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负盛名的散文作品,是现代小品文创作的高峰和典范。作者文字雅洁而诙谐,字里行间流露出豁达和宽厚。我们总是脚步匆匆,无暇欣赏生活中的美与乐。不妨暂停一下,全心感受一下生活,也许你会注意到别样的风景。
梁实秋著的《雅舍小品》是作者抗战期间避居重庆时所著,因其居所名为“雅舍”而得名。书中内容均为专栏式的散文随笔,内容贴近生活,又能发别人不能发之感,悟他人不能悟之道,按作者自语“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该书从出版自今,已成经典。本次再版采用精装形式,是阅读收藏佳品。
《雅舍小品》:一个人在谈话中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独白,一是静听,一是互话。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的絮聒不休,旁若无人。有些人大概是口部筋肉特别发达,一开口便不能自休,绝不容许别人插嘴,话如连珠,音容并茂。他讲一件事能从盘古开天地讲起,慢慢地进入本题,亦能枝节横生,终于忘记本题是什么。这样霸道的谈话者,如果他言谈之中确有内容,所谓“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亦不难觅取听众。在英国文人中,约翰逊博士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咖啡店里,他一开口,老鼠都不敢叫。那个结结巴巴的高尔斯密一插嘴便触霉头。Sir Oracle在说话,谁敢出声?约翰逊之所以被称为当时文艺界的独裁者,良有以也。学问风趣不及约翰逊者,必定是比较的语言无味,如果喋喋不已,如何令人耐得。有人也许以为嘴只管吃饭而不作别用,对人乃钳口结舌,一言不发。这样的人也是谈话中所不可或缺的,因为谈话和演戏一样,是需要听众的,这样的人正是理想的听众。欧洲中古时代的一个严肃的教派Carthusianmonks以不说话为苦修精进的法门之一,整年的不说一句话,实在不易。那究竟是方外人,另当别论,我们平常人中却也有人真能寡言。他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他的背上应有铭日:“今之慎言人也。”你对他讲话,他洗耳恭听,你问他一句话,他能用*经济的辞句把你打发掉。如果你恰好也是“毋多言,多言多败”的信仰者,相对不交一言,那便只好共听壁上挂钟之滴答滴答了。钟会之与嵇康,则由打铁的叮当声来破除两人间之岑寂。这样的人现代也有,相对无言,莫逆于心,吧嗒吧嗒地抽完一包香烟,兴尽而散。无论如何,老于世故的人总是劝人多听少说,以耳代口,凡是不大开口的人总是令人莫测高深:口边若无遮拦,则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写文章肯用心的人就不太多,谈话而知道剪裁的就更少了。写文章讲究开门见山,起笔*要紧,要来得挺拔而突兀,或是非常爽朗,总之要引人入胜,不同凡响。谈话亦然。开口便谈天气好坏,当然亦不失为一种寒暄之道,究竟缺乏风趣。常见有客来访,宾主落座,客人徐徐开言:“您没有出门啊?”主人除了重申“我没有出门”这一事实之外,没有法子再作其他的答话。谈公事、讲生意,只求其明白清楚,没有什么可说的。一般的谈话往往是属于“无题”“偶成”之类,没有固定的题材,信手拈来,自有情致。情人们喁喁私语,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谈到无可再谈,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了。老朋友们剪烛西窗,班荆道故,上下古今无不可谈,其间并无定则,只要对方不打哈欠。禅师们在谈吐间好逞机锋,不落迹象,那又是一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企望得到的。善谈和健谈不同,健谈者能使四座生春,但多少有点霸道,善谈者尽管舌灿莲花,但总还要给别人留些说话的机会。话的内容总不能不牵涉到人,而所谓人,则不是别人便是自己。谈论别人则东家长西家短全成了上好的资料,专门隐恶扬善则内容枯燥听来乏味,揭人阴私则又有伤口德,这其问颇费斟酌。英文gossip一字原义是“教父母”,尤指教母,引申而为任何中年以上之妇女,再引申而为闲谈,再引申而为飞短流长,而为长舌妇,可见这种毛病由来有自,“造谣学校”之缘起亦在于是,而且是中外皆然。不过现在时代进步,这种现象已与年纪无关。谈话而专谈自己当然不会伤人,并且缺德之事经自己宣扬之后往往变成为值得夸耀之事。不过这又显得“我执”太深,而且*关心自己的事的人,往往只是自己。英文的“我”字,是大写字母的I,有人已嫌其夸张,如果谈起话来每句话都用“我”字开头,不更显得自我本位了吗?在技巧上,谈话也有些个禁忌。“话到口边留半句”,只是劝人慎言,却有人认真施行,真个只说半句,其余半句要由你去揣摩,好像文法习题中的造句,半句话要由你去填充。有时候是光说前半句,要你猜后半句;有时候是光说后半句,要你想前半句。一段谈话中若是破碎的句子太多,在听的方面不加整理是难以理解的。费时费事,莫此为甚。我看在谈话时*好还是注意文法,多用完整的句子为宜。另一极端是,唯恐昕者印象不深,每一句话重复一遍,这办法对于听者的忍耐力实在要求过奢。……
梁实秋(1903—1987), 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2007中国最佳散文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
历史真相-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大字本 本书特色 《<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历史真相》(大字本)>汇集《作家文摘》创刊20年来解密历史真相方面*重要、*精彩...
冬季卷-2014年季度精选集-读者-乡土人文版 本书特色《读者·乡土人文版》2014季度精选集·冬季卷,带你进入魂牵梦绕的故乡,既有游子恋家的不舍与思念,又有对...
且介亭杂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34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1935年未经作者亲自编定,1937年7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且介亭杂文 目录 序言一九三四年关于中...
安徽散文小说 本书特色 《安徽散文小说》丛书是安徽改革开放以来一套全面、系统地介绍安徽地域文化的大型丛书,重在阐释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奋斗精神。丛书以文学...
野葫芦须:宗璞散文全编:1951~2001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宋璞的散文160余篇,其中分为人、景、事、文四部分。如《三松堂断忆》,《一年四季》,《恨书》,...
秦淮河边的迷乱红尘 本书特色 当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一干脂粉香娃,迎来送往中,遭遇了王樨登、吴梅村、侯方域...
《反内卷》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严重内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如果我们不觉醒,不采取有效措施反内卷,我们每个人甚至整
这世上的种种告别 本书特色 本书是【ONE 一个】当红作者、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刘文的8年都市生活记录。 全书共有14个故事,讲述了年轻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各色...
《文景古典·名译插图本:奥德修纪(上下册)》内容简介:《奥德修纪》,又译作《奥德赛》,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长篇史诗,共12
唐代卷-古诗行旅 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写,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摆脱学究气,增强趣味性,拉近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书中唐代的诗选部分,编有“概述”,对唐代的诗歌...
故都的秋 本书特色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废名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废名散文选集》主要内容:废名,原名冯文炳,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特立独行名世,所著小说、诗、散文和论著都有奇气,...
花间集 尊前集-古代词选经典读本 目录 前言花间集《花间集》原序《花间集》叙卷一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其二(水精帘里颇黎枕)其三(蕊黄无限当山额)其四(...
国学经典藏书-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内容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将...
急欲轻生的鲸群 本书特色 村上春树喜爱的日本作家 日本现代派小说先驱 安部公房 晚年随笔集 《急欲轻生的鲸群》首次引进出版 急欲轻生的鲸群 内容简介 《急欲轻...
《莱蒙托夫诗选》内容简介:本书是俄罗斯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诗歌精选诗集。莱蒙托夫诗歌中经常出现生与死、善与恶、自由与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本书特色 生活的平淡,日子的庸常,细碎的事物,身处其中的我们往往会有迷茫、困惑,需要找人倾述。《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温暖、...
借山而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本书特色 《借山而居》是80后诗人冬子的首部散文集,共收录其在终南山上创作的精华作品80多篇。内容始终围绕他在终南山的所发生的...
《大清定局》内容简介:《大清定局》解读明清之际的清朝开国史,分为天命汗、皇太极、多尔衮与顺治帝四篇,讲述了清朝从女真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