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组织了四个专题:“现代音乐文化研究”着眼于当代音乐文化的文化生态,以音乐专业人士的眼光来审视音乐的文化研究问题;“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侧重于中国传统语境中的传统音乐文化问题,重点讨论了传统音乐的传播、品评及礼乐、俗乐之争;“微文化”将其放在一系列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中来把握,彰显“微文化”的独特文化意蕴;“景观文化批判”则从空间和景观两个角度展现现代城市在经历变迁中出现的文化问题。
本辑组织了四个专题:“现代音乐文化研究”着眼于当代音乐文化的文化生态,以音乐专业人士的眼光来审视音乐的文化研究问题;“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侧重于中国传统语境中的传统音乐文化问题,重点讨论了传统音乐的传播、品评及礼乐、俗乐之争;“微文化”将其放在一系列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中来把握,彰显“微文化”的独特文化意蕴;“景观文化批判”则从空间和景观两个角度展现现代城市在经历变迁中出现的文化问题。
特稿
编者按【周宪】
过度注意力与深度注意力:认知模式的代沟【〔美〕凯瑟琳海尔斯 著杨建国 译】
专题一现代音乐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杨燕迪】
精英还是大众?
——中国198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民间文化及其精英阐释【钱丽娟】
音乐家传记在中国当下的文化气候与学术生态
——音乐家社会身份及音乐家传记写作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脉络考【孙红杰】
钢琴与19世纪中叶欧洲中产阶级女性的关系解读【江松洁】
19世纪德意志音乐之文化生态探析
——从卡尔达尔豪斯的19世纪音乐建制研究看社会功能与文化意涵在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刘丹霓】
专题二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管建华】
礼乐与俗乐两条主脉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项阳】
《溪山琴况》与“品味论”的文化哲学美学解读【管建华】
媒介屏蔽——中国传统音乐传播与传承问题中的一个关键词【何晓兵】
专题三微文化
主持人语【周计武】
相聚却孤单:“微时代”的公共交往【许航】
微信的双重消费逻辑与大众消费狂欢【农郁】
网络女性写作中的酷儿文本与性别化想象【杨玲徐艳蕊】
新媒介时代琼瑶作品在大陆的接受:琼瑶同人文【王茹】
专题四景观文化批判
主持人语【周志强】
前门:城市纪念碑的生成与消亡【许苗苗】
速度、遗忘与记忆——现代性视域中工人文化宫的悖论【杨磊】
消费空间体验中的权力渗透
——现代购物空间的权力文化考察【杨向荣肖萍】
论早期电影中的异托邦都市想象
——以《卡里加利医生的小屋》和《大都市》为例【周韵】
《小时代》:景观电影的权力崇拜【陈琰娇】
其他论文
茶、茶艺、茶文化:从文化研究视角看【朱红缨】
社会生活噪声的诞生【罗小茗】
法国文本理论:思想遗产及其启示【黄光伟】
对文化帝国主义话语的批判与解构
——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二【龚芳敏】
抗日神剧、话语霸权与媚俗艺术【李松】
胡疆锋,男,1973年7月生于新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先后在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文艺学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9年6月被聘为副教授,2009年7月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2010年1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著有《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等。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计武,男,1977年3月生,江苏睢宁人。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本书特色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为什么我们自称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
中国古代地名 本书特色 中国的地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远历史和丰富人文信息,值得让人细细体味。《中国古代地名/中...
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一)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1)同步辅导》:名校名师联手打造,系统归纳重点难点,精选典型同步练习,紧密联系考研,跻身更高层次。古代汉语同步辅...
字与词之外:词典的两个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在改玄议策的社会里、英汉词典与传教士、近代中文词汇与日本的关系、两岸词典氛围的比较、一位语言学家的辛酸等...
我們都在彼此前進的軌道上,即使看似分開卻注定終有一天,要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再次重逢得到另一個享受美好關係、寬恕其中負面細節的機會並學習看見對方的真相所是如果你...
墓园情思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是对墓园的刻画描写,主要介绍墓陵的由来,产生的过程,形状,以及包含在内的故事。书中摘录了大量的资料,都来自于一些作者在旅游途中看见...
竹论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由知名学者薛玉森编写,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题写封面文字★ 对苏轼、赵孟頫、石涛、郑板桥、吴昌硕等历代...
人生不像话 本书特色 《人生不像画》是"打工皇帝"李闻海基于多年的商海沉浮所写的一本人生感悟,全书集合演讲、随笔、轶事、妙语和绘画作品等,他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本书特色 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内容简...
就把今天當成自己株式會社的開張日,重新檢視自己和金錢的關係!怎麼花錢,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描繪出理想中的生活樣貌將每一分錢用在最對的地方少一分衝動,多一分經營盈滿...
留餘 内容简介 “一网打尽”。下一网打什么?这是渔夫的回答;不留种子就会绝种绝收,这是农民的说法。“留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计花间住 本书特色 作者为读书界著名的女学者,粉丝众多。《采蓝集》曾以作者内部印刷的形式流传于坊间,此次修订版完整收录于《无计花间住》。无计花间住 内容简介...
《经济法律法规》内容简介:本书分为四篇,共十章。第一篇“导论”,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违反经济
失落的文明:古印度 内容简介 喜马拉雅山的万年冰雪,为印度次大陆富饶的大地滋养了两条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然而,当我们...
社会语言学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从多方面讲述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其主体(即概述部分)分为七章。**章论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言语人种学和...
寻根问祖游中原之古都 内容简介在商朝时代,人们聚居成落的地方叫“邑”,即城邑。都城与一般城邑 不同之处是城邑中有宗庙,宗庙是商王朝*高权利的象征。 ...
聊斋搜鬼 本书特色 笔者以《聊斋》为对象,从事“搜鬼”的工作,主要来自下面两个基本认知。一是我认为包括《聊斋》在内的众多明清笔记小说,基本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儒家...
英國&美國Amazon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推薦最安全、最盡性的性愛指南,值得所有男同志收藏的巨著!同志性愛不再是被社會刻意漠視、不可說的禁忌!本書打破禁忌,大膽描...
中国传统皮影 内容简介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你,听说过皮影吗?看过皮影戏吗?早在南宋时皮影的演出曾盛极一时,皮影戏迷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歌迷、影迷。可如今,它仿佛是...
白纸黑字NO.1-留得下来的文字 本书特色 这本《白纸黑字(no.1)》由鄢烈山主编。时间不会因为它而开始,时代却因为有了它而多了一份可以相信而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