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作者:[德] 叔本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4-4

评分:9.2

ISBN:978720812114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

()

作品目录

论思考
论阅读和书籍
论历史
论文学
论写作和文体
论语言和语言学习
论判断、批评和名声
比喻和寓言
论学者和博学
论音乐
论大自然的美
论死亡
· · · · · ·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地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的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这样,我们获得的印象也会不一样。情形就好比在不同光线之下审视同一样的物体。

——引自第23页


一个人的著作是这个人的思想精华。所以,尽管一个人具有伟大的思想能力,但阅读这个人的著作总会比与这个人的交往获得更多的内容。

——引自第23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