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一方面补充了专业发掘报告中不能反映的工作者的情感、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如实记录了一个考古工作者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应对困境的心路。另一方面又以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考古新收获,向普通公众进行文化知识的普及,如作者在编后语所说:希望所有人能读懂发掘的精髓,与发掘人一起分享赴约千年的特权。这种角度的呈现和解剖显然能给人带来一种亲切。
《说说秦俑那些事》真实记录了由作者领衔的2009—2011年兵马俑一号坑发掘过程。其中穿插了现场工作情景、材料考据和大量的文史知识,结构似散文,又似科普杂文。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书稿,在目前介绍兵马俑知识的图书中,还是寥寥无几甚至是空白。
《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一六考古层位学简说作为人类活动形成的遗址,既包括用途不同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这些遗迹不是同一个时间点形成,像西安城,十三朝古都,每“都”一次,建房、造楼、修路、挖水沟、倒垃圾,每“都”一次形成的遗迹都和上次有区别,发掘时就得注意地层迭摞、打破关系,明代的水沟可能把汉代的城墙挖个坑,形成“打破”,也可能城墙土硬挖不好挖,直接在上面铺几块陶水管,形成“叠压”。兵马俑坑尽管从修建挖坑到放好陶俑,到填土填埋,整个过程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上,可以浓缩到一眨眼的工夫,小数点后的N位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是“同时”形成。从进入现场的**天开始,就一直疑惑隔墙上怎么能有过洞内遗物、遗迹,但没想到要刮刮地层,看看堆积异常的范围。一年之后看到洞口,豁然开朗。打破单位被编号为Hl,灰坑、垃圾坑、扰坑之意。考古发掘中,遗迹的单位编号常以**个字的拼音字母代替,比如房子代号F,窖穴代号J。Hl出土遗物的来源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原本属于俑坑内的埋葬物,有易燃,易腐朽的木质彩绘圆环、秘、箭笥、箭菔背板等,这些遗物在被扰动时尚未发生质变,保存了比较完整的状态,没腐烂,还能拿起来,说明被扰时间与俑坑填埋间隔不远;其二为扰坑回填时混入的杂物,拿上来一看,没用,换不了钱,丢之,埋之。入过洞后,洞内堆积物包括带有席纹印痕的烧土块和石块、陶俑残片。这是目前为止俑坑发现*早的地层破坏关系,较之以往所知的墓葬,形成年代更早。从Hl包含物分析,盗扰时间在秦末汉初、俑坑建设完成不久。填埋时间不好说,因为**拨人也许把坑没填满,草草了事,土虚,一下雨又是一个坑,第二拨人还得再垫土,再填,如此反复,具体次数难以明细。而八十年代进行的发掘,采取的是水平下挖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层位形成的早晚,先清理上层的晚期堆积,再清理下层的早期堆积,估计是一直平层挖到木环等迹象时,发现“哎,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停下来吧”,所以Q8只有东段原来清理到了棚木层,再没有向西面延伸。很感谢这次的“戛然而知”,终于保留住了这难得的“打破”关系。从考古层位学的要求上说,不按先后次序水平下挖,是绝对不允许的事。人们习惯把“考古发掘”说成是“考古挖掘”。挖掘与发掘,一字之差,味道变了。发掘不是简单的挖土,不是挖坑、刨洞,是把珍贵的、埋藏在地下的物品,边保护、边发现地揭露出来。发掘的“挖”,针对的一定是宝贝,是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说,地下自有黄金屋。方式上讲,“挖掘”仅仅是一个侧重于具体动作的词而已。“发掘”有深入搜寻的意思。它不再仅仅是“挖”的工作,更是发现、整理、定义一套完整的考古流程。对象上讲,“发掘”的对象也不一定是具体的文物个体,更多的是指一个整体。比如,对一个古墓的发掘工作,这就意味着除了那些瓶瓶罐罐之类,还包括了历史研究、文献整理,首先要弄清墓葬的年代,墓主是男是女,生前得过什么病?墓里随葬了啥,都是干嘛用的……,考古“挖”的好坏,评判标准是其后解决了哪些问题,至于墓主是曹操还是刘备,并不重要。考古发掘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清理地层,是“挖掘”和“发掘”的根本区别,鼹鼠打洞不会遵循上、下地层的顺序。考古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中每个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眼睛看看,土色是红?还是黑?手铲刮刮,土质是软?还是硬?延着一样土色的边界线,画出一个圈,这是灰坑;画出一个框,这是墓,很神。高考填报志愿,有色盲的同学绝对要慎重填报考古学考业。根据土质、土色区分,画出圆的、方的、扃的……大大小小的圈,圈内是不同堆积,各种圈圈、框框,会有你在上、他在下的叠压关系,会有并列平行谁也没干扰谁的关系,会有圆圈挖去方框一半的打破关系。叠压、打破、平行,可以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地层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层次,确定层位关系。地层学是每位考古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辨认层位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像把土地一层层翻页读书。……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本书特色 从《万历十五年》到《现代中国的历程》对近年*受欢迎的史学专家 黄仁宇作品精心修订,权威解读内容更细致,语言更通俗黄仁宇作品*好的...
香港的失落 本书特色 叶灵凤编著的《香港的失落》一书里的文章,主要包括香港岛割占前后、开埠初期、二次鸦片战争及租借新界有关的文章。书末还详细介绍了数种英文著作,...
史学.史家与时代-余英时文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卷一共收录12篇文章,涉及历史观、历史思想与历史哲学、中西历史哲学比较等主题,集中探讨史学、史家与时代的...
全民阅读文库-世界通史(全六卷 16开)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代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书籍,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本套同学线装藏书收录厂《周...
彩书坊3-图说中国历史(轻型) 内容简介 《图说中国历史》以百科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介绍了从人类出现到辛亥革命这五千年间的中国发展历程,以各历史朝代为单位...
全透视简明中国通史-1 本书特色 本系列书以平民的视角,对古往今来的史料层层剥筋碎骨,将历史褪去政治、文人的装扮,扒去一层又一层的老旧套装,让你从被洗脑、被遮蔽...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本书特色 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成,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
《莫扎特与纳粹》内容简介:莫扎特提倡的人道主义世界观和纳粹思想尽管明显不相容,第三帝国仍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用于巩固自己
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冤案实录 内容简介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谓之实录。”丛书即以这一传统史学的*高标准为指归,选取...
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 本书特色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本书用整合法叙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一词在本书中仅指意大利而...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舒绣文 本书特色 舒绣文(1915—1969年),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所编的《回忆舒绣文/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
戊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本书特色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主要讲述了刘辉山、古远兴十几岁时在家乡江西参加革命,后成为保卫中共中央首长的警卫战士。他...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详述了西班牙征服新西班牙(即今之墨西哥)的始末,包括西班牙当局以及征服者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墨西哥印第安人部族当初的社...
夏商周历史与考古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过去十多年间的研究文章,包括了对于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全书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结合上作出探索,并以古代文...
《皇宫日落》内容简介:日本的天皇家,是个谜一样的存在。中国有皇帝。日本有天皇。中国的皇帝在百年前已经死去。日本的天皇则还活
《失效分析与案例》内容简介:本书对金属构件失效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从失效分析基本概念与技术、失效分析思路与程序、断裂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 本书特色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读来趣味盎然,故事性、知识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部大众通俗化的佳作,是一次学术内容大众...
《二十五史弹词辑注》原本为《廿一史弹词》,乃明朝人杨慎所作,经后人续作说明朝、说清朝等,乃称二十五史弹词。全书取材于正史
《一问一世界》内容简介:杨澜黄金30年媒体生涯标杆性作品,30年的媒体人生,问遍世界,看到自己,立体展现一个真实的杨澜和她眼中
日本七三一部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部队。《魔窟》真实地再现了侵华战争期间七三一部队在我国东北地区用中国人活体进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