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介绍
《LTE FDD/EPC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LTE FDD/EPC核心网和无线网规划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实践,重点论述了LTE/EPC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包括核心网架构特性、组网方案、网元设置、网元测算及规划方法、无线网链路预算、容量估算、站址选择、小区参数规划、网络仿真和工程安装设计等,并提供了室内分布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LTE FDD网络优化的新技术、方法及典型问题分析,探讨了LTE混合组网的必要性和工程实现等方面的问题。
汪丁鼎,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任职于华信邮电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和优化工作,在移动通信领域的3G/4G网络规划、优化、工程设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4本,主编国标1项。作品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LTE/EPC系统概述及其演进
1.1、LTE
标准及产业进展
1.1.1、LTE
标准的版本演进
1.1.2、产业链发展情况
1.1.3、LTE
商用状况
1.1.4、LTE
全球业务情况
1.2、LTE
系统架构
1.2.1、EPS
架构
1.2.2、LTE
架构
1.2.3、功能划分
1.3、LTE
FDD
与TD-LTE
的差异
1.3.1、双工方式差异
1.3.2、帧结构差异
1.3.3、物理层差异
1.4、LTE-Advanced
技术
1.4.1、CA
技术
1.4.2、eMIMO
技术
1.4.3、CoMP
技术
1.4.4、Relay
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LTE
FDD无线网系统
2.1、无线帧结构
2.1.1、帧结构
2.1.2、物理资源分组
2.2、上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2.2.1、PUSCH
信道
2.2.2、PUCCH
信道
2.2.3、PRACH
信道
2.2.4、上行物理信号
2.3、下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2.3.1、PDSCH
信道
2.3.2、PDCCH
信道
2.3.3、PBCH
信道
2.3.4、PMCH
信道
2.3.5、PCFICH
信道
2.3.6、PHICH
信道
2.3.7、下行物理信号
2.4、LTE
系统协议
2.4.1、通用协议模型
2.4.2、PHY
协议
2.4.3、MAC
协议
2.4.4、RLC
协议
2.4.5、PDCP
协议
2.4.6、RRC
协议
2.4.7、NAS
协议
2.5、物理层过程
2.5.1、小区搜索
2.5.2、随机接入
2.5.3、功率控制
2.5.4、链路自适应过程
参考文献
第3章:EPC核心网系统
3.1、EPC核心网系统架构
3.1.1、网络参考模型
3.1.2、基本网元功能
3.1.3、网络架构
3.1.4、接口协议
3.2、EPC
核心网主要特性
3.2.1、移动性和连接管理模型
3.2.2、默认承载和“永远在线”
3.2.3、跟踪区
3.2.4、Pool
技术
3.2.5、多
PDN
功能
3.3、EPS
互操作
3.3.1、EPS
互操作概述
3.3.2、与
2G/3G
分组域互操作
3.3.3、与
2G/3G
电路域互操作
参考文献
第4章:EPC核心网规划设计
4.1、概述
4.1.1、规划概述
4.1.2、规划内容
4.1.3、规划流程
4.2、EPC网络组织
4.2.1、EPC
组网架构
4.2.2、骨干层
4.2.3、区域(省)层
4.3、网元设置
4.3.1、MME
4.3.2、SAE-GW
4.3.3、HSS
4.3.4、PCRF
4.3.5、DRA
4.3.6、其他网元
4.4、网元规模测算方法
4.4.1、业务模型
4.4.2、规模测算
4.4.3、流量带宽测算
4.5、网络路由原则
4.5.1、漫游方案
4.5.2、网元的选择
4.6、码号及IP
地址规划
4.6.1、编号规划
4.6.2、IP
地址规划
4.7、相关支撑系统
4.7.1、计费
4.7.2、网管
4.7.3、承载网
4.7.4、同步
参考文献
第5章:LTE
FDD无线网络规划
5.1、概述
5.1.1、规划概述
5.1.2、规划内容
5.1.3、规划流程
5.1.4、LTE
无线网络规划新特性
5.2、LTE
发展策略
5.2.1、LTE
网络定位与协同发展
5.2.2、LTE
网络建设策略
5.3、LTE
网络规划目标
5.3.1、用户需求和网络规划目标的衔接
5.3.2、网络规划目标
5.3.3、规划目标的实施
5.4、用户和业务分析
5.4.1、用户分布分析
5.4.2、业务模型
5.4.3、用户预测
5.5、区域划分
5.5.1、区域划分原则
5.5.2、城区类型细分
5.6、LTE
频率
5.6.1、ITU
和国内频率资源划分
5.6.2、LTE
FDD
频率规划
5.7、LTE
覆盖规划
5.7.1、链路预算的影响因素
5.7.2、链路预算参数
5.7.3、链路预算
5.7.4、链路预算分析
5.7.5、链路预算的匹配与优化
5.7.6、电波传播模型
5.7.7、覆盖能力分析
5.7.8、覆盖增强技术
5.8、LTE
容量规划
5.8.1、容量的影响因素
5.8.2、容量评估和规划方法
5.8.3、用户平面容量能力分析
5.8.4、控制平面容量能力分析
5.8.5、网络资源利用率评价
5.9、LTE
规划组网策略与技术
5.9.1、组网策略
5.9.2、BBU+RRU
组网
5.9.3、HeNet
异构组网
5.9.4、C-RAN
组网
5.10、LTE
基站及其参数规划
5.10.1、基站估算
5.10.2、PCI
规划
5.10.3、TA
规划
5.10.4、干扰规划
5.10.5、码字规划
5.10.6、邻区规划
5.10.7、传输带宽需求测算
5.11、LTE
基站与其他系统的干扰协调
5.11.1、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5.11.2、干扰分析
5.11.3、LTE
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隔离距离
5.11.4、系统间的干扰抑制
5.12、LTE
无线网络规划仿真
5.12.1、仿真概述
5.12.2、传播模型校正
5.12.3、仿真过程
5.12.4、仿真参数设置
5.12.5、仿真结果分析与规划优化
参考文献
第6章:LTE
FDD无线网工程设计与工艺要求
6.1、总体要求
6.1.1、总体原则
6.1.2、设计要求
6.2、基站设备
6.2.1、eNodeB
概述
6.2.2、宏基站
6.2.3、分布式基站
BBU
6.2.4、分布式基站
RRU
6.2.5、微基站及其他
6.3、天线技术及产品
6.3.1、天线参数
6.3.2、有源天线技术
6.3.3、天线发展趋势
6.3.4、天线设备形态
6.4、OMC-R
设备
6.4.1、OMC-R
结构
6.4.2、OMC-R
配置
6.5、基站选址与勘察
6.5.1、选址总体原则
6.5.2、SSUP
选址
6.5.3、基站勘察
6.6、基站设计
6.6.1、基站系统设计
6.6.2、基站配套设计
6.7、基站工艺要求
6.7.1、机房工艺要求
6.7.2、塔桅工艺要求
6.7.3、天馈工艺要求
6.8、基站共建共享和节能减排设计
6.8.1、共建共享设计
6.8.2、节能减排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章:LTE
FDD室内覆盖系统规划设计
7.1、概述
7.1.1、目的与意义
7.1.2、室内分布组成
7.1.3、信号源类型
7.1.4、分布系统类型
7.1.5、技术流程
7.2、室内传播模型
7.3、室内覆盖分析
7.3.1、业务场景
7.3.2、覆盖指标
7.3.3、估算流程
7.3.4、功率分析
7.4、室内容量分析
7.4.1、容量指标
7.4.2、估算流程
7.4.3、业务模型
7.5、室内规划技术
7.5.1、系统特性
7.5.2、信号源选取及接入
7.5.3、分布系统选取
7.5.4、分布系统规划
7.5.5、室内外协调
7.6、室内设计技术
7.6.1、技术要求
7.6.2、单站设计流程
7.6.3、现场勘察
7.6.4、室内模拟测试
7.6.5、系统方案设计
7.6.6、常用分布器件
7.7、室内案例介绍
7.7.1、覆盖目标
7.7.2、指标分析
7.7.3、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第8章:LTE
FDD无线网络优化
8.1、网优概述
8.1.1、优化目标
8.1.2、优化内容
8.1.3、优化措施
8.1.4、优化流程
8.2、优化原则和思路
8.2.1、最佳的系统覆盖
8.2.2、合理的邻区优化
8.2.3、系统干扰最小化
8.2.4、均匀合理的负荷
8.3、LTE
网优相关的重要特性及算法
8.3.1、调度算法
8.3.2、ICIC
算法
8.3.3、接入控制算法
8.3.4、切换算法
8.3.5、QoS
管理
8.3.6、功率控制
8.3.7、PCI
规划
8.4、网络测试
8.4.1、优化工具
8.4.2、数据采集
8.5、网优新技术
8.5.1、SON
自优化
8.5.2、最小化路测
8.6、网络KPI
评估
8.6.1、网络评估
8.6.2、业务评估
8.6.3、面向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
8.6.4、网络
KPI
和用户
KPI
8.6.5、主要优化指标
8.7、LTE
参数配置
8.7.1、LTE
的系统参数
8.7.2、小区选择与重选参数
8.7.3、定时器与计时器参数
8.7.4、切换控制参数
8.7.5、功率控制参数
8.8、典型问题分析
8.8.1、覆盖相关优化
8.8.2、切换优化
8.8.3、时延优化
8.8.4、吞吐量优化
参考文献
第9章:LTE
FDD和TD-LTE的混合组网
9.1、混合建网必然性
9.2、LTE频段的分布
9.3、混合组网的技术分析
9.3.1、核心网
9.3.2、无线网
9.4、混合建网的策略
9.5、混合建网的实施
9.5.1、核心网
9.5.2、无线网
参考文献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