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评论家张莉和小说家毕飞宇的一本对谈集。评论家张莉、小说家毕飞宇, 透过这场极具逻辑的对谈, 梳理出毕飞宇的创作历程、写作理念。他们从成长谈起, 关于父亲的逻辑教育、诗词启蒙, 到阅读知青文学、先锋文学、哲学名著、中外名著对他产生的影响 ; 毕飞宇也真诚分享了许多有趣、精辟见解……这些经验与理念, 爆出了惊喜的火花, 也让人了解, 他如何成为无法被定位、也拒绝被定位的成功小说家。
在畅销十五万册的《小说课》里,毕飞宇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中外短篇小说中的体格与筋骨,如果你也曾为那本书里发人深省的观点拍手叫好,那么你更不应该错过这本《小说生活》。这是小说家毕飞宇与批评家张莉一次极具激扬的文学对谈,他们从毕飞宇的童年开始谈起,从阅读到写作、从小说到电影,既是读者又是文字的试验者,你可以看到在真实与虚构的疆域里,一个小说家是如何真诚、热情地探索小说之道。 如果你正想成为一位小说家,那么你会看到一位小说家是如何勤奋地实践,有目的地规划,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向。在毕飞宇看来:“叙述也好,描写也好,都是次要的,要紧的是,面对一大堆的芜杂,你得有‘小说的心’,有了小说的心,你的眼睛自然会动,哪些地方你是可以‘瞄’过去的,哪些地方你不能‘瞄’,必须‘看’。落实到小说里,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在我们的对话里面首先你会看到一个作为乡村少年的毕飞宇怎样成长为这样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生活经历。——张莉 我非常清楚,公共写作对于文学的写作有冲击,*的冲击是公众强化了写作的娱乐性。我一直告诫自己,在娱乐年代,文学*不可以自我娱乐,文学得有文学的衣着、谈吐和做派。*起码,我心目中的文学是愿意承担启蒙意义的,失去了启蒙意义,文学知识一个三流的娱乐产品,它的价值将远远低于摇滚、选秀和电视剧。——毕飞宇有童鞋问我写作经验,给大家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本《小说生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毕飞宇老师讲述他的写作历程,看了这篇访谈才知道毕老师也教过书,难怪读着莫名感动,掏心挖肝的把我知道的毫无保留教给你,这是过去落下的职业病吧。——水木丁(作家) “但同时我们也别忘了,我们的内心无论是冯唐、张莉,还是我毕飞宇,内心都是有野兽的,内心都是有狂野的东西。我说的意思是什么?内心的野兽是有破坏欲望的。一方面我们面对这个金线,但是我们生命力里面狂放不羁的力量也在鼓励我们去跟它干一下。”*近在看这本书,获益颇多。——绿妖(作家)看张莉和毕飞宇的对话《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有一段“语言的表达”,说到无论一样东西多复杂,你都要想办法去表达。别人可以相信“一切都在不言中”,你不能信,你要相信语言是可以表达的,哪怕你表达得并不好。--这就是我用写茶的原因。 ????——桑格格(作家) 好的作家与好的评论家对话,是一场精神的交锋,是电光火石,是火星撞地球,喜欢毕飞宇小说的,都来看这篇对话,可以了解,毕飞宇是怎么成为今天的毕飞宇的,哪些作家与作品,真正影响了他!——林森(作家) 《小说生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是一部真正的对话录,毕飞宇、张莉完全抛开了世俗之见,没有长幼之分,没有任何顾虑,对方在自己眼里就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倾听者。所以许多“冒犯庸常的感受和经验”的智慧的对话,在《牙齿》中喷涌而出,绽放出来迷人的礼花。——武歆(作家) 这本对话录出乎我预期的精采,内容繁杂却有清楚的脉络,是小说家毕飞宇和青年评论家张莉的对谈,阅读过程中有如小孩听大人谈话,不仅长见识,还颇受启发。书中提到几位评论家——徐静亚、李敬泽、王彬彬,提到几本刊物,像是《南方文坛》,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听他们讲得如此引人入胜,于是上网查询相关材料,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天地。——铅笔羊(网友) 如果我们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断裂”事件以来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愈趋“劣 态”的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毕飞宇和张莉对话的价值。这是两个具有同等精神“景深”的主体之间的对话,从那里隐隐地透露出一种本真的气 息,一种纯然的精神力量。可以说,《牙齿》所体现出来的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善好又“对立”的关系、它的“发现”与“照亮”功能、它阐释文学诸问题的多 维度,都将重写我们对于“对话”这一文体的认知。《牙齿》不仅是标注着作家 精神印记和使其创作行为有迹可循的标本,也是表达我们时代文学观和批评观的重要实践。——曹霞(南开大学教授) 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仿佛回到19岁现代文学的课堂。张莉老师的提问极富学院色彩,但丝毫没有让人痛恨的理论腔。批评家与作家彼此照亮的同时也照亮读者。有深厚学养的批评家担纲文字节目的主持人,作品中蕴含的思维的曲线美格外夺目。*喜欢关于历史的脚手架与日常书写部分的讨论,长识见。——张丽?(安徽淮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毕飞宇
出生于江苏兴化,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毕飞宇作品集》九卷(2015),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写满字的空间》;文学对话录《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7年获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有几十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张莉毕飞宇 出生于江苏兴化,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毕飞宇作品集》九卷(2015),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写满字的空间》;文学对话录《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7年获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有几十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张莉 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姐妹镜像:21世纪以来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持微火者》《众声独语》及随笔集《来自陌生人的美意》等。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华文最佳散文奖、第七届图书势力榜十大好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铁凝自选集 本书特色 写作对铁凝而言是一种使命,我别无选择,只有写作才能使我获得满足感、成功感和乐趣。写作是希望带给读者快乐,如留下一份礼物。她能够像农民对土地...
柳燕.白鹅与山樱 本书特色 丰子恺先生擅画杨柳、春燕,有“丰柳燕”之雅称,漫画作品融汇中西,意趣盎然,成为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其散文文字...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东京梦华录 内容简介 《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内容主要包括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
《朗读者Ⅱ(第1辑)》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II》同名图书,共分三辑,本书为第一辑。全套书共收录6
季羡林精选文集6-燕园偶寄 本书特色 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地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常...
讲说红楼梦 本书特色 《讲说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电视太"名家讲坛 "专题讲座的文字本.王蒙以他对《红楼梦》的独特 认知,引导读者从中体验人生百味,读出自己的《红...
《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作品选》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的精华,全面反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文学的最高的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第一
黄河弯黄河长 本书特色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建社50周年之际,与博库(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走马黄河”社会文化考察活动。这项始自2000年5月的活动,于...
萧乾忆旧 内容简介 本书为《萧乾忆旧》,主要收录了我这两辈子、校门内外、我的工读生涯、大姐的梦等多篇散文作品。萧乾忆旧 目录 1 我这两辈子 2 校门内外 3 ...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61:魏金枝 李俊民 何家槐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一,收入了李俊民何家槐魏金枝三位作家在2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共18篇。海上文...
橄榄香 本书特色 《橄榄香》是董桥的小说人生集,是作者尝试一种新的创作方式的文章结集。该书收录三十余篇回忆性散文,均以写人为主,从“我”的视点切入,叙述各种人物...
孤独是灵魂的必修课-赠送10篇毕淑敏经典文字朗读音频 本书特色 1、毕淑敏全新“朗读者”系列散文终结篇——人生篇,经典的文字,用朗读的方式,伴你成长。2、毕淑敏...
湖北新诗精选 本书特色 就韩作荣和车延高主编的《湖北新诗精选》而言,含纳是宽阔的,并非一部流派性的诗选,而是容纳了不同诗观、不同写作方式的一些各具代表性的作品,...
《职场真话》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为存在职业困惑、面临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职场人提供客观思考的访谈集。通过对话的形式,陈舒扬与
镜花缘 内容简介 三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曾大胆的提出妇女问题的各个方面来作公平的讨论。直到十九世纪的初年,才出了这个多才多艺的李汝珍,费了十数年的精力来提出...
我爱人像红红的玫瑰 内容简介 彭斯的诗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生与死、爱情、友谊、幸福、真理、良知、青春、博爱、宗教、诚实、荣誉等等,不一而足。其诗有深刻的思想内...
岭南花木镜 本书特色 《岭南花木镜》是一本书写岭南花草树木,尤其是广州花草景致的散文集。文中很自然地融入了作者细腻敏感的人生情思和多年文学草木知识的气韵,故而自...
《红粉闺秀:女性的生活和文学》内容简介:红粉与闺秀,是中国古代两大女性群体。在家庭伦理和男权社会的制约下,她们的社会生活空
潘汉年的情报生涯 本书特色 潘汉年是中共老一代的情报特工专家,曾担任中共中央特科,社会部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人。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情报生涯中,他曾...
长篇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 本书特色 乔治·奥威尔*田伟华译的《巴黎伦敦落魄记》 讲述了一位不名一文的英国作家的冒险:在巴黎他是 一个洗盘子的,目睹了法国豪华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