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晚唐儒学所面临的*大困境:“末学驰骋,儒道不举”,儒学如何在争鸣中寻找独尊的出路这一时代课题展开,全面、深入、系统地考察了柳宗元对中晚唐“儒学复兴”所做出的贡献。就中晚唐如何实现“儒学复兴”而言,又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小问题:一是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二是儒学经典如何重新得到活力;三是如何重归儒学的基本价值;四是如何重现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柳宗元一生志在“明道”,以复兴儒学的自觉意识,对以上问题作出了矜创性的解答,主张“统合儒释,宣涤疑滞”、疑古辨伪、“天人不相预”和“文者以明道”,由此呈现出唐代儒学与两宋儒学复兴之间的历史联系,体现了柳宗元思想别于正统而又同于正统,处于正统与异端之间的思想特征。
该著作对于柳宗元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柳宗元与宋代理学兴起的关系考察其哲学思想的意义,说是新视角,不仅是因为突破了只是把区分唯物与唯心作为评价柳宗元思想意义的唯一标准的旧框框,也突破了只是把韩愈、李翱作为理学先驱的旧定势。该著作阐明了柳宗元对于唐代中期以后儒学复兴面临的四个问题作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回答;论证了柳宗元和韩愈一样,也是宋代理学兴起的先驱;揭示了柳宗元在汉学向宋学演变过程中的思想性。
序
绪论
**章 中晚唐儒学为何要复兴:“末学驰骋”与“儒道不举”
**节“末学驰骋”:佛教的繁荣发展
第二节“儒道不举”:儒学的式微
第二章 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辟佛与融佛
**节:“统合儒释,宣涤疑滞”
第二节:柳宗元与韩愈斥佛与否的公案
第三节:柳宗元对佛教的认同与批评
第四节: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评析
第三章 儒家经典如何重新获得活力:“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内容
第三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语笔解》与韩愈经学思想
第五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思想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彰显天人关系论中儒家的人道原则:孟学路线与荀学路线
**节 “天人不相预”与人道原则
第二节 “自”论与人道原则
第三节 “天”之“自然”性与人道原则
第四节 “人”之“自然”性与理想人格
第五节 “人”之“自然性”与社会理想
第六节 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理论的评析
第五章:如何重现儒学的教化功能:“以文掩道”与“文者以明道”
**节:“文”与儒道教化
第二节:“文者以明道”
第三节:“文道”关系的嬗变
第四节:“文以明道”理论评析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论文
后 记李伏清,女,湖南湘乡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湘潭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暨近现代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厅社科基金课题2项,校级基金项目2项。另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本(《冯契“智慧”说探析》),完成《湖湘学案》中的11个学案的撰写工作,参与《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书的撰写工作。先后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和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湘潭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湘潭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校长特等奖(指导教师)等多种奖项。
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 内容简介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正所谓“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所以文...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内容简介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视野宏阔,以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主线,串联和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不...
圣经故事(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个时期写成的,而是在不同历史年代中,由不同身份、不同见解的人零星写成的,所以在编辑成书后,有前...
美学-第二卷 内容简介 笔者们在**卷里所研究的固然已涉及作为艺术理想的美的理念的实在情况,但是笔者们尽管从多方面阐明了理想的艺术作品的概念,所得到的一切定义毕...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意识,主体间责任,跨文化理解》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
欧洲评论-第1辑 本书特色 《欧洲评论(第1辑)》:欧洲的身份人类生存条件审美与政治历史与记忆欧洲评论-第1辑 内容简介 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
科学与人生观(全二册) 内容简介 诸君平日所学,皆科学也。科学之中,有一定之原理原则,而此原理原则,皆有证据。譬如二加二等于四,三角形中三角之度数之和等于两直角...
本体论批判 内容简介 面对灏翰飘缈的星河,神妙奇特的生命,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类自身的自由与宿命,人们有无尽的暇思,古今中外都有无数的探索者在这些问题面前孜孜以求...
家藏四库-孟子(图解) 本书特色 《图解孟子》将提高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激发您对古典文学的探寻兴趣。这是一本优秀的课外教育读物,不妨一阅。家藏四库-孟子(图解)...
《精神生活》被公认为汉娜·阿伦特最伟大的著作,也是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前的遗世之作。这本书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与阿
道中的道 本书特色 人生即是道场。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与人相处,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
菜根谭-中国处世第一书-典藏版 本书特色 此版本性价比很高,适合买来收自用、收藏或者送人之用相关必买:冰鉴(典藏全译本)(中国识人**书)中国画报出版社定价22...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四辑)道德.人权与和谐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劳思光教授及信广来教授为...
图说周易(彩图版) 内容简介 《周易》在我国素有“群经之首”的美誉,是公认的中华文化之源头,号称蕴有“鬼神莫测”之智慧。然而,《周易》又是我国历史上*难读懂的经...
自我评论 本书特色本书虽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极富文献价值——它是研究克罗齐的生平活动、学术成就、政治立场,甚至人格魅力的重要文献。为此,克罗齐将此文收录在《自...
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德格尔1928年在马堡大学的讲稿,系西北大学出版社“精神译丛”海德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系列之一种,体现了海德...
《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通过故事的叙述,将基督传入晚明中国的历史过程完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西方汉学
醒客悦读-系于孤独之途 本书特色 《系于孤独之途:海德格尔诗意归家集》译者均为国内高校著名的翻译名家。他们的翻译严谨考究且带有诗性的气质,为我们打开了追溯海德格...
老子百姓读本 内容简介 1.本书所用的《老子》原文为常见常用的王弼本。2.每一章解读,分为“原文”、“译文”、“品读”、“异文”四部分。译文部分,尽量作切合原文...
对客体化世界的反抗-别尔嘉耶夫思想研究 目录 序导论一、问题:现代文明的悖论二、反思:别尔嘉耶夫哲学研究现状三、切入点:反抗客体化世界**章思想历程和思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