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诞生为主题, 叙述了决议起草过程和相关史实, 反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历史影响。内容包括邓小平在起草历史决议的重要关头 ; 陈云与第二隼肪鲆榈钠鸩莸取?
《读·党史》是我社自主策划的一套小丛书,主要通过摘录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章或图书,为不太了解党史又对党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普及党史知识。本书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诞生为主题,叙述了决议起草过程和相关历史细节,反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及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对决议诞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读·党史(第24辑):的诞生》:间,陈云提出的解决“六十_人集团”、“天安门事件”及为陶铸、彭德怀下结论等6个历史遗留问题,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会议气氛空前活跃。经过讨论,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宣布,将对上述事件和个人予以平反或调查。此后,广大干部和群众两年来呼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当时有人提出,索性由中央作出一个决议,把过去的错误统统否定,冤假错案统统平反。用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但是,历史并不是烙饼,不能一翻了之。这时,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才刚刚全面启动,对“文化大革命”尚未公开否定,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审判更没有提上日程。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尚需时日,当时更重要的事是如何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尽快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的,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作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还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事实证明了邓小平冷静判断的价值。当时,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远未得到统一。1979年春举行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对过去的一系列理论、政策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为中央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另一种倾向也开始冒头,即出现了一些借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社会上还发生了“西单墙”等事件。因此,国外纷纷猜测,中国在“非毛化”了。又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指出:现在,一方面坚持“左”倾错误的人攻击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一种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批判极左思潮的同时,对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批判。经过邓小平有关纠正“两种错误思潮”的阐述,全党全国初步完成了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准备,具备了总结历史的初步条件。党内外也开始出现了这种呼声。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有人提议:希望党中央尽快作出社会主义时期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党澄清是非、统一思想,造福子孙万代。1979年6月,中央作出决定,着手起草叶剑英代表中央所作的建国三十周年国庆讲话。中央认为:“对过去三十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经过专门会议作出正式的总结。为此,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时候,有必要给予初步的基本估价。”在起草讲话过程中,邓小平四次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有一些新的内容,要能讲出新的水平。9月4日,邓小平看过修改稿后,找胡耀邦等谈话,指出:现在的稿子,对毛主席的地位、作用、贡献讲得太弱了。要使人们看了讲话后得出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我们的党和人民现在是在真正搞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是真正将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之实现;无论如何不能叫人看了以后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否定了毛泽东。9月12日,他看过再次修改后的讲话稿说:“现在这个稿子,对毛主席讲够了,这样很好。”9月29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在国庆庆祝大会上发表了这个讲话,获得了全党全国的一致好评,证实了邓小平的远见。同时,这个讲话只是一个过渡、一个尝试和准备。在讲话中,对毛泽东的错误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而是采取了省略主语的办法;虽然通过批判林彪、“四人帮”实际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实践,但还没有在性质和理论上明确否定。因此,全党全国希望进一步作出正式历史决议的呼声更高,此时,中央水到渠成地作出了决策。1979年10月30日,胡乔木、邓力群在北京西城区前毛家湾1号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有关人员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同胡耀邦、姚依林、邓力群的谈话。谈话内容主要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决定,为明年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后年十二大做准备工作;起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现在着手,明年底六中全会讨论通过。邓小平宣布,决议的起草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进行,由他亲自主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组织实施。他还说,有了国庆讲话,历史决议就好写了。以讲话为纲要,将其具体化、深化。至此,《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起草小组开始在毛家湾工作,后来搬到西郊万寿路新六所,一度还去过玉泉山。小组成员有袁木、龚育之、郑必坚、卢之超、郑惠、邵华泽、石仲泉、席宣、卫建林等。他们后来都成为党的理论专家。当时,也有人主张不急于作这个决议,留待党的十二大甚至更后去解决。邓小平说:“从国内来说,党内党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个东西来,重大的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国际上也在等。人们看中国,怀疑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这个文件拿得出来拿不出来、早拿出来晚拿出来。所以,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中-[全本]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俞天任,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至今的近二十年间,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有深入的研究...
《操纵: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舆论战》内容简介: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重要的商业资源,更是基础性、关键性的国家战略资源。数据安全
《枕边书与床头灯》内容简介: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文学尤其是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
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本书特色西方世界的中国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根源。从古到今,许多西方人在他们的*述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对中国的看法。何辉编*的《龙影...
俯首甘为孺子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故事-读.党史-第15辑 本书特色 《俯首甘为孺子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故事)》由陈海平主编,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空军大辞典 内容简介 《空军大辞典》的出版,是近年来空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是中国历史上**部介绍空军知识的大型辞书。中国是世界上*早进行航空探索...
明代特务政治 内容简介 丁易编著的《明代特务政治》始作于1945年春,完成于1948年末,其写作初衷是借历史研究来影射当时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黑暗统治。...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作者以“世界公民”的角度,通过自己和美国士兵的眼睛观察,从朝鲜战争揭幕战:三八线冲突写
20世纪的世界 本书特色 谁主宰20世纪,谁将领导21世纪。我认为这是一本优秀的国际关系教科书!详尽阐述了20世纪的国际事务发展历程,作者简明的写作风格,使得复...
论美国民主 本书特色 本书是*早探讨美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之一,是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史及民主制度的经典文献。托克维尔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冷静地描述了...
德国统一现状 本书特色 同属一个整体的人们,是否也在共同成长?要想了解当下的德国,就必须向德国人询问。向德国的普通民众,向德国的名流豪士发问,在他们的眼中,今日...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 本书特色 富有启发意义且文采斐然的作品,这部著作呼吁要拯救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纽约客...
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 内容简介 从l913年军l923年,民国国会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两遭解散而两度复会,围绕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
国民党中常委的最后的归宿(上下) 本书特色 中国国民党从1924年一大召开到 1949年败退台湾,共产过80余位中常委。这些人曾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对中...
重返菲律宾 本书特色 麦克阿瑟在雨中站了起来,他拿起麦克风。这一刻,他的情绪有些激动,用颤抖的声音宣布:“菲津宾人民,我回来了!” 双雄会面!麦克阿瑟能否实现诺...
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案例-第1辑 本书特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8月,是中国高校首家校级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是中国公共外交学术研究的开拓者...
本书以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为起点,以1905年《朴茨茅斯条约》签订为结束,在10年历史中讲述了日俄战争从缘起到结束的全过程。书稿
简氏美军战机鉴赏指南 本书特色 《简氏美军战机鉴赏指南》:简氏百年军媒权威,带您品位金属之美。来自简氏的官方信息资源,无可比拟的尝试与广度。军事资料权威性指南,...
文化大革命简史(增订新版) 本书特色 那场在神州大地上摧梁折柱的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名的政治大风暴,已经过去20年了。但史无前例的大内乱留下的创伤至深且钜...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美国的制度第一章 美国政府的基础什么是政治?对政府的需要谁在统治?政治权力的源泉直接民主的典范直接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