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介绍
《MATLAB智能算法超级学习手册》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尔科夫链模型、层次分析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鱼群算法、PID控制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智能算法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困难,很难理解程序流程、数据的运算过程,因此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本书将围绕智能算法展开综述,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分析各类智能算法,用智能算法解决工程应用问题。
高飞,长期从事信息处理等相关工作,熟悉MATLAB等工程软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品目录
前言
第1章:MATLAB基础知识
1.1、MATLAB
简介
1.2、矩阵的表示
1.2.1、数值矩阵的生成
1.2.2、符号矩阵的生成
1.2.3、特殊矩阵的生成
1.3、符号变量的应用
1.3.1、质点系的转动惯量问题
1.3.2、油罐剩余油量体积的求解
1.3.3、光的反射定理的论证
1.4、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1.4.1、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4.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4.3、线性方程组的LQ
解法
1.5、简单工程应用分析
1.5.1、内燃机转角与升程插值模型
1.5.2、航行区域警示线模型
1.6、本章小结
第2章:种群竞争微分方程的求解
2.1、种群竞争微分方程模型
2.2、种群竞争模型的讨论
2.3、本章小结
第3章:基于Markov的食品物价趋势预测
3.1、问题背景
3.1.1、食品零售价格数据
3.1.2、问题的提出
3.2、食品分类模型基本假设
3.3、食品价格数值分类求解
3.3.1、食品聚类分类
3.3.2、食品价格特点分析
3.4、食品价格增长率分类求解
3.4.1、食品属性分类
3.4.2、食品价格特点分析
3.5、食品价格趋势预测
3.5.1、食品价格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3.5.2、食品价格预测模型符号说明
3.5.3、食品价格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6、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时间序列的物价预测算法
4.1、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4.2、非平稳时间序列变动的影响因素与测定模型
4.3、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4.3.1、季节变动分析
4.3.2、循环变动分析
4.4、食品价格分析
4.5、灰色关联分析
4.5.1、灰色预测建模
4.5.2、食品价格趋势预测
4.6、时间序列指数平滑预测法
4.6.1、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法
4.6.2、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
4.6.3、三次指数平滑法
4.7、时间序列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
4.8、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食堂服务质量评价算法
5.1、问题的背景
5.2、层次分析法
5.2.1、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5.2.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5.2.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5.2.4、层次分析法应用举例
5.3、学生食堂就餐服务质量满意度
5.3.1、食堂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基本假设
5.3.2、食堂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分析
5.3.3、食堂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符号说明
5.3.4、食堂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4、本章小结
第6章:MATLAB优化工具箱的使用
6.1、线性规划问题
6.2、foptions
函数
6.3、非线性规划问题
6.3.1、有约束的一元函数的最小值
6.3.2、无约束的多元函数最小值
6.3.3、有约束的多元函数最小值
6.3.4、二次规划问题
6.4、“半无限”有约束的多元函数最优解
6.5、极小化极大问题
6.6、多目标规划问题
6.7、最小二乘最优问题
6.7.1、约束线性最小二乘
6.7.2、非线性曲线拟合
6.7.3、非线性最小二乘
6.7.4、非负线性最小二乘
6.8、非线性方程求解
6.8.1、非线性方程的解
6.8.2、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6.9、本章小结
第7章:基于RBF网络的优化逼近
7.1、RBF
神经网络
7.1.1、RBF
网络特点
7.1.2、RBF
网络结构
7.1.3、RBF
网络的逼近
7.2、模糊
RBF
网络
7.2.1、网络结构
7.2.2、基于模糊RBF
网络的逼近算法
7.3、基于遗传算法的
RBF
网络逼近
7.4、RBF
网络自校正控制
7.4.1、自校正控制算法
7.4.2、RBF
网络自校正控制算法
7.5、本章小结
第8章: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
8.1、模糊控制
8.1.1、模糊系统的设计
8.1.2、模糊系统的逼近精度
8.1.3、模糊逼近仿真
8.2、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8.2.1、一般模糊系统
8.2.2、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8.2.3、稳定性分析
8.2.4、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仿真
8.3、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8.3.1、问题描述
8.3.2、控制器的设计
8.3.3、自适应律设计
8.3.4、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仿真
8.4、本章小结
第9章:基于PID的控制算法
9.1、PID
控制原理
9.2、专家
PID
控制
9.3、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及其仿真
9.4、积分分离式
PID
控制算法及其仿真
9.5、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
PID
控制
9.6、本章小结
第10章:基于LQR+PID的倒立摆控制算法
10.1、背景
10.2、线性系统
10.2.1、状态空间基本定义
10.2.2、状态空间表达式
10.2.3、系统状态线性变换
10.2.4、线性系统的能控性
10.3、最优控制
10.3.1、线性二次型控制
10.3.2、LQR
状态反馈矩阵求解
10.3.3、PID
控制
10.3.4、PID
状态反馈矩阵求解
10.4、倒立摆系统
10.4.1、一级倒立摆系统分析
10.4.2、利用LQR法设计控制器
10.4.3、利用PID法设计控制器
10.5、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系统设计
10.5.1、Simulink
设计仿真
10.5.2、线性二次型倒立摆控制
10.5.3、PID
倒立摆控制
10.6、本章小结
第11章: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计算
11.1、基本粒子群算法
11.2、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
11.3、粒子群算法函数极值求解
11.3.1、一维函数全局最优
11.3.2、经典测试函数
11.3.3、无约束函数极值寻优
11.3.4、有约束函数极值寻优
11.3.5、有约束函数极值APSO
寻优
11.4、MATLAB
优化工具箱简介
11.5、本章小结
第12章:基本粒子群改进算法分析
12.1、基本粒子群算法
12.1.1、基本PSO
算法
12.1.2、PSO
算法基本特点
12.1.3、基本PSO
算法流程
12.2、粒子群算法改进
12.3、提高粒子群算法效率
12.3.1、带惯性权重的PSO
算法
12.3.2、权重线性递减的PSO
算法
12.3.3、自适应权重的PSO
算法
12.3.4、随机权重策略的PSO
算法
12.3.5、增加收缩因子的PSO
算法
12.3.6、其他参数的变化
12.4、本章小结
第13章:基于免疫算法的物流中心选址
13.1、物流中心选址问题
13.2、免疫算法的基本思想
13.3、基于免疫优化算法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求解
13.3.1、初始群体的产生
13.3.2、解的多样性评价
13.3.3、免疫操作
13.3.4、模型求解
13.4、本章小结
第14章:基于人工免疫的粒子群聚类算法
14.1、聚类分析
14.2、PSO
优化算法分析
14.2.1、粒子群优化算法
14.2.2、PSO
算法改进策略
14.3、人工免疫特性分析
14.3.1、生物免疫系统及其特性
14.3.2、种群分布熵
14.3.3、平均粒距
14.3.4、精英均值偏差
14.4、基于人工免疫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14.4.1、PSO
函数极值求解
14.4.2、粒子群聚类算法理论分析
14.4.3、粒子群算法实现流程
14.4.4、种群多样性聚类分析
14.5、本章小结
第15章:基于ART的植物种类自动分类
15.1、ART
网络分类算法简介
15.1.1、人工神经网络实际应用
15.1.2、ART
网络
15.2、植物种类自动分类研究
15.2.1、植物种类简介
15.2.2、植物分类
15.3、基于
ART
的植物种类数据自动分类研究
15.3.1、神经网络简介
15.3.2、自适应共振理论
15.3.3、ART1网络结构
15.3.4、ART1运行过程
15.4、本章小结
第16章: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据预测
16.1、贝叶斯统计方法
16.2、贝叶斯预测方法
16.3、贝叶斯网络的数据预测
16.4、本章小结
第17章:基于遗传算法的寻优计算
17.1、遗传算法的寻优计算
17.2、基于GA的三维曲面极值寻优
17.3、基于GA_PSO算法的寻优计算
17.4、本章小结
第18章:基于遗传算法的TSP求解
18.1、旅行商问题分析
18.1.1、遗传算法简介
18.1.2、遗传算法现状分析
18.2、遗传算法的特点
18.3、遗传算法中各算子的特点
18.3.1、选择算子(selection)
18.3.2、交叉算子(crossover)
18.3.3、变异算子(mutation)
18.4、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18.4.1、编码
18.4.2、初始群体的生成
18.4.3、杂交
18.4.4、适应度值评估检测
18.4.5、选择
18.4.6、变异
18.4.7、中止
18.5、基于GA的旅行商问题求解
18.5.1、TSP问题定义
18.5.2、TSP算法框架
18.5.3、TSP算法流程框图
18.5.4、固定地图TSP求解
18.5.5、随机地图TSP求解
18.6、遗传算法讨论
18.6.1、编码表示
18.6.2、适应度函数
18.6.3、选择策略
18.6.4、控制参数
18.7、本章小结
第19章:基于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计算
19.1、基于蚁群算法的二维路径规划算法
19.1.1、MAKLINK
图论
19.1.2、蚁群算法理论
19.1.3、Dijkstra算法
19.1.4、路径规划问题分析求解
19.2、基于蚁群算法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
19.2.1、三维空间抽象建模
19.2.2、三维路径问题
19.2.3、信息素更新
19.2.4、可视搜索空间
19.2.5、蚁群搜索策略
19.2.6、路径规划问题分析求解
19.3、本章小结
第20章:基于蚁群算法的TSP求解
20.1、蚁群算法理论研究现状
20.2、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20.3、基于ACO的TSP求解
20.4、基于ACO_PSO的TSP求解
20.5、本章小结
第21章: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
21.1、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
21.1.1、模拟退火算法的提出
21.1.2、模拟退火算法的步骤
21.1.3、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
21.2、本章小结
第22章: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函数优化
22.1、SOA算法的基本原理
22.1.1、利己行为
22.1.2、利他行为
22.1.3、预动行为
22.1.4、不确定性行为
22.2、人群搜索算法
22.2.1、搜索步长的确定
22.2.2、搜索方向的确定
22.2.3、搜寻者个体位置的更新
22.2.4、算法的实现
22.3、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函数优化
22.3.1、优化函数的选择
22.3.2、函数优化的结果
22.4、本章小结
第23章: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SOA-PID参数整定
23.1、SOA算法在PID控制中的运用
23.1.1、PID控制原理
23.1.2、PID的离散化处理
23.1.3、基于SOA的PID参数整定的基本原理
23.2、基于SOA的PID参数整定的设计方案
23.2.1、参数的编码
23.2.2、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23.2.3、算法流程
23.2.4、算法实例
23.2.5、PID
参数整定结果
23.3、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23.3.1、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PMSM
数学模型
23.3.2、矢量变换原理
23.3.3、Clarke变换
23.3.4、Park变换
23.3.5、同步旋转坐标上的PMSM
数学模型
23.4、机械参量和负载的折算
23.5、矢量控制和磁场定向原理
23.5.1、矢量控制原理
23.5.2、磁场定向原理
23.5.3、磁场定向(id=0)的控制方式下的PMSM
进给伺服系统模型
23.5.4、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传递函数的表示
23.6、基于SOA算法对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PID优化
23.6.1、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23.6.2、SOA算法流程
23.6.3、PID参数整定结果
23.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