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路

茶之路

作者:《生活月刊》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9-1

评分:8.4

ISBN:978754955298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2014年6月,《生活月刊》“茶之路”系列别册荣获SOPA(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卓越生活时尚报道奖,被评“笔触传神富感染力;全篇充满浓烈文化气息,兼具专业知识性。整体筹划及制作宏大而细腻”。《茶之路》为此系列别册的结集,并在原册基础上作了重要补充和修订,鲜明区别于普通的茶类图书,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档案价值,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

2013年春茶开采,“茶之路”站抵达四川,随后历时一年的时间,采访小组到达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共计踏访四十多座茶山,涉及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经历了怎样的各自区别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

《新民说·茶之路》为四色图文书,所配图片均为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既有茶山茶树样态,又有制茶工艺呈现,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第一,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档案价值,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鲜明区别于普通的茶类图书。

第二,四色图文书,所配图片均为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既有茶山茶树样态,又有制茶工艺呈现。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第三,反思之路:在依托自然与人工成就茶的文明里,追寻茶人是如何从自身出发观照土地、生态和生命的,藉此潜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第四,造访四川、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重要茶区,涉及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山间茶树的生长样态、种植过程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

作品目录


前言:茶源
Ⅰ蒙顶
【蒙顶甘露】
茶中故旧
南方有嘉木
Ⅱ峨眉
【峨眉绿茶】
刚柔相济
四时有序
做一百年茶
Ⅲ太湖
【阳羡茶和顾渚紫笋】
风土与茶韵
果农茶事
工科男的阳羡茶
饮春之味
Ⅳ余杭
【径山茶】
旧时余韵
尘梦内外
Ⅴ西湖
【龙井】
大隐于市
执着古早味
茶如镜
绿茶的花样年华
Ⅵ皖南
【徽绿】
手工的极致
茶季·归途
那时候……
【祁红和安茶】
精制的尊严
最神秘的味道
重组记忆拼图
Ⅶ潮州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的前世今生
守山人
Ⅷ云南
【普洱】
茶山远在时光中
建立正确的口感
岩教心事
终老的地方
普洱茶的历史和现场
【景谷大白茶】
丛林之中觅本真
种茶记
【滇红】
高山上的瑞草
我和红茶的缘分
Ⅸ闽东 闽北
【福鼎、政和白茶】
返璞归真香
古老又鲜活的茶
【福州茉莉花茶】
茶为骨,花为魂
鲜灵浓郁的理想世界
【岩茶】
岩茶的地土之香
大红袍的播火者
【正山小种】
溯溪寻正山
金骏眉的故事
“红色液体”的神秘历史
Ⅹ闽南
【闽南乌龙】
原乡的繁华与哀愁
回到土地
西风独自凉
禾怕寒露风
Ⅺ台湾
【台湾茶】
回到茶的初心
云雾深处
自然之茶
从台北城大稻埕茶港谈起
后记: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致谢
· · · · · ·

作者简介

《生活月刊》,一本讲述“生命”与“生活”的人文杂志,创刊于2005年12月,以“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为创作理念,寻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的真正内在价值。从传统中国获取灵感,以“天地人真善美诗礼乐”为内容框架,注重印刷工艺美学与考究的装帧,《生活》亦是一本美艺之书。历年出版的优秀专题包括:“重走梁思成之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茶之路”“家书”“民艺中国”等等,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最佳特写报道”“最佳摄影报道”“最佳杂志设计”等荣誉。

Slogan: 生活的禅意 生命的教育 生活的美学 生命的哲学

网站 www.chinalifemagazine.com

微博 @生活月刊

微信 lifemagazine2005

精彩摘录

《茶经》开篇第一句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如今说起古茶树,都知道云南多而健,鲜有提及四川。巴蜀人是,四川不但有古茶树,还在用古茶树做茶。崇州枇杷茶、甘蔺的牛皮茶、宜宾的黄山苦茶,据考证,都是古代野生茶树遗留的品种,延续至今没有断。离崇州不远的雅安蒙山之顶,有一片专供进贡的“皇茶园”,得名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围之以石栏,上后方雕有巡山石虎。石栏中七棵茶树,相传为西汉宣帝甘露年间茶祖吴理真手植,至今已两千多年。但蒙顶茶初唐即已入贡,中唐时期名列贡茶首位。蒙顶茶,最佳者产自主峰上清峰。从名山县城望去,山峰并不高峻。但登上接近峰顶的扶善寺茶园,地势就会一目了然。四座山峰成莲花状环绕上清峰之外,远近座座低矮丘陵。直至遥远的青衣江对岸,才又崛起高大的周公山。上清峰茶名气大,产量小,真正的蒙顶茶历来珍贵,乃因独特风土造就。“雅安天漏,中心蒙山”,本以多雨著称的雅州,又以蒙山为最,云多雾多,终年烟雨。蒙顶南坡和西南坡的土壤,呈深棕色,用手掌搓碎很细腻,有很多腐殖质。而处处可见的红砂岩,则是土壤中风化矿物质的来源。这样的土壤,也称为“茶末土”,营养丰富而疏松。加之高山坡地森林茂盛,对喜水又需要排水良好的茶树,无疑是理想的生活环境。3月,正是杉枝吐新、蕨芽初卷、李花漫天的时节,茶芽在柔媚润泽环境齬中慢慢萌发,制出的茶也格外细腻柔和。蒙顶茶,只三种名色:延续唐代名称的蒙顶石花,当时是团饼茶,现为扁形炒青绿茶。明嘉靖年间创制的蒙顶甘露,半烘炒卷曲形绿茶。蒙顶黄芽,闷黄工艺的扁形黄茶。无论哪种,都以春分前采摘,约一厘米长的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上品。高山蒙顶茶,和名山县茶叶市场里大宗出售的坝坝蒙山茶,外形上并无明显区别。追问当地茶人,蒙顶所产,究竟有什么特别?答曰,高山茶在鲜爽之外,别有一般清甜,即宋人诗中所说“露芽云液胜醍醐...

——引自章节:第一章


老板娘温柔热情,来往的客人刚刚落座就有一杯鲜绿烫口的茶到。若到的时辰巧,递上来的紫笋茶味啜之若饮春。喝春天这样一件风雅事,仔细琢磨,并非人人都承受得起。一口下去了,过惯愚人节的心也不由得要端正着坐坐,可怜心里只有雨纷纷那一首诗,空落落的,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人张口提这件事。就又默默地将自己尚记得的那几个节气念想了一回。

——引自第4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