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电影声音理论新思维
认识声音构建的影像幻觉
电影声音及声音文化研究经典
最深入、最全面研究电影声音的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极具开创性的电影声音理论经典著作,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声响、音乐等各种声音元素如何赋予影像时间感、空间感,起到“增值”效果,重新考察了声音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米歇尔·希翁首先将声音从画面中彻底独立出来,提出了三种聆听模式,而后将重新定义的声音再次纳入视听关系中,由此得出:不论是在早期有声片中,还是在利用了最新声音技术(如杜比、THX)的电影中,许多观众认为自己“用眼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由声音构建的幻觉。
本书收录了好莱坞著名音响设计师、剪辑师沃尔特·默奇特别撰写的精彩导读,从一线创作者亲历体验出发,探讨了希翁声音理论与电影创作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新版增订了100个声音概念,这是三十年来希翁对其理论体系最全面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尽管希翁追求一种连贯的理论,然而,也许他的理论最伟大的特征在于,它承认在这种连贯性之中并不存在圆满——总会有某些有关声音的东西“绕过我们,使我们惊诧”,而且我们必定永远不能完全地驯服那舞动的阴影和歌唱的灵魂。
——沃尔特·默奇,好莱坞著名音响设计师、剪辑师
米歇尔·希翁是法国一流电影理论家,在声音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我没有看到有人能像他这样,在这个领域出版如此多著作,而且它们的质量都非常高。
——阿兰·威廉姆斯,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
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法国声音理论家,具体音乐作曲家,电影研究学者,影评人。他是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IRCAV)的客座教授,同时在欧洲多家机构讲学。作为实践者,他曾加入音乐研究小组,并因其视听作品获得唱片大奖以及洛迦诺城市大奖(Grand Prix de la Ville de Locarno)。希翁出版过关于音乐与电影意象解析的著作十余部,如《声音》《电影:声音的艺术》等,曾获得(批评家协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图书奖。
黄英侠,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主任,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声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5.1路立体声影视录音操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译有《放低话筒杆:电影声音批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曾经作为录音师参与创...
(展开全部)
我们孕育于声音之中,诞生于视觉世界。电影孕育于视觉世界,诞生于声音之中。在我们出生之前,怀胎的前四个半月里,我们就开始倾听了。从那时起,我们在连续而丰富的声音沐浴中成长:妈妈的歌声、呼吸声、肠鸣声、定音鼓一样的心跳声。在整个之后的四个半月里,声音是主宰我们感觉的唯一女王。子宫内封闭、黑暗的水世界使视觉和嗅觉失去作用,味觉也是单一的,而触觉只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模糊和大概的提示。随出生而来的,是其他四种感觉在同一时间里突然被猛烈激发,并与一直自诩统治地位的声音进行激烈竞争。最明确的皇位觊觎者就是迅速而坚决的视觉,它把自己当成国王,好像那个宝座一直空着,等待着他的到来。声音无疑很谨慎,为她的统治拉上了遗忘的面纱,退到了阴影之中,对于自大的视觉保持着警惕的目光。纵使她放弃了王位,但很难说她也放弃了王冠。
——引自第8页
【文字构成幻象在课堂上,我经常举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由文字产生增值的例子,是1984年从英格兰播送的一场航空飞行表演的电视节目,转播给法国观众时,是在一家法国演播室里由我们自己的主持人里昂•吉特朗(LéonZitrone)②主持的。显然,传送给主持人的只有影像,没有解说,也没有特定的次序,尽管如此,胆大的主持人还是尽全力做了这次节目。在一个时刻,他确认说“有三架小飞机”,正如我们看到的影像,是的,在蓝天背景中有三架小飞机,这种极其多余的话总是会引人发笑。吉特朗也会说“今天天气真不错”,这也是我们可以从影像中看到的,事实上真的没有云彩。或者:“前两架飞机在第三架前面”,然后所有人都已经看到那个情况。又或者:“那第四架哪儿去了?”——我们本以为它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但这第四架飞机并不存在,这架飞机纯粹是吉特朗用言语的能力无中生有的。总之,主持人可以有50种其他“多余的”解说;但是它们的多余是虚幻的,因为在上述每个情形中,这种陈述都引导着我们并建构起我们的幻觉,然后我们就会在影像中“自然地”看到它们。克利斯•马克(ChrisMarker)在纪录片《西伯利亚来信》(LetterfromSiberia)中的著名示例——已经由巴斯可•波尼茨(PascalBonitzer)在另外的语境下做出了批评③——即在相同的中性倾向影像上配以不同的政治说服宣传词(斯大林主义的、反斯大林主义的等等),它的问题在于通过这种夸张的案例,导致我们相信这仅仅是个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相信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某些中性的讲话方式。由言语带给影像的增值,远远超过将政治主张简单地强加给影像的情形;增值通过严格的规划保证了幻觉的精确建构。在任何情况下,迅速消失的电影影像都没有留给我们很多时间去观看,不像墙上的绘画或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节奏去探究,而且更容易脱离开它们的说明或评注。...
——引自第6页
肯·布兰佳博士,全球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他一手创办了国际管理咨询公司——肯·布兰佳公司和旨在培养“服务型领导”的世界性组织——Lead Like Jesus。在...
《为什么冷场的总是你:幽默随心所欲》通过大量趣味横生的小故事,生动而具体地阐述了在各种场合,拥有幽默口才的重要性,并以此帮
镁基(MgO-A12O3-SiO2)合成耐火材料 本书特色 《镁基合成耐火材料》在mgo—al2o3、mgo—sio2、al2o3—sio2等二元体系材料基础上...
孕产育儿笔记-医道存真-贰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继《医道求真》系列之后的又一中医原创力作。著者从医二十余年,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著者按优生优育、十月怀胎、产后护理、...
Politics and Transcendent Wisdom presents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 《不稳定的无产者》简体中文...
步非烟,原名辛晓娟,北大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后,古典文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自2004年始发表网络小说及纸质小说,曾一度被...
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1896-1972)原名伊丽莎白·威娜,生于1896年,比小说中的女主角弗兰茜·诺兰早了五年。伊丽莎白的父亲是德国移民,她...
●收录伯林早期分析哲学文章,从学科贡献和批判中看出伯林转向观念史的脉络●依据普林斯顿2013年修订版,新增名家前言,首刊伯林未出版文字●全新“伯林文集”,典雅装...
伤寒论今释 本书特色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
[日] 前田浩日本熊本大学名誉教授、大阪大学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东北大学特任教授、Biodynamic研究所理事长。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
"TheLanzis:TheBoundlessShadesofLife,"isthestoryoftheLanzifamily,burstingwithreal...
英美读者称为励志书籍的爆笑经典。主人公亚历克西斯•霍尔热爱生活,精力充沛,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购物狂。在发现自己无意之中竟
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人生咸鱼翻身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踏入社会之后仍然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作者简介
彼得•罗素(Peter Russell),生于1946年,作家,演讲家,物理学家。他对东方的智慧传承与西方的科学实践加以整合,探索人类意识的潜能,在世界各地带领...
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 本书特色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老官山汉代古墓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和漆人等医学文物。竹简整理出10种...
现代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 本书特色 《现代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受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NO.IRTO51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1B0...
沈仲圭医学论文集 内容简介 《沈仲圭医学论文集》收集了沈仲圭先生1923年至建国前的近300篇学术论文。沈老在建国后仍在临床**线做了大量工作,并发表了很多优秀...
庞宪清老中医临床经验集 本书特色 《庞宪清老中医临床经验集》实系庞宪清老先生50年临床经验之总结,同时包含了其哲嗣朝轩君核校探讨、相与切磋、加工整理的辛苦劳作。...
作者简介Natalie Zemon Davis is Henry Charles Lea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a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