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与原始宗教

楚辞与原始宗教

作者:过常宝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4年7月

ISBN:9787300190495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楚辞与原始宗教》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楚辞与原始宗教》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楚辞的文体是如何生成的?楚辞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效果是怎样的?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楚辞与原始宗教》通过对既有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勾稽、比对、印证,得出这样的结论:楚地宗教中的仪式、祭歌等,是楚辞诸文本的结构性根源;而宗教仪式、歌谣、意象中所包含的沉溺、倾诉、拯救等情感功能,也赋予楚辞以深厚而悠远的抒情性特征。楚辞是从原始宗教的泥土中盛开的文学之花,“香草美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原型意象之一。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被评为北师大本科教学十佳教师。曾在香港教育学院、韩国高丽大学和台湾东吴大学任教。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柳永》等多种学术著作。
作者在北师大讲解古典诗词,课堂场场爆满,校园粉丝无数,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亲切地称为“宝宝”。

作品目录

楚辞与原始宗教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自序
个人记忆与历史遗产
第一章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三、楚地的土著文化
四、楚文化与楚淫祀之风
第二章:屈原的职掌与《天问》的性质
一、“左徒”和“三闾大夫”
二、屈原与楚国的巫史传统
三、《天问》中的巫史内容
四、《天问》的问句形式
五、《天问》所体现的屈原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章《九歌》与南楚巫祭文化
一、“九歌”溯源
二、“东皇太一”为舜考
三、《九歌》祭仪杂考
四、《九歌》与屈原
第四章《离骚》的祭歌模式研究
一、《离骚》的祭歌结构
二、《离骚》中的“人神恋爱”
三、《离骚》中的巫祭意象和习语
四、《离骚》的抒情方式
第五章“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一、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二、用原始意象筑起的精神家园
三、“香草美人”与“发愤抒情”的怨刺传统
第六章楚辞的文化意义
一、“祛魅”的文化与“附魅”的文化
二、楚辞作为一种文化范型
三、楚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热门书摘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历史死了”,观念和认知的整体性消失了,甚至语言本身,它的逻各斯中心、一切先验的“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也如同德里达所说,都化为了充满误读和“延异”性质的游移不定之物。历史的主体与客体,它的任何整体性想象在今天都不复有合法性。因此,所谓“文学主流”、“先锋文学运动”这样修辞意味十分浓厚的“整体性的历史想象”,也就变得十分模糊和可疑。

楚贵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周文化,而是夏商文化,尤以商文化为主。

中原文化由夏而商,可以说是一以贯之,弥漫着浓烈的原始文化色彩

周公礼乐和商代祭仪乐舞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敬人和自尊,后者强调对神的崇拜。

芈姓贵族在商末周初经过几番迁徙,终于到达丹阳(即今之湖北枝江),楚国正式建立。

“左徒”因负有教育“国士”的义务,故可随侍太子于秦。

政治教化的功能是社会性的,为了全面达成这一功能,就必须压抑个性的因素。为此,儒家思想家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歌风格标准,以扼制过分的感情化倾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