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拾芥

临证拾芥

作者:阎钧天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5-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3774949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临证拾芥 目录

安序刘序张序王序畅序自序上卷医话唯书才是好先生为医者须有“四好”为医者须怀“三心”医有六不治要做好医生必下大功夫不读经典莫为医自古经典出明医作明医,未必作名医为医者必知“易”而后医医者必儒,儒者当医原创医学的三大主题临证三步曲与疑难杂病之诊治“中医”考医风日下原因何在作中医的人在毁灭中医影响中医疗效的关键——中药问题中医不见中名医空有名哭国医坚持中医师承教育培养合格中医人才“找回自我”是中医复兴的*佳选择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回顾我的出师考试当今西医也在步入误区医道竞变摇钱树中卷医论医案《伤寒论》之温热病证治一、《伤寒论》中有关论述温热病诊治的条文二、《伤寒论》中用于治疗温热病的方剂和药物三、《伤寒论》中治疗温热病的大法与代表方剂四、《伤寒论》对温热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五、《伤寒论》方药在温热病中的应用麻黄升麻汤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案大承气汤案从仲景《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看痰饮病与临床一、何为痰饮与痰饮病二、痰饮病的形成原因与机理三、痰饮病的临床诊断四、痰饮病的治疗原则五、仲景痰饮病方剂的临床运用(一)苓桂术甘汤1子夜气喘案(录自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2突然瘦损案3腓肠波动案4小儿麻痹案(录自赵明锐《经方发挥》)(二)五苓散、泽泻汤1眩晕案(高血压)2癫痫案3腹胀案再释桂枝汤一、用于外感中风二、用于外感病误治后的补救治疗三、虚人外感的治疗四、里实兼外感的治疗五、里虚寒(虚寒利)兼外感的治疗六、病后身痛的治疗七、常自汗出的治疗八、阵发性发热汗出的治疗当归贝母苦参丸案甘麦大枣汤案当归四逆汤与女子痛经案麻黄升麻汤案呵欠案睑垂睛突案咳喘案虚寒下利案风寒咽痛案阳虚心悸案经常感冒案脏躁案(更年期综合征)落枕案拇指振摇案喘息汗出不畅案风疹身痒案经期发疯案胸脘灼痛案发热斑疹案(过敏性紫癜)胃绝将毙案心悸胸塞案心悸发冷案无端心惊案多梦不眠案感觉怪异哭笑无常案连夜失眠案食积生风案咽喉干痛案小臂突发剧痛并呕逆案阳衰厥肿案(风心病心力衰竭)外感日久不愈案颅内血肿案半身不遂案麻毒内陷案晕车案梅尼埃病案汗出偏沮案下卷杂说文化中医说一、上古医学(周秦以前)二、中古医学(汉、晋、隋、唐)三、近古医学(宋、金、元)四、近世医学(明清时期)五、当代医学(清末民初至现在)《伤寒论》朱雀、勾陈说天命与基因说“运化”说“痰”说养阳养阴说《周易》三焦说运气说五运六气绝非迷信说五运六气与摄生延年说《易经》与延缓衰老说一、阴与阳,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尤其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二、阴平阳秘,是保证生命健康与长寿的关键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四、延缓衰老,尽终天年,当注意崇阳抑阴养生保健说小儿及小儿摄生说谨守病机——明医法宝说谨候气宜,无失病机与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说气宜病机说一、五运病机(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四)诸气腑郁,皆属于肺(五)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二、六气病机(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二)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三)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四)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五)诸颈项强,皆属于湿(六)诸涩枯涠,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为医者必把握阴阳四时说诸病皆当治气说治痛六法说细辛不过钱说附子先煎说麝香牛黄假牛黄制作法揭秘假麝香制作法揭秘江湖秘方揭秘藏红花优劣辨紫油桂,海南沉海狗肾真假验证法神针宋小五条山先生从医记附录一、古今重量换算二、古今容量换算

临证拾芥 内容简介

《阎钧天医学六书:临证拾芥》系作者从医数十年来的心得与体会,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医话”,记述了作者的学医方法、为医操守、从医志向及对时下医道医风的谏言与批评;中编“医论、医案”记述了作者在学习医学过程中的思考、认识、见解,及临床中一些典型病案的真实记录;下编“杂说”,则为作者平时即兴之作,或医道议论,或摄生延年,或药物真假辨,或见闻所之趣等。作者认为书中所记,属繁碎琐事,难登大雅之堂,故命其书日《临证拾芥>。

临证拾芥 作者简介

阎钧天,男,1946年生,山西省垣曲县长直乡前清濂村人。中医副主任医师,运城市名中医,运城市中医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民盟盟员。1962年师从张德煜、李复唐、师星明、孟锦绣等名医学习中医,通读中医四大经典及隋、晋、唐、宋、金、元、明、清诸家学说,1966年10月出师独立临床,1979年参加国家招收城乡闲散优秀中医考试,以优异成绩获得山西省第二名、运城地区(现运城市)第一名,被录取为国家干部,供职于运城市中医医院,通内、外、妇、儿、药物炮制等中医全科,历任山西省中医经典班授课老师,主讲《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温病学》等,临床擅长运用五运六气学说辨证施治。曾在河南、江西等中医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学术思想主张“百病皆生于气,治病首重调气”,极力倡导“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认为为医必通五运六气,才能达到医学最佳境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