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在局部,在局部的时间和局部的空间里,我觉得所谓的真话,就接近于真理。但因为我们文化含蓄性,虽然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但是嘴上很多时候不愿意把它说出来。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一直告诉自己,所谓真话,不说出来等于撒谎;所谓真相,不说出来也等于撒谎。”——毕飞宇《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是作家毕飞宇和学者张莉之间的一次深入而又敞开的对谈,对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毕飞宇的创作经验和阅读历史,是毕飞宇创作历程的口述史,也是他对于创作经验的贴心分享,其中关于作家阅读史的回顾,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苏北少年成长为著名作家由来。毕飞宇的文字始终关注人,关注人和他所处的社会的紧张关系,关注人的疼痛,关注这个社会的病痛,这个几乎可以说从五四以来的一个经典命题,毕飞宇在他的创作中,给予了新时期的承担和回应。《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这本关于文学的对谈,可以看到毕飞宇的创作怎样从他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的坚守中一步一步绽放、盛开。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异常坦诚和亲和的毕飞宇,在这样互相激发的对谈中,读者常常会遇见言辞和思想彼此照亮的美妙时刻。
1. 屁股决定脑袋张 莉:在设想中,我们做的这个对话录首先是关于作家个人成长的口述史,当然还有他文学世界的生成史、他小说作品的成长史。我们**部分就先谈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吧。童年经历对一个作家特别重要。我们先谈一下你小时候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毕飞宇:说起性格就不能不谈父母,这是很现实的一个事情。我的父亲有点特殊,身世很迷离,他至今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究竟姓什么也不知道,很年轻的时候又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击,这样的人你不能指望他柔和,他几乎就不说话。父亲是家里的压力,所以我很少在家里。除了辅导我学习,我们之间真正的对话并不多。我们可以很好地交流已经是我做了父亲之后的事了。我的父亲对我很放任,除了学习,别的就什么都不管了。他做事情很知识分子气,其实就是书呆子气,很笑人的。有一次,我做了出格的事,打了人,他让我写了一份检查,站到人家的家门口去朗诵,还贴在人家的家门口,这件事给我极其深刻的记忆。父亲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母亲是一个标准的乡村教师,师范学校毕业的,在那个时代的乡村,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师范学校的学科很杂,但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什么都学,什么都会那么一点点,什么也不太好。她能说会道,能唱能跳。我母亲很漂亮,性格外向,很活泼,还会打篮球,这在乡村女性中间是很罕见的。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出身,我估计她是不会嫁给我父亲的。对我们这个家来说,母亲是重要的,如果没有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能不能活到“文革”结束都是一个问题。我的父亲和我都很感谢我的母亲。张 莉:你觉得自己像父亲还是像母亲?毕飞宇:我一直觉得我和我的父母都有点像,有些分裂。你很难说我像父亲或者说我像母亲。不过,我热爱运动一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过来的,从会走路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运动。这么说吧,在人堆里头,我有点像母亲,到了独处的时候,我父亲的那一面就出来了,在工作的时候,我可以很长时间不说话,好几天不说话都是很正常的,一个人,闷在那里,好像和谁闹别扭了,其实,和谁都没有别扭,我就这样。张 莉:你父亲好像对理科或者天文什么很感兴趣?毕飞宇:他不是真的对那些感兴趣,他被打成右派以后,他自己也会总结,他之所以这么倒霉,一是因为写,二是因为说,又写又说,出问题了嘛,他就是因言获罪的。等他到乡下,他既不敢写,也不敢说,没事干了,他对数学、物理的兴趣是这么来的。张 莉:你就在父母下放的地方出生的?毕飞宇:我们家不是下放的,是父亲出了严重问题,送到乡下去的。我就在乡下出生了,一生下来环境就很好,农民哪有那么复杂?不管政治的。我的母亲是教师,你帮着人家的孩子识字、识数,人家就对你好,这是很简单的事,乡下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简单。在村子里,我的父母很受尊敬,他们把对我父母的尊敬转移到我的身上来了,他们对我格外宽容。孩子其实很势利,他能感觉得到。因为这个宽容,我也养成了一些坏毛病,身上有骄横的东西。孩子其实很势利,不是他胆子大,是因为他知道,你做了什么都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张 莉:犯了错没有惩罚。毕飞宇:没有的,一般的事情人家也不告状,在外面打架了,一看陈老师家的儿子,算了。在乡下,大多数乡亲不是看在我父亲的脸面上,而是我母亲。我母亲的人缘极好,我犯错了,人家哪里好意思到“陈老师”那里去告状。张 莉:你小时候做过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或者特别骄横的事?毕飞宇:过了十岁之后,我的情况开始不妙,越来越过分,时常有人来告状。张 莉:比如拿弹弓把人打了?毕飞宇:主要是打人家的母鸡。我的弹弓主要是打鸟的,可是,鸟太小,不过瘾,后来就打鸡。鸡可是农民的命根子,人家靠鸡蛋生活呢。我做得*出格的一件事还不是打母鸡,是打玻璃,我们学校的玻璃都是被我打碎的,用弹弓打玻璃是一件十分刺激的事,很恐怖,主要是玻璃的破碎声很恐怖。回过头来说,人在少年时代是有犯罪心理的,就喜欢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那时候我就喜欢听玻璃被击碎的声音。我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白夜》,我写了一个坏孩子,用弹弓把一个学校的所有的玻璃都打了,那个其实是我自己干的。我的父母哪里能想到是我呢,夜里头我躺在床上,听他们在叹气,我非常紧张,怕,但是也得意。张 莉:你这样说,我想起《平原》,那里的很多乡间儿童生活应该就是亲身经历。也就是些孩子做的坏事。毕飞宇: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大坏事的呢?就是村子里有了知青之后,开始干大坏事了。张 莉:什么算大坏事,那时多大?毕飞宇:十多岁吧,反正有知青了,我们一起偷东西。张 莉:偷鸡,还是偷钱?毕飞宇:不是鸡,也不是钱,是吃的东西。我一般不是主犯,主要是跟着。张 莉:那知青也就是二十来岁。毕飞宇:我不大记得了,在视觉上,他们都是大人。你也知道,我是教师家庭出来的,道德观比较强,我**次偷东西的时候非常害怕,得手之后几乎就是狂奔。可是,知青偷了东西之后特别镇定,严格地说,不像偷,更像拿,脚步很慢,一点都不慌。这个给了我极深的印象,我很崇拜他们。张 莉:为什么知青们偷了东西没人找,村里人为什么不去找?
实际上在2006年冬天以后,我后面的几部影片都跟文学有非常大的关系,然后直接到改编小说。就像毕飞宇老师健身跟他的文字有关系一样,就是一种身体能量的传达。实际上我从毕飞宇身上,从他的文字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能量需要往别的地方疏导,所以才会有改编,才能达到某种平衡。这可能就是整个文学或者艺术的流动性。
——娄烨
毕飞宇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恰恰是不管他笔下的人物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是可爱的人物还是不可爱的人物,总有那么一刻,我们能从人群中找到他,发现这个人身上那令人震惊的、光芒四射的时刻和面向。现在说“有钱就这么任性”,我觉得应该是“有才就这么任性”,希望毕老师能任性下去。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那么“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其实是一个同义反复。因为牙齿也是实践,因为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尝一尝还是要用牙齿,还是实践。所以我觉得敢用这样一个标题,其中一定是包含着一些既不言自明又需要反复言说的东西。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我想这本书也一定是包含了很多真知灼见,我个人很期待这本书。
——李敬泽
一个作家完完全全从自己内心里面掏东西很快就掏干了,按我定义好多作家是“一本书作家”,把他自己最痛的东西弄完了基本就可以不写了,出了名的时候实际是应该闭嘴的时候。所以说存在一个源头活水从哪儿来的问题。毕老师比较幸福,一边教书一边跟这些评论家跟这些作家交往探讨人生。
——冯唐
李敬泽老师说到毕飞宇写的人物,我想到小说《平原》里有个人物叫端方,他上中学的时候喜欢一个女孩赵洁。毕业时写纪念册,端方酝酿半天没写好,他就撕。但因为装订线,那边写着校长和主任的题字,这样一撕,校长、主任的题字掉在下面了,所以他心中很惭愧。这个细节给我印象特别深。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你写这一页,如果撕掉,可能是别的什么人。毕飞宇就是注意到人世间装订线的作家,他关注到了人跟人之间的联系。
——史航
好的小说家要激发你重新去理解世界,他提供新的理解世界的方法,甚至让你吃惊:原来我们的世界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我觉得这是优秀小说家必备的素质。
——张莉
毕飞宇,生于1964年,江苏兴化人,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张莉:1971年生,河北保定人,文学批评家。2000-2007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代表作:《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魅力所在:中国当代文学片论》。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三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埃斯库罗斯(Aeschylus,公元前525—前456)、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公元前496—前406)、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公元前485...
《企业战略管理(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在战略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心得
《JavaScript核心技术开发解密》内容简介:《JavaScript核心技术开发解密》针对JavaScript中的核心技术,结合前沿开发实践,对Java
苏曼殊作品精选 内容简介 苏曼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精通中、日、英、梵等几种语言。在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他都取得很大成绩。他的小说大多脍炙人口,多...
康熙大帝 本书特色 日本小说家长与善郎像一个高明的医生,冷静而客观地对康熙一生功过进行具体而微的评析。在书中,作者对康熙剿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对战...
留住昨天(口袋书) 本书特色 《留住昨天》诙谐幽默的童真童趣,开启尘封心灵的共鸣;感人肺腑的真挚情意,点亮凡俗岁月的纯净。让人洒然自笑的同时由衷感怀。花脸、捅马...
《水彩技法完全指南》内容简介:画给存着天真的成年人,画给内心与你作伴的孩子……如《小王子》一般治愈人心的绘本插画师贵图子,
《海藏楼诗集》收录郑孝胥诗共13卷1043首。在中国现代史上,郑孝胥充当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因玷污民族气节而为世人所不齿;而在
昔日风景看不尽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申赋渔创作的一部纪实散文集,作者通过叙述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来描绘时代烙印。该书记录了1979年以来三十多年跨度的中国发生的故事和...
天高地厚-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本书特色 从公元一九七八年到二○○八年,三十年的时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融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天高地厚》...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内容简介:20以上,30未达,其实是个不尴不尬的年纪。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你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
培根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他因一句“知识就是力量”而在我国文学界名声大噪。其实,他真正闻名的是在哲学和散文领域。现在,就...
一寸声色一寸灰 内容简介 任田是把玩文字的一流高手,观点切中潮流脉搏,追问直逼感情软肋,于斑斓变幻的盛装舞步之间令人体察刀尖跳跃的刺痛,文辞绮丽,短句铿锵,既有...
立体主义大师巴勃罗•毕加索诗歌首次中文出版著名翻译家余中先倾情献译大师手稿原貌呈现理解毕加索,从《毕加索诗集》开始-------
鸟坐禅与乌居摆-2007-2013诗歌自选集 本书特色 《鸟坐禅与乌居摆》约5000行,是作者诗歌创作的集中检阅,从早期的口语诗,到中期的便条和绝句系列,到当前...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内容简介 诗,在这片疆域里,自成王道,自为流派。要用什么接近永恒的方式,来收藏纪念自己的心事,以便多年后还记得自己当时,曾经焦虑、欣喜、...
中国百年诗画典藏 本书特色 《中国百年诗画典藏》共分“王朝诗魂”“诗圣易经”“诗耕高地”...
狗与狼 本书特色 希纳一家出生并居住的乌克兰城市,在城里的犹太居民看来,是由三个不同的层面组成的,就像古老的画卷上所表现的那样:被上帝排斥的人处在下层,为地狱的...
碧野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天山景物记”、“山川小记”、“武当山记”、“挂剑山前”、“情满青山”、“神农架之行”、“山中驿站”等作品。碧野散文选集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