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本书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导论
一、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的实质与研究的缘起
1.社会形态与价值观的属性问题
2.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变迁
3.现代性与价值观的复杂性
4.价值观与具体行动之间的张力
二、价值观研究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1.面向生活和现实的实证研究
2.追寻发展进程的历史研究
3.深挖思想根源的理论研究
4.中西方之间的比较研究
**章 关于价值观发生机理的探讨
一、价值观发生的逻辑前提
1.主体及其活动
2.主体所处的环境
3.主体的问题遭遇
4.主体活动所受到的约束
5.主体活动的结果
二、价值观发生的一般过程
1.主体的生活体验
2.主体对生活主题的提取
3.主体对意义的关注
4.主体的价值建构
5.主体的集合与抽象
三、价值观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价值观的规范与调整功能
2.价值观的统摄与导向功能
3.价值观的激发与促动功能
第二章 价值观的形态
一、价值观的基本形态
1.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2.价值观的实践形态
3.动力机制与价值观的形态
4.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的形态
二、价值观的特殊形态
1.代价观的缘起
2.代价观的本质
3.代价与代价观的表现
三、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1.价值观形成的思维基础
2.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3.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第三章 面向现代性的价值观建设
一、价值观建设的取向、条件与限度
1.价值观建设的取向
2.价值观建设的条件
3.价值观建设的限度
二、关于现代性内涵的梳理
1.现代性话题的缘起
2.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3.在现代性语境下认识当代中国
三、现代性问题与现代性视野
1.对现代性问题定位
2.现代性的普遍与多元之争
3.在现代性下寻求平衡
四、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的关系
1.尝试与对话
2.转型与超越
第四章 转型中国的价值观建设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价值观构建
1.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2.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建构国家价值观的必要性
二、国家价值观的基本构成
1.国家的利益观
2.国家的责任观
三、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内向建设
1.以中国特色为根基
2.以科学发展为路径
3.以社会和谐为归宿
四、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外向表达
1.平等互信
2.包容互鉴
3.合作共赢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个体价值观建设
一、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基础
1.改革与发展的承接期
2.矛盾与问题的多发期
3.现实选择的多样性
二、现代性的社会制度与心灵秩序
1.制度与心灵的关系
2.制度的变革与心灵的变迁
三、社会约束的范式与个体价值理念的生成
1.道德的约束
2.法律的约束
四、从个人美德到公共精神
1.个人美德的养成
2.公共精神的培育
第六章 走向和谐的价值观建设
一、直面价值困惑
1.价值目标的困惑
2.价值原则的困惑
3.价值判断的困惑
4.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对传统性与民族性的超越
1.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2.对传统性、民族性的超越
三、走向和谐与价值观建设的多重维度
1.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相结合的维度
2.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互映照的维度
3.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的维度
后记
徐蓉,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力政治哲学、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出版《核心价值与国家形象建设》《走向社会与个人发展》《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等著作,在《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黑郁金香》内容简介:这部小说以十七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科尼利厄斯·范·贝莱是个
近代日本外交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辛亥革命时期的中日外交史论——史观·方法·理论、二十世纪孙中山对日关系的外交、黄兴与日本关系中的外交等内容。近代日本外交研究...
本书为塞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其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广度和分析洞见是惊人的,对现代政治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最后的强权-一个经济世代的浮沉 本书特色 约瑟夫·P.坤兰编写的这本《*后的强权:一个经济世代的浮沉》共分9章。第1章探讨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全球化的兴起...
重读北洋海军 本书特色 《重读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研究不容忽视的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海军史研...
1956-1989-聚焦红墙-共和国红镜头-(全二册) 本书特色 ★500幅珍贵照片首度公开,目击30年中南海风云★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用镜头再现历史★本书用大量...
现代空战兵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高...
《美国种族简史》内容简介:意大利人是美国最早的“包工头”?爱尔兰人没来之前,美国人不会酿酒?犹太人如何能在逆境中从一无所有
美国研究丛书-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整体的角度考察美国学的学科成长、美国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和美国学界研究美国政治的主要方法论和发...
宰相世家-两宋吕氏政治集团纪略 本书特色 民间素有“赵家天子杨家将”之说,其实,从两宋的历史看,还应该加上一句:“赵家天子吕家相”。由斯舜威撰写的《宰相世家:两...
他们的脚步几乎踏遍地球上每一个战场。他们作战勇猛,以身犯险,却从不退缩。战争是他们的乐土,杀戮是他们的工作,鲜血是他们成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内容简介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上篇是电子政府的理论框架,分为五章:“第1章 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及动因&rd...
《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 本书特色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人,他的特殊事迹是“行乞办学”。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剧本《武训传》对他所做的事赋予了浓厚的...
常识-经典全译版 本书特色 应当活着为奴,还是死了也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压迫统治,人们该如何应对?当民族自豪感被背叛,人们到底该怎么办?到底应该继续做二...
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黄山书社出版★所收录词条有3500余条,内容包含会党、社团、政团、党派的名称,创始人及其主要负责人,组织始末,组织建...
直击二战:钢铁苍穹-轰炸德意志 本书特色 《钢铁苍穹――轰炸德意志》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直击二战》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一本军事类图书,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明代乡试解额制度研究 目录 绪论一 科举制度的广泛影响二 明代乡试与乡试解额三 明代科举与乡试解额制度研究史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意义和结构**章 乡试解额制度的...
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马...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赣南、闽西苏区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革命洪流。本课...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元首 本书特色 15桩轰动天下的元首行刺案,15个惊心动魄的谋杀故事。旨尼迪、萨达特、拉宾、朴正熙、英·甘地母子、贝·布托……这些曾各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