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的秦汉史正史读本,揭开秦汉时期*引人入胜的历史知识。国学大师吕思勉精心创作的断代史经典代表作。一书在手,了解全部秦汉史。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史学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本书是*快速、*系统、*经典的国史教材,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四部断代史中的第二部,写于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初版于1947年,此后多次再版,是近现代研究秦汉时期历史的经典之作。本书沿用先秦史的体例,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为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政治史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文化史通过叙述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吕先生认为,《秦汉史》“叙西汉人主张改革,直到新莽;及汉武帝之尊崇儒术,为不改革而转入观念论之开端;儒术之兴之真相;秦汉时物价及其时富人及工资之数;选举、刑法、宗教各章节,均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研究中国历史自成一格,见解独到,对秦汉时期的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研究甚为透彻,因此书中将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大变动一个分水岭,作为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关键点,论述尤为人所叹服。对秦汉帝王的评价,可谓见识卓绝,*是符合人性本质。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四部断代史中的第二部,写于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初版于1947年,此后多次再版,是近现代研究秦汉时期历史的经典之作。本书沿用先秦史的体例,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为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政治史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文化史通过叙述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吕先生认为,《秦汉史》“叙西汉人主张改革,直到新莽;及汉武帝之尊崇儒术,为不改革而转入观念论之开端;儒术之兴之真相;秦汉时物价及其时富人及工资之数;选举、刑法、宗教各章节,均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研究中国历史自成一格,见解独到,对秦汉时期的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研究甚为透彻,因此书中将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大变动一个分水岭,作为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关键点,论述尤为人所叹服。对秦汉帝王的评价,可谓见识卓绝,*是符合人性本质。编者在梳理文稿的过程中,有感于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认识到现在中国人中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从节目的现场情况来看,有些汉字的读音似乎也与人们通常记忆中的读音相差甚远。可见现在中国人在文字语言能力方面的逐步弱化。由此想到了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曾在《白话本国史》中引用《世宗本纪》的一句话(参看原书第二章:南宋金元的兴亡第三节金朝的灭亡):
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
编者认为,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阅读历史知识的人,一定不是易于忘本之人,但现阶段大多数国人的文字、语言能力却也不容乐观。如果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读者的文字、语言能力有所裨益,对于编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编者进行了大量阅读、对比工作,翻阅各类古书文集,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辨识繁体字及生僻字的能力,以《秦汉史》繁体本为基础,充分尊重原著,尽可能的保留原书内容,并通过查阅《康熙字典》,对文中的生僻字单独标注了拼音,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以便读者更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也正因为此,现在喜欢阅读中国历史知识书籍的读者越来越多。但这样的读者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首先,在大量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中,为了阐述史实,保证内容的原汁原味,就不得不频繁引用史书上的内容,但正是由于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各种变迁,史书中的大量古汉语词汇中有较多生僻字,这对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甚至不知其音。
另外,有些生僻字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在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中都留出空白,现代读者已经很难看到古文的原貌。
再者,编者在梳理文稿的过程中,有感于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充分认识到现在中国人中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从节目的现场情况来看,有些汉字的读音似乎也与人们通常记忆中的读音相差甚远。可见现在中国人在文字语言能力方面的逐步弱化。由此想到了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曾在《白话本国史》中引用《世宗本纪》的一句话(参看原书第二章:南宋金元的兴亡第三节金朝的灭亡):
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
编者认为,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阅读历史知识的人,一定不是易于忘本之人,但现阶段大多数国人的文字、语言能力却也不容乐观。如果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读者的文字、语言能力有所裨益,对于编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编者进行了大量阅读、对比工作,翻阅各类古书文集,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辨识繁体字及生僻字的能力,以《秦汉史》繁体本为基础,充分尊重原著,尽可能的保留原书内容,并通过查阅《康熙字典》,对文中的生僻字单独标注了拼音,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以便读者更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中国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出生于书香世家,15岁入县学。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
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我的加州建筑之旅》内容简介:现代派建筑兴起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建筑之旅”在美国十分常见,对于知名建筑
《Redis入门指南》内容简介:《Redis入门指南(第2版)》是一本Redis的入门指导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Redis基础与实践方面的
读史阅世六十年 本书特色 1:作者何炳棣先生堪为文科诺贝尔奖级的学者。2:这是一部内容详尽的个人成功史,书中传递了艰忍自强的奋斗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学术追求。3:作...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8个月狂销3万套的图文书★中国馆藏机构均未收藏的*...
东京梦华录-国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东京梦华录》: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东京梦华录-国学经典 内容简介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
《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内容简介:有着10年骑自行车旅行经验和撰写骑行类图书经验的作者们,力图以简单、明了、实用的图文,帮助读
《量化投资分析与策略: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内容简介:量化投资是一种基于经济、金融理论,借助严谨的实证研究,进行投资标的和投资
中国货币演变史 本书特色 千家驹、郭彦岗编著的《中国货币演变史》分为8章,较为系统和简洁地论述了我国历代货币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中国的货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其发...
列国混战-煮酒说春秋 本书特色 赵志超编著的《煮酒说春秋(列国混战)》着重描写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637年宋襄公争霸失败而死,这一百多年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8年卷 本书特色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8年卷)(精)》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
后宫那些事儿 目录 娥皇,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妲己,不是我想狠毒褒姒,我的笑真的值千金吗吕雉,阴笑到*后王美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陈阿娇,金屋何处可藏娇霍成君,长...
历史可以这样读-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快读中国历史的三个特殊概念:基数、循环、对立。旁征博引,化繁为简,易记易明,在解读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西行日记 本书特色 赵振武在担任《月华》杂志编辑期间,随阿訇马松亭护送5名中国学生留学埃及。本书即为作者在往返埃及途中,记录下的在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北非诸国...
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 本书特色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欲了解中国五千年...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回忆并带有研究性质的有关中国当代史的专著。分上、下两卷。分
民国纪事本末(1-7) 本书特色 ★ 32开硬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一版一印★ 共含七册:《民国史纪事本末1:北洋政府时期 上》《民国史纪事本末2:...
宋末大变局·四川风云(全三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冷的铁有了温度,让乱的世有了秩序,拨开历史的迷雾,显露出了那条通往当下的路★ 作...
《道连·格雷的画像》内容简介:★代表作品,贴近生平 王尔德唯一长篇小说,成为其被判入狱的“罪证”之一,是了解王尔德生平与思想
《Photoshop+Dreamweaver淘宝天猫网店美工与广告设计一本通:实战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从网店美工与网店广告设计的实际需求发所
《西方现代思想史》内容简介: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