切入点...
李天命作品集-哲道行者 本书特色 思方学探索思考之道,为脑装备;天人学探索生死之道,为心装备;思方学+天人学=哲道。哲道行者,佩思方剑,备天人琴。哲道之行,从思...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两部分构建文章的主题。一是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
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内容简介 以赛亚·伯林是当代影响巨大的理论家,他所提出的“两种自由概念”引起政治哲学界的广泛争议,伯林对浪漫主义思潮、德国唯心论、俄国现代思想...
俗语佛源 内容简介 《俗语佛源》这本小书,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当然,如果着力搜寻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果实。但在许多朋友们敦促下,我们先将已收集的这些编印出版,...
美与幼童 本书特色 儿童审美研究全新力作,该书以哲学和美学的方式,简洁而精准地勾勒出婴幼儿审美发生的路径,引领读者发现童年的秘密。全书将婴幼儿审美心理的考察视为...
论语-(全4册)-无障碍阅读珍藏版 本书特色 《论语(无障碍阅读 珍藏版 套装共4册)》除《论语》原文之外,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精读论语四个部分。“题解”中不...
“食、色,性也”。性与人类生存繁衍的关系极为密切,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并非单
神圣者的观念 本书特色 本书原名“论神圣:论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的关系”,是宗教现象学的开山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历史上各位圣人关于神圣的观念,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