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说文解字》**、《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札”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等。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 “诸子”“辞赋”“诗”“文”“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说文解字》等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七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是一本普及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佳作。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
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①;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
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苟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甚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的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哪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人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
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
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县),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以及《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学术著作。
文化研究-第12辑 本书特色 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陶东风编著的《文化研...
中印文化交流 本书特色 中、印两国为近邻,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两千多年来,两国相互交往,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在各自的发展中起了重大...
留住老传统:美食的百味故事 本书特色 味道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你是否也曾因为面包的香气而寻路走到某家小店?你是否也曾因为在异乡人家吃到一道菜,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做...
《译海初探——实用翻译二十二讲》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笔译问题展开,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专题(共22讲)组成,包括翻译标准、影
(精)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5年版 本书特色 50周年纪念版收录了全球*激动人心的新纪录和令人惊异的图片!本书新增对纪录保持者的独家专访和特殊报道,以重温*...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
我們都在彼此前進的軌道上,即使看似分開卻注定終有一天,要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再次重逢得到另一個享受美好關係、寬恕其中負面細節的機會並學習看見對方的真相所是如果你...
2012年美国银行(银行科技新闻)年度创新人物,亚马逊银行类畅销书榜首作家。自2015年以来出版了5本畅销书,包括《银行2.0》《银行3.0》《颠覆性的银行变革...
中国老行当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百余个中国传统的特有的老行当,共分为文艺娱乐行、工匠农业行、作行店铺行、什杂服务行、三教九流行五大类,以随笔的形式,介绍其起...
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关于名字的故事。作者苏缨历史知识深厚,文笔轻盈,韵味浓厚,从商周到五代十国,贯穿唐宋元明清,将历史上有故事的名人一...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特色 当年,有人说,“你一定要看董桥”今天,我们说,“你一定要读周有光” 109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资中筠先生倾情作序吴敬琏、沈昌...
夏商周文明研究 本书特色《夏商周文明研究》是《通向文明之路》的续编,是当代史学北斗李学勤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二部文集。这本集子分成上下两编。上编是李先生20...
古代汉语(读本 . 纲要)(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多年来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一个总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用。本书以一家之说贯穿全文,同时又把现在流行的...
礼俗传统考察与研究--以河东乡村地区为视角 本书特色 卫凌著的《礼俗传统考察与研究--以河东乡村地区为视角(精)》是通过对河东乡村礼俗传统活动——后土古庙会、高...
古人的文化(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古人的文化》(布面精装)为沈从文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随笔集,以“古代文化”为主题,涵盖古人的穿衣打扮、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
太极拳谱 本书特色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武术优秀传统套路,介绍武术科研成果,整理武术古籍和建国后各地出版的优秀武术图书,使武术图书系列化...
精彩摘录要明白,人类不经过努力和辛苦,神衹是不会使他们有所收获的。…假使你愿意朋友们爱你,你必须援助他们。…你没有一点真
《法律文书写作》内容简介: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第2章至第9章则依次为公安机关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法律文书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插图典藏本)精 本书特色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撰写的一部讲解唐诗宋词的名作。所选诗词作品,并不遵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rd...
谏学-叁 本书特色 王旦的《谏学》不是对言语的浅层探究,它更关注言语之下的人性分析和社会本质的挖掘。它通过言语的表象,归纳出“言语”艺术的必然性和技巧性;透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