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镜铭书法

汉代镜铭书法

作者:庄新兴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年:2003-07-01

评分:5分

ISBN:780672611X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汉代镜铭书法 内容简介

现代的镜子一般都用玻璃做成。在玻璃制造技术尚未发达的中国古代,镜子都用青铜制作,大量出土的古铜镜对此作出了雄辩。根据考古资料荻悉,铜镜在中国的产生和使用非常早,不晚于距今已有四千年的齐家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的镜背非常注重装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装饰特点。从齐家文化至四汉早期的二千年中镜背的装饰始终纯用不同的纹样,从西汉中前期汉武帝始铸“五铢”钱的元狩五年起文字铭进入了镜背的装饰,考古界作此判断已多年。
汉镜铭,在长达近四百三十年的两汉时期,自产生起一直随着汉代的历史不断发展,有近三百五十年的使用史。在这三百五十年间,镜铭文字的面貌前后虽说有所变化,但大多不脱离篆书畴,用隶书的反而颇为少见。它们和当时的印章、刻划铭文一样,在使用以隶书为主的时代不主用隶书而始终好用篆书,不可不谓有些奇特,只是由于汉代距今已非常遥远,当时这方面的原因现在也就难以尽知了。
汉人喜用铜镜陪葬,为此汉镜出土了很多,我们如今也能见到大量汉镜。在可见的汉镜中,带铭文的镜非常多,汉镜文字的体相、笔画、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特点也就显露无遗。

汉代镜铭书法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书法大系。

汉代镜铭书法汉代镜铭书法前言

汉代镜铭书法简介现代的镜子一般都用玻璃做成。在玻璃制造技术尚未发达的中国古代,镜子都用青铜制作,大量出土的古铜镜对此作出了雄辩。根据考古资料获悉,铜镜在中国的产生和使用非常早,不晚于距今已有四千年的齐家文化。中国古代铜镜的镜背非常注重装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装饰特点。从齐家文化至西汉早期的二千年中镜背的装饰始终纯用不同的纹样,从西汉中前期汉武帝始铸『五铢』钱的元狩五年起文字铭进入了镜背的装饰,考古界作此判断已多年。两汉时期的镜铭,好用三言、四言、六言、七言结构的韵文,用词不乏华丽者,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记。它们的内容,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系,有寄托情感的,有向往生活美满的,有希冀社会安定的,有祈祝万事吉祥的,还有制镜者专用于促销产品的,涉及面很广泛。汉代铜镜多作圆形,镜背中心为钮座区,*外面的一圈为边缘区,铭文被置于钮座区和边缘区之间。钮座区的形状有方圆之分,铭文的字句有长短之别,它们都直接影响着铭文的布排形式。钮座区作方形的汉镜,西汉时多布排单句的少字数铭文,一般在钮座区四侧各置一行,采用以行连接和邻接之法排列文句,文字或正面均对钮座或同一侧面均对钮座;新莽和东汉时有布排两句铭文的,其中的少字数铭文被置于钮座四侧,多字数铭文在离钮座一定距离处作环圆形布排。圆形钮座区的汉镜,不论是布排少字数还是多字数的单句铭文,文句一般多排列成一圈,字的同一侧面对着钮座;布排两句铭文的,一般分为两圈排列,每圈各排一句,内圈排较短的文句,外圈排较长的文句,同圈中的字均以同一侧面对着钮座。汉镜铭,在长达近四百三十年的两汉时期,自产生起一直随着汉代的历史不断发展,有近三百五十年的使用史。在这三百五十年间,镜铭文字的面貌前后虽说有所变化,但大多不脱离篆书范畴,用隶书的反而颇为少见。它们和当时的印章、刻划铭文一样,在使用以隶书为主的时代不主用隶书而始终好用篆书,不可不谓有些奇特,只是由于汉代距今已非常遥远,当时这方面的原因现在也就难以尽知了。汉人喜用铜镜陪葬,为此汉镜出上了很多,我们如今也能见到大量汉镜。在可见的汉镜中,带铭文的镜非常多,汉镜文字的体相、笔画、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特点也就显露无遗.汉镜文字全是随镜体一起浇铸而成的,无一用刻划法制作,都作阳文形式。它们尽管都出于模印浇铸,字的体相却能分为两类。其中的一类,对字的外廓形状作了设定,从整体着眼,从局部着手,严格控制部分笔画的延伸度,刻意经营构件的组合效果,惟求字的整体外形有方整之态。其中的另一类,在构件的组合方面疏密任其自然,在笔画的长短方面伸缩均以自如为度,惟求整体形貌有率真之意。对汉镜文字的笔画稍加观察,极其明显,其笔法也可分为两类。其中的一类,纯用小篆之法,点画不作粗细变化。其中的另一类,融入隶书笔意,一般的横画和竖画首尾用笔多方而较重,很多短画作三角形点状,笔势向左斜方运动的长笔画时用趕法收笔,笔势向右斜方运动的长笔画时用磔法收笔。……

汉代镜铭书法 作者简介

上海书画出版社1960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木刻水印室和荣宝斋上海分店等十数家书画老店合并,并从北京荣宝斋调来若干专业人员,成立了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书画出版和书画经营的专业出版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又名朵云轩。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