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心史

槐聚心史

作者:汪榮祖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年:2014-8

评分:7.3

ISBN:978986350023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錢鍾書,號槐聚,被譽為「很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博學之人」

本書以優雅之筆析論錢鍾書先生其人其學,全書渾然一體

是剖讀一代學人內心世界與學術世界的成功之作

錢鍾書生前視本書作者為忘年交,頗多往還,因而作者在〈弁言〉與〈導論〉中交織了感性與理性,引發全書之先聲。主文分為內、外兩篇,內篇六章論述「錢鍾書的自我」,文中參考當代心理學理論,闡釋錢氏之自我意識、自我認同、憂患意識、自我剖析、以及內心的價值觀。錢氏一生只做自己愛做之事,勤奮讀書、作筆記,將榮辱皆置之度外,可堪為「不為物喜、不為物憂」的典範。

外篇四章分論「錢氏學術境界」,或稱之為「微世界」。錢氏幼承家學,了然自家學術源流,少年時代起即已接觸到西學,精通英、法、德、義等外語,故能馳騁中西學林,橫跨文、史、哲三大領域。他雖深受黑格爾唯心論的影響,但不迷信任何西方體系,也深知貌似嚴謹的體系鮮能持久。錢氏以新方法重新解讀古籍、關心前人所忽略的人文議題,為學術園地開拓了新的視野。在其「微世界」裡,「思想」的比重極高,尤其是抽象思維,故有「高著眼,遠放步」的學問取向,以「思想」、「觀念」與「感覺」作為文章之要旨。

作品目录

總序 黃俊傑
《華人的人觀與我觀》書系序言 黃光國
書成自題
弁言
導論
內篇:錢鍾書的自我
第一章 自我意識
第二章 社會群體與自我認同
第三章 錢楊三人「互依我」
第四章 剖解自我
第五章 憂患與補償
第六章 自我價值觀
外篇:錢鍾書的微世界
前 言
第七章 哲學微世界
第八章 文學微世界
第九章 詩學微世界
第十章 史學微世界
後 語
結論
引用書目
錢譯西文名詞一覽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汪榮祖

1940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1961),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1971)。執教於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1971-2003)、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2004-2005)、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中心主任(2008-2013);現任中央大學歷史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紐約藍彼得出版社(Peter Lang)中國近代史叢書主編。曾擔任美國科學院美中學術交流協會交換學者(1981-1982)、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1988)。獲有維琴尼亞州社會科學院傑出學者(1993)、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2003-)等榮譽。

主要著作有《史家陳寅恪傳》(1976,1984,2005)、《史傳通說》(1988)、《康章合論》(1988),Search for Mod...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Archilochus,前680-前645)有残句曰:“狐狸虽懂得很多事,但刺猬懂得一件大事"(Thefoxknowsmanythings,buthedgehogknowsonebigthing似谓狐理虽诡计多端,然不敌刺猬之一击。思想史家伯林借此作为两种不同人物的对喻,不分轩轾:将所有的一切归宿于一个中心思想者,刺猬也,诸如但丁、柏拉图、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

——引自章节:结论


基、尼采等人;追求许多不同甚至不相干的目标者,狐狸也,诸如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等。如此将才能两分为专精与博雅,或不免失之于浮泛,不够精准,但伯氏认为仍有其正确性,如在俄国文学史上,普希金(AlexanderS。Pushkin,1799-1837)与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M。Dostoyevsky,1821-1881)为此一对喻最明显的两极,泾渭分明。不过,当他碰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LeoTolstoy,1828-1910)时,即使托翁的生平言行都很透明,却难以将其归类。伯氏的设想是:“托翁是天生的狐狸,却相信自己是刺猬;他的天赋与成就是一回事,他信以为是以及对他成就的最终解释是另一回事。”の托翁是多才多艺的大作家,却想要充圣贤,当先知,做人类的导师2。钱锺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提到伯氏此喻,并说“苏轼之于司空图,仿佛狐狸忻羨刺猬,而波德菜亚之于雨果,则颇似刺猬忻羨狐狸。歌徳和柯勒立治都曾讲到这种现象,叶芝也亲切地描述了对“相反的自我'(themostunlike,beingmyanti-)的追求;美学家还特地制河一条规律,叫什么嗜好矛盾律(LawofheAntinomyofTaste。"。托翁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但嗜好未必定有矛盾。钱锺书像托翁一样是“狐理型”的天オ,博学多能,学者与作家兼而有之,然而他不仅不忻羡刺猬,甚且视任何单

——引自章节:结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