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民族文话》一书分为三编,收录郑振铎先生《民族文话》 《古事新谈》 《桂公塘》等三部抗战前后创作的作品。《民族文话》收《周民族的史诗》 《武王伐纣》等15篇先秦故事。《古事新谈》收24则秦汉故事,以喻战后民生之事。《桂公塘》收四篇历史小说,包括《桂公塘》 《风涛》 《毁灭》 《黄公俊之*后》。
指向重大的民族存续和民生抗争,讲述一个民族不该忘记的故事。郑振铎所编中国历史故事*完备的本子。
一个民族要记住的故事
蒙木
一代大学者郑振铎,生于戊戌变法稍后的1898年12月;1958年外访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其著作已经进入公版期,所以他的作品市面上很多,但反复出版的基本上是《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那几部煌煌巨著;而他很多趣味性的小册子似乎被淡忘了,例如这里选择的《民族文话》和《桂公塘》,它们均是作者在抗日期间写就的,为我们讲述一个民族不该忘记的故事。
抗战早期,他在1934年写了《桂公塘》讲南宋末年文天祥故事,文天祥赴元讲和被扣押后,设法逃离,辗转脱险的故事,得名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句。*早载于《文学》月刊第二卷第四期。鲁迅在1934年5月16日给郑振铎的信中说:“得来函后,始知《桂公塘》为先生作,其先曾读一遍,但以为太为《指南录》所拘束,未能活泼耳。”郑振铎接着又写作了《黄公俊之*后》《毁灭》。《黄公俊之*后》写黄公俊参加太平天国,后来为了挽救危局,两次只身前往湘营,试图说降曾国藩和曾国荃,反遭囚禁后慷慨赴难。《毁灭》写明末阮大铖和马士英结党营私,弄权欺诈,*后家国俱毁的可耻悲剧。这三篇作品在1936年结集为《桂公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单行本,署名“郭源新”,列入“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
1939年6月郑振铎又创作历史小说《风涛》,写明末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既抨击了魏忠贤的专横残暴,又突出了李应升等人的浩然正气。
比《风涛》创作稍早,1938年春夏间,作者以“源新”为笔名分别于《申报·自由谈》和《鲁迅风》发表了《民族文话》,从周民族立国到孔夫子,共15则先秦故事。本计划写到民国初,却因为上海沦陷而被迫停止。1946年2月该书由国际文化服务社单行出版。郑振铎在《民族文话·自序》中说:“在现在这个异族侵略的时候,我们民族表现得更一致、更勇敢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把往古的仁人、志士、英雄先烈们的抗战故事,特别是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里的,以浅易之辞复述出来……我们将这往昔的伟大的故事、不朽名著里,学习得:该怎样为我们民族而奋斗。气节、人格、信仰乃是三个同意义的名辞,坚定、忠贞、牺牲乃是每个人所应有的精神。”
在今天的图书市场上《民族文话》和《桂公塘》都不大容易见到了。本书将《风涛》备列《桂公塘》,按照主人公所处的年代重新排一下顺序,作为本书第三编;《民族文话》,建国以来它一直没有单独再版过,列为本书**编。作者另有和《民族文话》题材相近的《古事新谈》,篇幅*小,列为本书第二编。为尊重作者原意和历史原貌,本书对原作中不符合今天规范的用词和概念均予以保留,不做任何修饰,请读者明鉴。
《古事新谈》的写作背景是:抗战胜利后不久,郑振铎和马叙伦、林汉达、许广平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抗争。1946年,作为一位杰出作家和编辑的郑振铎在自己担任主编的这份杂志的第29—33期,发表了《古事新谈》,共24则先秦和西汉故事,除了《囤积居奇》《钱币与粮食》来自《盐铁论》,其余22则全部改写自《史记》。
《古事新谈》不仅仅编写经典老故事,还在部分篇末发了一句直截了当的议论,例如第1篇“秦政焚书坑儒”*后的议论是:“难道今天还有学他样子的人?”第19篇“公仪休不受鱼”*后的议论是:“今日有不与民争利的官么?”理解这些故事和议论的针对性,我们可以参看他同期发表的《把主人当作了什么人?!》(1946年5月25日《周报》第38期):
中华民国的主人们,何曾做过一日的主人呢?
……民主不是赐予的,是要争取的。不争取,便不会有民主政治的实现。赐予的民主,决不是真的民主。我们人民们很明白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积极奋起的向争取民主的大路上走去。前途的绊脚石还多极多极。但不用怕,一个个的把他们搬移开去便好了!但要有勇气,有耐力去搬移。
……争取民主,争取人民的基本的权利与自由,这是今日一切政党的目标,更是某一个政党里进步分子们所应尽心致力于此的——假如那个政党还想存在下去的话。
这些匕首般的议论正是古事值得新谈的意义。所有历史故事,重新讲述的价值就在于对思考当下问题有所启发。历史事件真相湮没难辨,留下的乃是古人所谓三不朽的立言,要么是“喻世明言”,传递一个群体的光荣梦想;要么是“警世通言”,告诉我们要从失败中汲取的教训。本书**编《民族文话》和第三编之《桂公塘》《风涛》《黄公俊之*后》,属于“喻世明言”。本书第二编《古事新谈》和第三编之《毁灭》,属于“警世通言”。
庄子有所谓得意忘言,为了这个警醒世人、晓谕世人的“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都不是那么重要。例如黄公俊,根据罗尔纲的考订,太平天国根本没有这个人(罗尔纲于1934年12月在《大公报》上发表《读太平天国诗文钞》)。后来南社诗人胡怀琛也在上海《时事新报》承认自己为了反对清朝,鼓吹革命而捏造一个太平天国叫黄公俊的人写的诗文。
本书几乎囊括了郑振铎所编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他们均有关乎民族存续和民生抗争重大指向,是作者在我们民族面临危机和转型的时候,为了提高民族凝聚力、鼓舞民气而讲述的故事。至于1957年,郑振铎还写出以屈原为主人翁的《汨罗江》,因为其写作背景和以前大不相同,本书就割舍了。作者另有《取火者的逮捕》等古希腊故事的演绎,歌颂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反抗精神,毫无疑问也是一样有所寄托的,有心读者可以参照看,但不是本书编选范围,所以也割舍了。
历史故事是常读常新的,希望大家能够从郑振铎的这些历史故事中读出新意来,借用《古事新谈》第二篇“刘邦打陈豨”*后的话:
这是一个很老的故事了,不过我们读起来不还是很新鲜么?
郑振铎(1898-1958),字西谛,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收藏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毕业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现北京交通大学),1920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良臣谏章奏本 本书特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贤臣的为官心态;不怕杀头冒死进谏,这是良将的为官之道;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自己又能得到君主的信任这是聪...
《秦淮乐籍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综合视角,对明清时期以南京秦淮为中心的乐籍制度的女乐进行深入探究。明清是乐籍文化发展的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 内容简介 **节在郊区的残杀除了集体屠杀之外,日军普遍地分散进行屠杀。日军在城区的屠杀,是从12月工3日南京陷落时开始的。但在这之前,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对整个20世纪发展脉络的洞察和理解,作者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以一批塑造和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人和理念
闽国史略 本书特色 《闽国史略》由徐晓望编著。《闽国史略》讲述了: 唐末五代,来自河南固始及 其周边的数万中原民众跋涉千 里,在东南海疆建立了一个后 人称之为闽...
师出之名-中外著名宣战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近现代著名的宣战书及其历史背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停战协议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未见...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内容简介: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利玛窦试图用记忆术打开中国的大门,改变这个陌生的文化。中国人跟随
《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内容简介:仁济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第二家、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传教会创建
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 本书特色 《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 内容简介 上海画报是《新...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内容简介:《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以轻小说的形式,借助于逼真的场景演绎了一名软件工程师从敏捷走向无
《智慧工厂:中国制造业探索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内部一批老中青专家携手合作,利用将近一年时间完成,书中回
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本书特色 清代帮会来源于“异姓结拜弟兄”组织,后发展为“结会树党”的“会党”。乾隆年间天地会出现后,各种名目的会党大量涌现。咸同治年间,四川啯...
追忆百业-第二卷 本书特色 1.梁思成弟子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为本丛书题字、作序,并热切盼望着本书成书。东方社重点推出。老北京画家方砚从小就“长”在城墙上,画着北...
史学遗产六讲-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史学遗产六讲》是白寿彝先生论史学遗产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六篇论文,写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谈史学遗产》这篇长文撰于1...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
张家驹史学文存 本书特色 《张家驹史学文存》: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两宋经济重心的的南移张家驹史学论稿张家驹史学文存 内容简介 《张家驹史学文存》由《宋代社会中心南...
京杭大运河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调研结合的方法,基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京杭大运河的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书中还贯穿着古人兴建大...
国学小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常识的*经典读本一部权威、实用的国学入门经典读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挣脱时间的网》内容简介:《挣脱时间的网:从芝诺的两个悖论说起》是李德武的哲学和艺术批评文集,品评海德格尔、尼采、叔本华、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经世致用:王阳明 本书特色 王阳明:他两肩正气,他格物致知,他贬官悟道,他授徒讲经,他创良知之说,他就是三不朽的明朝一哥。他学识渊博,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