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本《明长城通览》作者李少文、梁嵘历时三十多年,全面查找和收集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全程实地采访、考察和拍摄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所有明长城以及辽东和青海边墙,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对明长城做了全面、连贯和翔实的介绍,内容包括长城的基础知识、冀东长城、北京长城、河北西部长城、山西长城、陕西长城、宁夏长城和甘肃长城,以及辽东和青海边墙。本书包含一千多幅长城图片和地图,图片精美,图文并茂,内容全面,是一本集大成的明长城专著。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方便地游览、拍摄或研究博大精深和壮丽的万里长城,或享受精美长城图文带来的快乐。 本书适合长城爱好者、摄影爱好者,长城研究人员和文物工作者阅读,或供自驾车、骑车、徒步等旅游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文物和古建筑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读物,还可作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灿烂文化和历史的参考书。
这本由李少文、梁嵘著的《明长城通览》采撷明长城重要地段的风光、人文和历史的图片,系统地讲解了明代长城的历史和现状,也简要介绍了明以前的历代长城。读了这本书,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中国长城,感受明代长城。如果读者能迈开双腿走向长城,《明长城通览》将是你深入了解长城的*好导游。
文史 2000年第三辑 目录 关於蚩尤 魏晋南北朝的军号散阶化进程下 “圣相”李沆 ——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一 金代诸府节镇城市录事司研究元代肃政廉访司研究 明代...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碑刻总目提要(2006/5) 本书特色 ★ 大8开精装,线装书局出版★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书法艺术的圣殿,其在石刻艺术上的收藏...
大国的崛起 内容简介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
大上海的孤岛岁月 内容简介 1937年11月,上海租界外围地区落入日军的掌控,租界成为一座“孤岛”。虽然租界宣布“中立”,但并不是世外桃源。在日本法西斯主义者面...
一本书读懂意大利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意大利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意大利这个古老文明国家悠久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让读...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的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高发场域的金融犯罪进行治理化研究,意在为金融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 本书特色 《史集》是中世纪波斯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1247—1318)主编的一部久享盛名的世界史名著,是研究中世纪亚欧各国的历史,...
流血的祭坛-十四位古代将军之死的真相与追问 本书特色 杀死一个将军的方法有很多种,用长矛,是*笨拙的。用舌头、用口水、用软刀子、用蒙汗药、用专制时代的政治铁律和...
中国民俗文化 本书特色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中国民俗文化》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
益世余谭-民国初年北京生活百态 本书特色 《益世余谭》是《北京益世报》上1919年到1921年的一个专栏,针对当时的一些事件、现象发表评论。当时民国初建、军阀混...
琉璃厂史画 内容简介 当翻看这本图册后,您会透过尘封的历史,看到琉璃厂昔日的光辉和诱人的风姿。她饱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那样丰厚、宽泛而深邃,就像一部中国文化发...
《创业风云》内容简介:关于创业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创业之路风云莫测,创业之人必须坚定!想创业,就要敢做他人不敢
《中国最美的20条摄影之路》内容简介:中华大地,美景无限,南海的碧海晴天,东北的银装素襄,青藏的宏阔壮丽,江南的旖旎秀美……
M.I.芬利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古史学家之一。本书是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所做的讲座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要讨论了古代世
郑成功收复台湾 本书特色郑成功亲自率领大军20000万多名、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海峡,向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进军;在大陆沿海和台湾同胞的全...
《自己动手写Java虚拟机》内容简介:Java虚拟机非常复杂,要想真正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动手编写一个! 本书是继《
Autumn1944.WorldWarIIisnearlyoverinEuropebutisescalatinginthePacific,whereAmeric...
平民尚书-虞夏传奇-1 内容简介 《尚书》自汉朝起就一直享有五经之首的尊荣,是中国问世*早、历史*悠久的一部史书。其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上迄尧舜、下至春秋早期的...
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 本书特色科举制度创立于605年,至1905年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是全世界存在时间*长的考试制度。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
抗战胜利后,人们对国民党寄予希望,期盼重整家园,繁荣社会,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国家。然而,国民党对沦陷区的经济接收,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