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敦煌

作者:樊锦诗主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年:2014-9

评分:9.7

ISBN:9787503250347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樊锦诗,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196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

从事敦煌文物事业五十年,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管理等工作。

作品目录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
十六国 北凉时期石窟艺术
北魏时期石窟艺术
西魏时期石窟艺术
北周时期石窟艺术
隋时期石窟艺术
初唐时期石窟艺术
盛唐时期石窟艺术
中唐时期石窟艺术
晚唐时期石窟艺术
五代 宋 回鹘时期石窟艺术
西夏时期石窟艺术
元时期石窟艺术
· · · · · ·

作者简介

樊锦诗,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196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

从事敦煌文物事业五十年,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管理等工作。

精彩摘录

三个月后,研究所开会决定三个年轻人的去留,全所三四十人一起表决,只有李云鹤获得通过,正式分配工作。常书鸿问李云鹤想做些什么,他却不知该如何回答。那时守护莫高窟的,绝大多数都是美术专业出身,研究所里有美术组、考古组、保护组,还有行改和后勤部门。李云鹤不知道自己究竟更擅长做什么。常书鸿想了想,突然郑重地说,小李,我想把你培养成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当年常书鸿口中的“小李”,如今已经81岁了。四敦煌的冬天很快到来,比山东更凶猛、凛冽。大泉河迅速冻结,平时取水,得凿开冰层。夜里,狼的嚎叫会由远及近地传来,研究所不得不分配人手值班,端着猎枪,看守骆驼和羊群。保护组的工作,以加固洞窟和清理积沙为主,李云鹤却对病害严重的壁画和雕塑产生了兴趣。窟顶的壁画空鼓严重,几平方米壁画会忽地砸下来;起甲的壁画纷纷脱落,一干年前的斑驳色彩落在地上,灰飞烟灭;满窟的塑像东倒西歪,断臂中露出古老的麦秆和谷草…李云鹤想要做些什么,他叫上两个年轻工友,到洞窟里调查病害原因,摸索修复方法。“当时没有方法,没有材料,更没有技术,真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我说,咱们试吧,硬着头皮试了。”美术组临摹时给颜料调色,需要用到胶,李云鹤就尝试着用它去修复起甲的壁画。但是,怎样才能把胶水准确无误地送到壁画和墙壁中间?他尝试了毛笔,也用过滴管,效果都不理想。几个月后,一位捷克专家受中国文化部之邀,来到敦煌,他叫戈尔。1957年,戈尔选择了474窟,做修复实验。李云鹤主动在一旁帮忙,留意着戈尔的每一个动作。他发现,戈尔使用的工具,不是滴管也不是毛笔,而是用针筒注射修复材料,再在壁画上铺好纱布碾压。困扰了李云鹤好几个月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也很快发现了注射法的问题。针对四壁的壁画起甲,可以注射;但是,要解决窟顶的起甲问题,注射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修复材...

——引自章节:北魏时期石窟艺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