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本书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导论
一、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的实质与研究的缘起
1.社会形态与价值观的属性问题
2.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变迁
3.现代性与价值观的复杂性
4.价值观与具体行动之间的张力
二、价值观研究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1.面向生活和现实的实证研究
2.追寻发展进程的历史研究
3.深挖思想根源的理论研究
4.中西方之间的比较研究
**章 关于价值观发生机理的探讨
一、价值观发生的逻辑前提
1.主体及其活动
2.主体所处的环境
3.主体的问题遭遇
4.主体活动所受到的约束
5.主体活动的结果
二、价值观发生的一般过程
1.主体的生活体验
2.主体对生活主题的提取
3.主体对意义的关注
4.主体的价值建构
5.主体的集合与抽象
三、价值观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价值观的规范与调整功能
2.价值观的统摄与导向功能
3.价值观的激发与促动功能
第二章 价值观的形态
一、价值观的基本形态
1.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2.价值观的实践形态
3.动力机制与价值观的形态
4.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的形态
二、价值观的特殊形态
1.代价观的缘起
2.代价观的本质
3.代价与代价观的表现
三、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1.价值观形成的思维基础
2.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3.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第三章 面向现代性的价值观建设
一、价值观建设的取向、条件与限度
1.价值观建设的取向
2.价值观建设的条件
3.价值观建设的限度
二、关于现代性内涵的梳理
1.现代性话题的缘起
2.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3.在现代性语境下认识当代中国
三、现代性问题与现代性视野
1.对现代性问题定位
2.现代性的普遍与多元之争
3.在现代性下寻求平衡
四、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的关系
1.尝试与对话
2.转型与超越
第四章 转型中国的价值观建设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价值观构建
1.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2.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建构国家价值观的必要性
二、国家价值观的基本构成
1.国家的利益观
2.国家的责任观
三、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内向建设
1.以中国特色为根基
2.以科学发展为路径
3.以社会和谐为归宿
四、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外向表达
1.平等互信
2.包容互鉴
3.合作共赢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个体价值观建设
一、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基础
1.改革与发展的承接期
2.矛盾与问题的多发期
3.现实选择的多样性
二、现代性的社会制度与心灵秩序
1.制度与心灵的关系
2.制度的变革与心灵的变迁
三、社会约束的范式与个体价值理念的生成
1.道德的约束
2.法律的约束
四、从个人美德到公共精神
1.个人美德的养成
2.公共精神的培育
第六章 走向和谐的价值观建设
一、直面价值困惑
1.价值目标的困惑
2.价值原则的困惑
3.价值判断的困惑
4.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对传统性与民族性的超越
1.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2.对传统性、民族性的超越
三、走向和谐与价值观建设的多重维度
1.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相结合的维度
2.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互映照的维度
3.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的维度
后记
徐蓉,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力政治哲学、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出版《核心价值与国家形象建设》《走向社会与个人发展》《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等著作,在《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在过去的20世纪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及世界各地局部战争的不断发展,各国军队的军装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本
帝王治国语录(全彩典藏图本) 本书特色 帝王是人间权力的主宰和象征。秦始皇从古代天皇、地皇、泰皇的名号中去掉一天、地、泰一字,留下一皇字,采用上古一帝一的号位,...
朝鮮戰爭並非始於一般人所熟知的1950年,結束於1953年。作者根據美國國內最新解密檔案以及截自北韓的秘密資料檔案,重構了朝鮮戰
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六辑) 本书特色 本论丛以批判性地继承中西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
《《世界历史评论》1: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内容简介:本书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1辑,主题为“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分为“专
《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内容简介: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
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柏林战役 本书特色 商场如战场,重温中外战争传奇故事,将获得启示、灵感……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柏林战役 内容简介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下 本书特色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下)(精)》编著者乔石。该书分上下两集。上集( 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台湾地方派系与国民党光系的演变 本书特色 作为政治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派系政治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在亚洲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派系政治更是成为亚洲政治的...
空战 本书特色 气势恢宏的空中格斗、雷霆万钧的战略轰炸,万千空军共同演奏的空权交响曲!空战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具革命性的变革莫过于战争从二维平面空间发展到三...
闪击波兰-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本书特色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丛书以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为切入点,通过对各个战役的阶段性记录,来展示整个战争的进程,从而对二战进行重...
列宁全集 第五十八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载的是列宁1913年作的《提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是恩格斯生前嘱托倍倍尔和伯恩施坦编辑的,直到恩格斯逝世18年之后...
战争论 本书特色 ★ 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矛★ 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
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 本书特色 黄力之所著的《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以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
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三十二军 本书特色 全书从抗战中三十二军的创建和早期发展讲起,直到抗战结束、胜利受降。书中重点介绍了三十二军的创建人商震将军、另外两位军长宋肯...
各国共产党总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世界各大洲91个国家和地区的128个共产党的材料。每党内容包括简史、基本理论、对内政策、对外政策、同其他政党的关系、组织情况...
亚历山大战史:从战争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至公元前301年伊普苏斯会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8年1版1印,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日本武士战争史》作者王子...
TheperiodimmediatelybeforetheSecondWorldWarwasaparticularlycrucialone,whichsawth...
百年苦梦 内容简介 描述20世纪中国文人的心态史,对我来说是件很痛苦的劳作,我曾经想绕开这些灵魂,歇息于平淡、宁静的时空里。然而终于未能如愿,我和这些形形色色的...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全二册) 本书特色 《开国**战》是著名军史研究专家双石20年的积淀和心血之作。这部曾以《百战青锋劈泾渭》火爆各大军事论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