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

《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

作者:杨明波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年:2003-08-01

评分:4.5分

ISBN:9787806653081

所属分类:科普读物

书刊介绍

《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前言

书评快乐地生长摆在大家面前的这套《小百科》,是我们献给正在为作业和分数而苦恼的中学生朋友的一份小礼物。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这套小书,能够看到在试卷和课本之外无限开阔的知识天地,我们更希望他们能由此明白,学习绝不是任务和负担,它其实是一个无比轻松和愉悦的过程。学习的快乐,是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的快乐,是鲜花在土壤温暖的怀抱里恣意生长的快乐。为此,这套小书想成为这样一片温暖的土壤:这片土壤是开阔的,它的内容涉及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各个方面;这片土壤是新鲜的,它力求紧握时代脉搏,为中学生朋友提供*新的知识;这片土壤又绝不枯干单调,它的内容生动活泼,它的文字浅易有趣;这片土壤还是七彩缤纷的,它图文并茂、熠熠生辉……我们想在这片土壤上播种新知的种子,希望能收获智慧和美的果实。为了让我们的苗圃更美丽、更适宜生长,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和朋友们都来关心它,为它洒水、除虫。耕耘的过程是艰苦的,但生长的过程却充满乐趣。让我们共同分享。岳麓书社2003年夏

《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 内容简介

[书摘:]距现在大约3000多万年以前,亚、非、欧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像海洋一般望不到边,浓密的树荫把天空部快遮满了。那时候,古猿成群地生活在树上。它们满身是毛,两耳尖耸,以果实、嫩叶、根茎和小动物之类作为主要的食物。古猿的前肢已初步分工,它们善于在树林间进行臂行活动,能用前肢采摘果实,并会使用天然木棒、石块,用树枝和树叶在枝桠间筑巢,偶尔也下地,勉强地用后肢站立行走。
后来,地球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气候也有变化。在亚洲和非洲,大面积的森林地带变成了稀疏的林间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别,产生了分化。一些古猿,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灭绝了;一些古猿,从森林的边缘退向深处,继续在树上生活,它们的后代,就是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而另一些古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地来到林间草原,开始长期的地面生活,朝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后来就进化成人类。
从树上生活到地上生活,从攀缘活动到直立行走,这是从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步。
自然,古猿并不是一下树就能直立行走的。在地上行走时,它们逐步摆脱了用前肢帮助行走的习惯,并渐渐地学会了用后肢来走路。它们一定是经过半直立才到全直立的。它们直立的时间,也不可能是划一的。它们下树有早晚,直立有先后,参差不齐,有快有慢。这样,经过了几十万年,古猿才能逐渐把支撑全身、移动伞身的任务交给后肢来负担,前肢寸向手的方向发展,后肢才逐渐专门用来行走。手脚分工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而直立行走又反过来促进了手脚的进一步发展。古猿就这样逐渐从四脚行动,变成了两脚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直立后,视野扩大了,便于观察周围事物,更有利于适应环境。只有在身体直立以后,前肢才能充分得到解放,并转化为手;也只有在身体直立以后,肺和声带才获得解放,为脑和发音器官的发展提供条件。但是,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还不能叫做人。把人和猿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是劳动。
任何动物,也括古猿在内,都不懂得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意味着人们不仅能利用自然物,还能够改造自然物。尽管古猿也能利用自然物进行萌芽状态的劳动,但它们还不会制造工具,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没有一只猿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粗笨的石刀。当人类的祖先在长期地同自然界斗争中,懂得了用一块石头打击另一块石头,能够制造出有一定用途的东西时,石制工具——石器就产生了。从此,古猿就转变为人类,人类进入了*早期的石器时代。
骨针的发现,说明人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装饰品的出现,表明人们的爱美观念已经产生。山顶洞人把海蚶壳、兽牙、砾石和骨料等材料,加以磨制、钻孔,串联起来,佩戴在胸前。
随着原始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就相应地由原始人群转变为氏族社会。当时,实行的是一个氏族和另一个氏族的兄弟姊妹之间相互通婚的制度。在这种群婚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只能按母系区分,这就是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
和山顶洞人同期的新人,分布在世界各处。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如地带、气候、湿度、阳光等方面的差异,于是逐渐形成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种族。
由能人发展为直立人,再由直立人发展为智人,这是原始人发展的过程。以后,就进入现代人的阶段了。把原始人发展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来介绍,只是为了容易理解而把它简单化。事实上,人类的发展绝不像上述那样简单,发展的过程也很难截然分成这样几个阶段,而是错综复杂,在进化过程中有曲折,在发展过程中有先后的。换句话说,不是占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这样一条直线地前进,恐怕要像树枝一样,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旁支,而只有其中的一支伸长到*高处,进化成现代人类。其他的旁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发展方向稍有差别,就在某一个阶段上停止发展而灭绝了。例如.形形色色的古攘从树上下到地面上来以后.就开始了大分化,形成各种古猿。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哪一种古猿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我们只能说某种山猿与现代人的祖先很相近。同样,由能人到直立人,由直立人到智人,其中也有不少分化,我们不能肯定哪一种人就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实际上,无论分子人类学家还是考古人类学家,在论及人类起源的历程的时候,都否定了死板的链式进化模式,而倾向于开放的树形进化模式。
在地质年代叫做中新世后半期和上新世早期的年代里,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大陆上,生活着各种猿类。那时,这一带气候温暖,树木常绿,森林葱郁,古木参天,溪涧纵横,水流潺潺,树上果实累累,林中各种动物聚集。它们成群地生活,在树上攀缘采摘果实。它们有时也到地上活动,挖掘植物的根茎,猎取小动物作为食物,并用天然工具来抵御敌害;它们互相追逐嬉戏,繁衍后代。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它们的队伍很足壮观,那里成了它们的极乐世界。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这些猿类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沧海巨变,海底挺身而起成为巍巍大山。水、山的重新布局使气候发生冷暖交替,干湿变换,猿类生活的地方变得干冷多子。随之而来的是,大片森林变得越来越稀疏。树倒林灭使猿类食用的野果少了,为猿类所猎取的小动物死的死,散的散,幸存不多。猿类原来生活的极乐世界一去不复返了。
树倒猢狲散,自然界的剧烈变化逼使猿类下地。世世代代习惯于林中生活的猿类,下地后的生活是很困难的。
绝对平衡发展的事物是没有的。猿是一个科,它有许多属、种。它们在树上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它们在体态结构上有不少差异,有的个体较小,有的则较大;有的在树上臂行活动能力很强,有的则较弱;有的脑量较小,有的则较大;有的上肢特别长,有的则较短;有的直立能力很差,有的则具有半直立甚至直立的姿态等等。原来的不平衡,在这个时候,必然引起大分化,古猿们深感灾难临头,便分道扬镳各找出路去了。
有一类古猿,上肢又长又粗,下肢则细而短,在树上飞跃活动非常自如,特别适应树上生活。在树上特别适应,到了地上便变得特别不适应。上肢长而粗,下肢细而短,就难以支持自己的身躯;树木少了,枯枝多了,臂行又难于施展,下地后细而短的下肢行步艰难,走不了远路,野兽来了逃不了,只好被食,正是有“脚”走不得,有“手”觅不到食。它们只好断子绝孙,退出生命的舞台。
有一类古猿,它们始终不离树林,年年逃难,迁往异地,森林退到哪里,就逃到哪里。地壳的沧桑巨变不是全球性的,气候变迁也只是发生在部分地区,总还有一些可以使猿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这类古猿世世代代躲在林中,身体结构更加特化,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它们的子孙——现代猿,只好在动物园里耍着把戏给人看。
还有一类占猿,特别高度发展,已具有较大的身材,上肢较短,下肢较长,大拇指也较发达,具有半直立以至直立的姿态,前后肢已分工,脑量也较大,能下地活动,利用树枝、石块获取食物,抵御敌害。也就是说,这类古猿在形态构造、解剖生理和生活习惯上,已具备了向人类方向发展的内在条件,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它们下地后,能够生存下来,并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得到发展,通过劳动,向人类方向发展。
这类高度发展的猿类,也不是全部都能发展为人的。有些曾是人类的“同路者”,但后来进入了歧途,特化了,走向了绝灭,灭亡在从猿到人的征途上,进化学上称为发展的旁支。中国广西、湖北发现的巨猿可能就是其中一例。
前面已经提到,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多相信拉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于是他们推测拉玛古猿的分布区——中国的云南、匈牙利和肯尼亚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地区,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不过这个三角形地区的大部分早在恐龙横行的白垩世就已下沉,变成了印度洋的海底,所以只有靠边缘的一部分陆地,还有些可能成为人类的起源地。与此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人类的起源地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看法。
后来,有一位叫丰比的学者,幸运地得到一个成年的亚洲类人猿,希望这个类人猿是一个猩猩,所以对它进行研究,结果他认为是长臂猿。就是说人们在考察猩猩中,意外地证实了长臂猿的存在。
与此同时,荷兰博物学者奥斯梅尔和著名解剖学家坎佩尔对送到荷兰去的“小猩猩”进行研究,于1779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猩猩的论文,明确提出印度尼西亚群岛(当时叫做东印度群岛)存在一种真正的猩猩。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同意他的看法。
几年后,住在印尼的一位荷兰高级官员拉德马赫尔,用100多维尼卡币作赏金,让当地人给他抓一只1.3—1.7米高的猩猩,并且同他们一起进山。因不好抓活的,他们只好打死一只,并将其交给一位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德国人冯武尔姆研究,冯武尔姆认为是婆罗洲的大型猩猩。研究完后,冯武力;姆囚航船不幸失事,未能将标本运到欧洲。因此,人们对冯武尔姆的研究结果将信将疑。
到1784年,赫胥黎在英国奥林奇亲王的博物馆里,又看到陈列在那里的一个完整骨骼标本,但不是冯武尔姆丢失的标本。这个标本后来运到法国,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如圣提雷尔和居维叶认为这个骨骼不是猩猩的,也不是大猩猩的,而是和狒狒相似,他们于1798年发表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到1818年,居维叶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同意另一个学者布鲁门巴赫的见解,认为是一只成年的猩猩。1824年,另一个学者鲁道夫进一步研究这个动物的骨骼,认为至少是与猩猩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猿类。同时他明确指出该猿类居
住在亚洲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

《小百科》之一--人类的起源 目录

**章人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上帝创造了人,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
是什么让猿变成了人
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字天书”
第二章人类进化的阶梯
能人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