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作者:于永正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2

评分:8.7

ISBN:9787504182050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作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多部著作...

()

作品目录

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
引子
第一章 做“甘草”
第二章 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第三章 是师非师,是课非课
第四章 童心不泯
第五章 行无言之教
第六章 激励
第七章 把课上得有意思(上)
第八章 把课上得有意思(下)
第九章 “明天的风景”
第十章 还有话说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作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多部著作...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了美国数育家托德·威特克的一段话,对我来说,真如灌顶,大受启发!他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感: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表达“喜欢”,运用表情,动作,言语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的关注,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之词,在有意无意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除了口头的表扬,也要有“糖块”的支撑。

——引自章节:第二章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中的“是”与“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要处理得当、做到恰到好处。努力到一定程度,二者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会“自然流露”。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感:这一章节中提到,教师不要太像教师,背着手,绷着脸,不苟言笑,开口则“应当如何如何”,闭口则“不准这样那样”。课堂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用孩子的语言,用孩子的方式,引领儿童学语文。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活,做得远远不够。与孩子之间总是刻意保持距离,以示教师的威严,不敢和孩子太亲近,怕他们无所畏惧,其实不然,师生关系的建立是相互的,当一位老师真正走进学生,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文章提到擦黑板的小事,因为于老师的灵活处理,造就了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而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却只是以教师的姿态批评了学生,导致双方都情绪低落,课堂效果减弱。老师需要好的心境,接纳学生,身心愉悦,才能和学生共同创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引自章节:第三章是师非师,是课非课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