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健康危机,我们的世界怎么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感觉很无力。四位大名鼎鼎的智者同时也是四位畅销书作者为每个人面临的困局,为时代的病痛给出良方。没有人能够置身世外,改变自己就改变了世界的一部分!
四位作者首次合作的这本《我愿意改变》中,结合各自的经验和才华,揭示了找到和谐生活的新方法,并且提供了如何践行的实际步骤。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点燃自己手中的蜡烛,如此,方能照亮我们存在的世界。
来“希望之光”的必读书
佛教僧人 精神科医师 农业种植者兼哲学家 医学教授
四位大智者首次联袂著书
冥想 物质主义 宽容 日常细节 呼吸 与自然共处
存在感 困局 意义危机 生态灾难
没有人能够置身世外,改变自己就改变了世界的一部分!
引言
1 应对现代生活的各种不幸
伊利奥斯·柯苏 卡罗琳·勒西尔 皮埃尔·哈比 马蒂厄·里卡尔
沉思者还是斗士?
担起我们的责任
同理心和同情
改变的紧迫性
深渊的边缘
新的良方
2 将自己从异化社会中解救出来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物质主义的污染
过度消费和物质过剩
过度接触金钱
屏幕和数码的诱惑导致注意力分散
时间压力带来的危险
我们究竟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给我启迪的人
我对如何投入生活的三大建议
3 正念:内心的革命
乔·卡巴金
风暴中的宁静港湾
促人改变的自我认知
正念冥想的革命
科学与意识
正念冥想为病患服务
培养注意力
个人和制度都需要以“ 正念”为指引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给我启迪的人
三个可行性建议
4 明日将是利他主义者的世界
马蒂厄·里卡尔
学习建立与他人的联系
帮助他人获得幸福感
内心简朴与幸福
改变社会
给我启迪的人
三个实用性建议:让世界更加人性化
5 一起促动改变
皮埃尔·哈比
人类的未来在哪里?
安于现状
寻找一种新的时空关系
从个人到团队
意识的觉醒
呵护土地,就是爱护生命
实践乌托邦理想国
给我启迪的人
融入大自然的三个可行性建议
6 行动的意识
卡罗琳·勒西尔 & 伊利奥斯·柯苏
放弃的危险
希望成为有用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改变的蔓延效应
蜂鸟随处可见
给我启迪的人
三个可行性建议
结论 一切从这里开始
附录 1 震动世界的项目
附录 2 涌泉协会
涌泉协会历届年度活动
涌泉协会资助的项目
悲悯心-雪谦协会
布鲁塞尔急救会
巴西街娃
皮埃尔·哈比的慈善基金会
作者简介将自己从异化社会中解救出来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我认为,改变的**步在于照管好自己。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是精神科医师,不是农夫也不是政客。照管好自己,并非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自利,而是保护和修复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让我们的内心,避免受到某种形式的现代性的威胁。也就是说,我们消费得越多——变成购买商品、追随潮流、紧盯电视或电脑等屏幕的机器——人的本质就越少,对他人和整个地球的威胁就越大。我坚信如此。以上听起来像是对现代生活的指责。然而,现代生活并非一无是处,举个小小的例子,若没有各种进步带来的好处,这本书的作者们就无法聚到一起,也不能写出这本书。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批判、否定或抛弃现代生活和社会进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非常美妙且激动人心),而是反思怎样才算好好地、审慎地、极高要求地利用现代生活条件。毫无疑问,社会亟待改变,比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地需要改变。“我们必须学会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否则我们都会像白痴一样死去。”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遇刺前的*后一次演讲中如是说道。我们人类命运和大自然所面临的威胁不一而足,在此我想谈谈其中之一:物质主义对人的负面影响和我的一些相关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我曾治疗过、接触过的那些人、我的亲友和自己。这些研究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举动联系紧密,因此可以马上用于实践,具体方法请参看书后附录。物质主义的污染我们有理由质疑,科技的进步带来的问题多过益处,这在人类历史上可能是**次。比如,我们今天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越是盛行个人主义,人们就越不幸福。请注意,“物质主义”一词在心理学范畴内的含义有别于哲学范畴:它指的是人倾向于物质价值,如金钱、社会地位和财物,而忽视非物质方面的价值,如分享、灵性、内在平衡等等。大量科学研究均表明,物质主义带来的是痛苦,并非当前社会所鼓吹的“买到越多的东西就越幸福”。因为,广告之所以能吸引人购买,就在于它向我们兜售的是变得更加幸福的许诺,而不是沙发、豪车或衣服本身。然而,我们很清楚,由于享乐适应,购买这些东西其实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什么叫享乐适应?某种带来幸福感的事物一直稳定存在的话,人的幸福感就会逐渐消退。就像一个正常人认为双腿行走是很平常的事情,忘了这是一种幸福和恩宠,直到某天他脚踝骨折才能意识到这点。美国心理学教授蒂姆·卡塞尔(Tim Kasser)发表了多篇关于物质主义如何冲击当今社会的文章,马蒂厄将在他撰写的章节中进一步详谈。过度消费和物质过剩我们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物质过剩。自人类出现以来,大部分人类社会经历的困境是物资匮乏,主要表现在食物不够。人类不是伸手就能得到吃的,必须费很大劲,因为即使有可以食用的东西,还得动手采摘。食品的象征性价值由此保留至今。今天,西方国家染上的“物质主义病”正在扩散,逐渐扭曲全球人类对待食品的态度。新兴国家的财富刚开始增加,居民们一摆脱缺乏症就患上了过剩病。在一些大城市,这两类病同时并存。几年前还营养不良,如今却是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高发地区。生活在食品过剩的社会是一大问题,而并非一种幸运。咖啡吧的老鼠实验可以佐证这点。过度接触金钱另外有人对过度接触金钱也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也很让人困惑。在某项重要研究里,志愿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促发实验(Priming),所谓促发,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激发被试者潜意识的方法,具体来说,让被试者在电脑上做一系列小试题,试题内容无关紧要,但在试题之间会有短暂间断,期间屏幕上会出现钞票的图像。第二组为控制组,被试者也做同一系列试题,但屏幕上出现的不是钞票而是花、鞋子、桌子或其他中性图像。另外一种试题是要求被试者依照纸张大小和纸上写的数值大小来排列一组纸片。在这组试题中接受促发实验的那一组得到的不是普通纸张而是钞票。促发实验的目的是在**阶段暗中刺激部分志愿者想到“钱”,到了第二阶段,两组被试者集中到同一个实践教室,给他们一些复杂的难题来处理,并被告知,有需要的话可以向其他被试者求助。那些受到金钱刺激的被试者相对来说求助较少,当别人向他们求助时,他们提供的建议相对较少,花的时间也较少。在测试结束后,测试人员坐在椅子上,对被试者说:“请坐到我的身边来。把椅子拉近一点,我们来讨论一下。”那些受到金钱促发的被试者坐得离测试者较远,而控制组相对坐得更近。由此可知,过度接触金钱就会使我们变得不那么友爱互助,倾向避开他人,至少在实验后一段时间内是如此。这一研究结果之所以令人忧心,在于我们都很清楚,生活中金钱是如此无所不在,一部分人甚至把金钱当做生命的重心(出于贪欲而大肆敛财,或者出于需求不想缺钱)。屏幕和数码的诱惑导致注意力分散食物过剩之外还有干扰和诱惑过剩:手机铃声、短信、电邮、网站,所有这些数码产品衍生物带来的诱惑都是问题。关于幸福的研究表明,和在树林或公园里散步半小时相比,在城区走路半小时对健康的益处小得多,这可能跟空气污染有些关系,但另一种假说指出,根本原因是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我们的意识状态不断被噪音、红绿灯、广告牌所打断,城市里的各种刺激不断捕捉我们的神经。我记得某个病患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一天晚上,她在看电视娱乐节目,偶然望见院子对面的那间公寓里有亮光一闪一闪,像是夜总会里的强力频闪灯,其实是邻居家电视机上一阵阵炫目颜色在变幻。她心想:“这人脑子有问题!他要是有癫痫,马上得犯病……这种乱闪一气的电视节目简直疯了!”接着她继续看电视。突然,她想起了什么,瞧瞧邻居家的电视,再瞧瞧自己的,发现两人看的是同一个节目!她如此聚精会神地看节目,竟然没意识到电视上频频切换的镜头闪得令人眼花。大量研究表明,人的思维飘逸四散是种不可抗的自然倾向,但各种外来污染将这种倾向进一步加强。*近,有人做了一项研究,请数千人每天多次记录自己在做什么,感觉如何(感觉较好还是较差)以及他们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眼下正在做的事情还是正在走神。被调查者为完成这项研究,在手机里下载了一个软件,在特定时间闹铃提醒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要求这些人意识到自己是否全心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中。研究证明,人的幸福并不仅仅与其从事的活动有关,还与是否投入其中有关,无论活动本身是什么。相反,心神越是涣散,自我感觉就越差。比如,跟朋友们聚在一起却心不在焉,这种状态还不如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让人感觉愉悦!当下的真实提醒我们,注意力稳定集中对幸福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投入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方式和存在于世间的方式对于拥有幸福感多么重要,能产生多么重大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啊!……
如果我们总是等着别人或是其他时机,改变永远不会到来。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一直等待的人,我们自己就是我们所寻求的改变。
——奥巴马
如果你一味地蜷缩在保护壳里,固执地沿袭旧习惯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态度,那么就不要谈什么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
真正的改变要像经验丰富的海员那样,给生活立下最高点和最低点,找出两点间的距离,设定好目标,然后扬帆启航。
真正的改变要像躺在床上的婴孩那样,专注地倾听自己的呼吸,或者专注地观察放在胸前的玩偶,你要重新创造一个朴素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宁静,这是一切改变的基本。
——法国《回声报》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等。
乔·卡巴金 (Jon Kabat-Zinn):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作家、禅修教师,致力于将正念带入主流社会和医学中。著有《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等。
马蒂厄·里卡尔(Matthieu Ricard):佛教徒,他的数本著作已被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
著有《和尚与哲学家》。
皮埃尔·哈比(Pierre Rabhi):当代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作家,环保人士,农业生态学之父,过去40 年里,他一直为更尊重人与自然的世界而努力工作着。
博伽梵歌原意 本书特色 来自五千年前的智慧启迪,印度*古老的灵性经典。5000年前的东方智慧《博伽梵歌》;世界上*古老的印度瑜伽灵性经典;风行欧美的商业圣典,企...
道家简史 本书特色 道教在它的文化旅程中,抚慰了和抚慰着无数痛苦嘶叫的灵魂,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难怪上至帝王将相,...
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在中国的语境下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权的历史哲学著作。在前三篇里,作者通过阐释人权概念孕育和生长的...
过程与实在 本书特色 构成宇宙的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客观的物质实体,而是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
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特惠品)本书特色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作者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秉承藏传佛教里*优良的传承和...
黑格尔《小逻辑》解说:第一卷 本书特色 黑格尔《小逻辑》(或《逻辑学》)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之作,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一*坚硬的内核。本书将是*部由中国学者...
论独一理智-驳阿维洛伊主义者 本书特色托马斯阿奎那与阿维洛伊的理智学说之争是中世纪神哲学史上的一场极其重要的学术之争。本书是本书作者托马斯阿奎那晚年*重要的哲学...
中国佛教文化论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这种探讨既致力于剖析佛教如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更着重研究佛教在中国...
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中国古代*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几...
英文版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早期希腊哲学 内容简介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
论无限.宇宙与众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成书于1584年,是布鲁诺全部对话集中*有影响力的核心著作,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先后被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等多种文体。...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本书特色 批判性思维领域“圣经”之作!权威大师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史上*有内涵的思维训练书!俞敏洪高度推荐美国大学生人手一本...
台湾鹅湖学派研究-牟宗三弟子的哲学思想 本书特色 牟宗三(1909-1995)是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毕生致力于弘扬中...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伦理学史》是中国学者蔡元培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伦理学的思想史,并首次以西方写作框架整理传统伦理思想,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人类思想史上的新历史观-新大众哲学.5.历史观篇 本书特色 “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老...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客道德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克道德哲学思想 研究》由陈江进所著,本书以西季威克调和三种伦理 学方法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文库中国古代的哲学与宗教 本书特色 宗教重视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但是中国的每一个哲人都对人生抱着深深的探究心理,以至于中国的哲学承担起了宗教...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怀瑾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
鬼谷子-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 本书特色陈蒲清译注的这本《鬼谷子(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 )(精)》共二十一篇,其中的转丸,已失传。该书是 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