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对话集·与刘再复对谈

李泽厚对话集·与刘再复对谈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4-8

评分:7.8

ISBN:978710110324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作品目录

文学与艺术的情思(1988)
历史行程的二律背反(1992)
危机压顶的浮躁文化(1994)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浮沉(1994)
神化魔化, 殊途同归(1995)
中国是充满潜力的(1995)
一体与多元(1995)
文学政治一元论批判(1995)
主义与常识(1995)
主体论学案的回顾(1995)
世纪之交的哲学展望(1996)
康有为评说(1996)
孙中山评说(1996)
文学对“知识—权力” 结构的拒绝(1996)
理念与情爱的冲突(1996)
中国现代诸作家评论(1996)
哲学智慧和艺术感觉(1996)
适应与反抗(1996)
教育的重心是培养人的心理本体(1996)
法治的理想和现实(1997)
群体情绪与个体情感(1998)
鲁迅与胡适比较(2001)
21 世纪应把人文教育作为教育的重心(2004)
走出语言学世纪(2006)
关于存在的“最后家园” (2006)
老庄哲学与海德格尔的根本区别(2006)
对沟口雄三亚洲表述的质疑(2006)
反“反二分法” 与“后现代主义” (2006)
共鉴五四新文化(2009)
附录: 一字之差的说明
提倡一个并不清楚的东西是危险的(2009)
与刘再复的美学对谈录(2009)
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2010)
· · · · · ·

作者简介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精彩摘录

李:孫中山確實注重以經濟為本,他的《上李鴻章書》和《實業計劃》都表明了這一點,他比毛澤東懂經濟。毛澤東也講工業化,解放初也大蓋工廠,但不懂得發展工業首先要發展鐵路交通,這一點孫中山就懂。他在辭去總統之後,就想修十萬英里的鐵路,氣魄很大,很有遠見。鐵路交通乃工業之母、實業之母這一道理,幾十年前孫中山就認識到,可是毛澤東和好些領導人一直沒有認識到,這就限制了工農業的現代化。京漢鐵路還是張之洞修的,東北的鐵路是日本人搞的,1949年以後的幾十年和平時期修路很少,直到改革開放後才有所改變。迄今為止,這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引自章节:孙中山评说(1996)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