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张伯驹、潘素夫妇历年创作的书画精品,并重点对张伯驹先生的生平、事业做了全面地回顾与呈现。本书获得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本书比较系统地搜集了张伯驹、潘素夫妇历年来创作的书画、诗词、艺术评论、文化散文等作品,并通过子女、友人的视角重点对张伯驹先生的生平经历、为人处世、文艺创作乃至逸闻趣事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呈现。
《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是一份迟到的致敬礼,一份迟到的纪念,在业内人士看来,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壮举!
——《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国宝秘史——1950年代文物捐献往事》
中国文物学会是一个以开展文物研究、宣传、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项活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社团法人单位,也是中国文物界最权威的组织。
《中国人的德性》内容简介:《中国人的德性》的作者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在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
三国史话-经典常读 本书特色 有些书不可不熟读,不可不熟知,那就是经典。那是被岁月吹打、淘洗、风化后剩下的菁华。让自己心灵纯净,精神充实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阅读经典...
京味文化史论 本书特色 《京味文化史论》: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京味文化史论 内容简介 北京①是一座令人瞩目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具有50万年以上...
《紫禁城的黄昏》内容简介: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
《谈读书》内容简介:朱光潜先生是一个爱读书、好深思的人,涵泳于中西方文化,通过阅读培养了深厚的学养,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他对
《如何共同生活——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6-1977)》内容简介:本书是罗兰·巴尔特为法兰西学院所授课程和所开研究班准备
编辑推荐※《中华史纲》(李定一著),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最佳的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
道可道:晚近中国变局往事录 本书特色 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却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本书按“宫事”“国事”...
《美国国会:代议政治与议员行为》(第十四版)是一部全面评介美国国会的制度演进、选举生态、议员逻辑、组织结构、规则程序以及
南越王国传奇 本书特色 本书以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作为叙述的中心,通过介绍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南越国从产生到壮大,*后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如何处理南越国与中...
辛亥革命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史》编者左舜生(1893—1969),字舜山,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中国民主同盟发起人之一、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
柔然帝国 本书特色 1700年前,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突然出现在蒙古高原,在纵横几万里的欧亚大陆尽情驰骋。公元828年以后,欧洲史书一致宣称这一显赫一时的民族已经完...
Digitaltechnologieshavepromptedtheemergenceofnewmodesofregulationandgovernance,s...
宋史:一 本书特色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
打开跟着档案去旅行-档案时空-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用独特、有趣的视角观察沉睡在档案馆中的档案,再辅以亲历者的口述和专家的解读,用纪实性的手法,记录了百年中国发...
通史新义 本书特色 在《通史新义》中,作者借鉴西方史学的思想方法,总结并发挥了司马迁、刘知几、章学诚等古代史家的传统史学理论,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本书特色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聚焦大 宋王朝,以6位历史人物为纲太祖赵匡胤、宋徽宗 赵佶、宋高宗赵构、...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作为一本考证严密的史学专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详细论证并介绍了《
明史讲义 本书特色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全书分为二编:**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内容简介: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