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通往帝王宝座的人生之路,变化曲折,多彩多姿,更是惊涛骇浪,满地血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一人独行,不知是骄傲,还是悲哀。
读正史,得真知。武则天通往权力的道路上,不仅洒满血泪,还要有超越凡人的智慧、勇气和卓绝耐力。
自序
引子
**章十四岁入宫做才人
武则天七八个月大时,相士袁天纲看了看穿着男婴衣服的她,大惊说道:“这孩子若是女的,当为天下主。”十四岁时,她入宫,做了唐太宗的才人。
第二章前朝遗妃二次进宫
王皇后听到皇帝在庙里和一个尼姑相对痛哭的新闻,不但没有吃醋,反而露出笑容。原来这时候唐高宗喜爱另一个妃子,叫萧淑妃。王皇后想借这个尼姑转移皇帝的注意力。
第三章扼杀亲生女儿
武昭仪闷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对唐高宗说是王皇后杀的。她这是故意想嫁祸给王皇后。
第四章抢夺后冠
宰相韩瑗痛哭流涕,阻拦唐高宗要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皇后。前朝重臣纷纷上表,极力阻挠。这与唐太宗时期诤谏之风有关系,但是李治不是唐太宗,优柔寡断。
第五章三十二岁登上皇后宝座
唐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要在朝廷中找到支持者。大臣李绩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再去问外人。”
第六章铲除前朝辅政大臣
唐高宗将武昭仪推上皇后宝座。武皇后助唐高宗铲除长孙无忌等前朝辅政大臣。
第七章重用进士科人才
武后重视科举取士。从武后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政府重要官职几乎都由进士科出身的人担任。
第八章二圣临朝
唐高宗上朝,武皇后必坐在皇帝的身后,垂下丝帘,听文武百官奏事。许多重要的大事,武皇后都会开口代皇帝做裁决。武皇后率众女性参加封禅仪式,打破惯例。
第九章武则天的“影子内阁”
武则天安排“北门学士”修撰《臣轨》等典籍,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教育,要人民建立服从和忠君的观念。
第十章设计害死甥女和哥哥
武则天下毒毒死了自己姐姐的女儿,接着嫁祸给自己的两位哥哥,又亲自下令处死自己的哥哥们,报了私仇。
第十一章害死两个太子
武皇后觉得,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以后继承皇位,会不利于自己掌握政治大权,而将二人害死。
第十二章废唐中宗
唐中宗说要把天下给岳父韦玄贞,武后大怒,废掉三子唐中宗。
第十三章徐敬业起兵反武
徐敬业、骆宾王等失意官僚起兵讨伐武后。武后召集宰相们入宫开会,商量对策。
第十四章宰相裴炎做了替罪羊
裴炎对李唐帝国死忠。武后把他看成是她通往称帝道路上的大障碍,想到必须赶快除掉。
第十五章平定徐敬业谋乱
武后掌权执政,只是皇宫的内斗,对社会大众没发生不良影响。这不是一个有利于起来反抗政府或武后的环境。
第十六章令人恐惧的告密箱
武后提倡和鼓励告密,希望借此把藏在暗中的敌人挖出来,令人制作了接收告密书信的铜匦。
第十七章告密与酷吏
许多中央官员每天清晨去上朝,都要和家人诀别,总要对家人说:“不知能不能再相见。”带着永别的心情去上朝,这真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第十八章酷吏设计酷刑
武后对酷吏们呈报死刑的案子几乎无不批准。
第十九章圣母神皇
从五月到七月,武后的一连串作为,明显地表示她的企图,尤其“圣母神皇”的尊号,更赤裸裸地显示她即将正式成为“皇帝”。
第二十章消灭李氏诸王
武后对李唐宗室子孙大开杀戒,获得大胜。她踏着李唐皇族的尸体,一步一步走上皇帝的宝座。
第二十一章狄仁杰公正
狄仁杰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办案经验,又有一颗忠恕仁爱的心,在大理寺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第二十二章面首薛怀义
冯小宝进了宫,武后对冯小宝的服侍十分满意,于是,冯小宝成为武后的面首。所谓面首就是男宠、男妾的意思。
第二十三章假造天意和佛意
《大云经》说:天女降生人间以女子之身出现,做一国之王。女皇君临天下,摧毁并收服所有的邪魔,威震天下。天下的善男子都要来臣服,女皇来世要成佛。
第二十四章六十七岁登皇位
女皇坐在御座上,红光满面,容光焕发。这位六十七岁的女人好像年轻了二十岁。
第二十五章女皇心态在转变
武后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一个新朝代,觉得潜在的敌人都已消灭,知道该是停止告密、结束恐怖政策的时候了。
第二十六章整治酷吏
女皇是有政治权谋的人,当然了解恐惧与绝望是社会反动的种子,于是在黑暗中要点起几盏油灯,让人们看得到希望。这几盏油灯就是正直的官员,用他们来对付嚣张的酷吏们。
第二十七章请君入瓮
来俊臣拉着周兴的手,走到热烘烘的大瓮前,对周兴说:”不瞒老兄,我刚才接到皇上的密旨,有人告你谋反,皇上要我来处置你。现在,请君入瓮吧!”周兴一听,呆若木鸡。
第二十八章*大酷吏来俊臣之死
女皇自己似乎跟酷吏的罪行毫不相干,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其实,来俊臣是女皇亲自喂养成长的走狗,罪魁祸首无疑是女皇。
第二十九章皇嗣李旦如履薄冰
武承嗣的野心是争取皇位继承权,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武承嗣野心的*大障碍是皇嗣李旦,这让李旦十分忧心,深恐自己会被武承嗣杀害。
第三十章武承嗣的太子梦
将来究竟要把皇位传给谁?是姓李的儿子?还是姓武的侄儿?这问题一直在女皇的心里打转。
第三十一章求才若渴
女皇求才若渴的心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是很少见到的,当然她求才是要巩固自己的权位。
第三十二章“国老”狄仁杰
女皇对身旁的臣子说:”国老年纪大了,屡次要求告老还乡,都被朕强留下来,每次上朝,看到国老下拜,朕心中总是感到不忍,从今以后,国老上朝不要下拜。”
第三十三章男宠们
女皇这时年龄已过七十,但身体仍然健壮,亲自处理政务,不觉疲劳,但是夜晚孤寂的感觉却笼罩在她心里。她需要男人,需要身旁有可以说话、嬉笑、陪伴的男人。
第三十四章太子宝座争夺战
如果要立儿子为太子,该立庐陵王呢,还是立皇嗣呢?女皇不知如何选择。
第三十五章立庐陵王为太子
为什么女皇决定立儿子李显为太子而舍弃了侄儿武三思呢?因为女皇听从了宰相狄仁杰的劝告,但也有其他原因。
第三十六章荒淫的晚年生活
女皇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她似乎觉得生活越来越有趣了,不但权力欲望得到大大的满足,而且皇宫里夜夜笙歌,有年轻貌美的少年男宠陪伴,如此人间仙境,她舍不得放弃。
第三十七章老迈的女皇力不从心
苏安恒敢于冒死一再上奏章请女皇退位,其实反映了朝廷中多数大臣们的心意。而女皇一再容忍苏安恒的逼迫,也是感觉到大臣们中拥护李家的势力相当强大,无法压制了。
第三十八章大臣挑战男宠
张昌宗跑到张说身边,用威胁的语气说:“你赶快说,赶快说魏元忠如何说谋逆的话,快说!”张说面对女皇说:“陛下请看,在陛下面前,昌宗尚且如此逼迫臣,何况在外面呢!
第三十九章男宠的危机
老臣魏元忠被流放,向女皇辞行,指着侍立在女皇两旁的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说:“这两个小儿终将祸乱天下!”
第四十章宋璟勇敢抗命
女皇想保护张易之、张昌宗,便使出调虎离山之计,把宋璟派到地方去办事。没想到宋璟熟悉政府运用的规则,没有中计。女皇也只得罢手。
第四十一章朝臣们的忧惧
朝臣们担心,如果女皇临终前,身边只有张氏兄弟,则张氏兄弟可能假造一份女皇要将皇位传给张易之或张昌宗的遗诏。
第四十二章五人密谋政变
神龙元年正月,女皇病情转剧,守候在她身边的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女皇下令,一切朝政都交给张氏兄弟处理决定。这引起朝臣不安。
第四十三章政变成功
张柬之命令军士们将女皇的寝宫团团围住。女皇知道大势已去。整个皇宫控制在别人手里,自己全身软弱,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像是困在沙滩上的鲸鱼,只好任人摆布。
第四十四章上阳宫落叶
神龙元年(公元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寒风冽冽,洛阳上阳宫的院子里,落叶满地。武则天停止了呼吸,离开了这世界,享年八十二岁。
第四十五章无字碑
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她所有的努力都朝向一个目标:夺取权力。
这是一本以正史和可靠资料为依据的传记作品,不虚构,不捏造,比小说更精彩,比想象更丰富。
王寿南: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市)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获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法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文理学院院长,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唐代学会理事长”。现任政治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为隋唐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主要著作有《隋唐史》《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中国历代创业帝王》《唐代的宦官》《唐代人物与政治》《唐代政治史论集》《照照历史的镜子》《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纪要》《再站起来》等。
我和共和国:我的人生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作者和同时代的人经历了由狂热、虔诚、盲目——迷茫、消沉——思考、振...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严复评传(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评述了严复译书启蒙、教育救国的一生,对其参与南北和谈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作出了新的解释与评价。同时重点讨论了...
《温故(之四)》内容简介:《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
萧红新传:文学洛神的一世飘零 本书特色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凄苦的一位,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传奇经历的一位女作家。用...
将军无泪 本书特色 《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属传记文学,主要讲述的是现代历史上一些消逝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的旧情往事。《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收录十...
季羡林 目录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小传季羡林的故事季羡林 节选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在北京,两次拜访季先生,一次是聚会晚宴,一次是为他祝寿。在祝寿...
蒋介石导师张静江传 本书特色 “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等资之举,当时出资*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孙中山“俾贵体恢复...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对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理性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笛卡尔的哲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一
本书所记,主要是宁美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部分活动、工作和情景。有宋美龄主持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和战时儿童保育会时的工作、活动
《童年忆趣》内容简介:20世纪60年代,作者出生在粤东一个小山村,在质朴平淡的童年生活中,体会点滴的乐趣——常见却值得回味的食
人物百一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学者胡文辉的人物随笔,主要写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胡适等学者的逸事,以及梅兰芳、林语堂、张之洞、李提摩太诸多历史人物的掌故。作者知...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涅槃乐队及其主唱手科特•柯本的极有价值的传记。该书分为16章,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乐队的上升期和早年的声望,也
元朝重臣刘秉忠研究 本书特色 刘秉忠是中国历史上*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自一袭僧衣得遇忽必烈,刘秉忠创举显赫。他规划两都,定官制,立朝仪,授业郭守敬...
芸斋书简续编 本书特色 作家孙犁的书简,几年前出过上下两册的《芸斋书简》,此为续编,共收入孙犁致友人陈升、冉淮舟、季涤尘等人的书函310封,起讫时间为1949—...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内容简介:本书收录的六篇访谈,包括他自杀前所做的最后一次对谈,私密而内涵丰富。他谈到了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本书特色读书造就了毛泽东。 毛泽东本人又是怎样响应历史的召唤,从而使自己成为顺应历史所潮流的伟大人物的?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曾为此作过一些怎样...
《背影》内容简介:《背影》收录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
清官于成龙 内容简介 于成龙,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市)人,康熙时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两江总督,康熙皇帝称其为“今时天下廉吏**”,并制诗褒奖,清史有传...
回忆恩格斯 本书特色 《回忆马克思》共收文章36篇,《回忆恩格斯》共收文章35篇。这两本书中的大部分回忆文章曾在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
老梁故事汇之老梁谈名流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于老梁故事汇栏目,书中老梁对清末民国初至今的风云人物一一讲述,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影视明星,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