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媒》作家叶广芩的新长篇小说,是作者家族系列作品精彩具代表性之作,讲述了清朝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金瑞祓与平民母亲陈美珍的婚姻,由此而引发了金家大宅门里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故事。以小格格“我”的视角为轴线,冠以十一部京剧戏名而写成。 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跳跃性地写了背景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北京百姓的价值观念,北京社会的风土人情。对于北京的过去和现在,这类话题人们似乎总是说也说不完……那些个细节,那些个欢乐,那些个拾掇不起来的零碎,如同一瓶陈放多年的佳酿,夜静时慢慢品来悠远绵长,回味无穷。作者动用了她独特、难忘、熟悉的生活素材,构思精巧、精心创作而成。叶广芩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促成自身修养所具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浪漫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这部作品非比寻常的文字魅力。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家家族系列小说的登顶之作。
老舍之后 京味文学的旗手 叶广芩
讲述*原汁原味 的中国家族故事
真正大宅门里的悲欢离合
在家待着,父亲让我练习写字,临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不爱写字,我爱看莫姜做饭。这期间,我真跟她学了不少,醋焖肉、樱桃肉、核桃酪、鸽肉包、奶酥饽饽、炸三角,自信已深得其真传。要不是后来历史的变故,我相信我能当一个不错的厨子。就是今天,已近暮年的我,仍旧是我们家节假日的大厨。饭桌上,吃着吃着我就想起了莫姜,想起了那个女人传奇的一生,常常地走神。也有朋友买了材料,提着上门来,言明要学某某菜,倾心地教了,她们做的味道总差着一层,作料工艺都对,缺的是莫姜那不瘟不火的心劲儿。
莫姜做得多的是醋焖肉。有用啤酒烧肉的,有用鸡汤烧肉的,谁也没想过还有用醋烧肉的。并且还必须是江南香醋,醋一次用半斤,真正的“醋焖”,而绝非点到为止的点缀。醋焖肉不是酸的,是地道的咸甜口,吃到嘴里烂而不柴,爽而不腻,恰到好处。相比樱桃肉的做法就简单多了,樱桃肉是把肉切成小丁,加上作料,与鲜樱桃一起装在罐里煨,头天晚上搁炉子上,第二天中午才能吃。这十几个钟头的煨,将樱桃的色味与肉融合在一起,食之如天上珍馐。
莫姜做的吃食,基本是满族口味,我爱吃她做的鸽肉包。鸽肉包满族又将它称作“包”,是一种游牧民族的饭食,并非汉族的肉包子。莫姜会做,父亲会讲,谈到“包”的出处,父亲说“包”具有纪念意义。明朝万历四十六年七月五日,老汗王努尔哈赤领兵打仗,走到一个叫清河的地方,一点儿吃的也没有了。清河的农民给努尔哈赤送来了几只鸽子、一些白菜和米。汗王把鸽子烤熟了,和着米饭用菜叶包着吃了。有人问这叫什么,努尔哈赤说叫“包”。打了胜仗,“包”也成了满族的传统吃食。
可是粗犷的“包”到了莫姜手里立刻变了模样,非是平常旗人家所做的白菜叶子包酱拌饭。莫姜的包非常讲究,得选上好的白菜心,要小要圆,只能包一把饭。再把小鸽子肉剔出来,切成丁和香菇炸酱,拌老粳米饭,点上香油,撒上蒜末,用拍过的白菜叶子包了,捧在手里吃。吃的时候包不离嘴,嘴不离包……只吃包不行,还要配上好的粥,冬天是羊肉粥,初春是江米白粥。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有了莫姜,一度父亲频繁地大请客,饭桌之上,宾客云集,一通大嚼,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不堪入目。让宾客们开眼的是莫姜做的“熟鱼活吃”,一条糖醋大鱼端上桌的时候,鱼的嘴还在张合,浑身还在动弹。宾客都说这是绝活,一定要见见厨师。父亲让我到厨房去叫莫姜,莫姜不来,客人们憋不住,都跑到厨房来看莫姜。一位太太好奇地询问鱼的做法,大概也想回去制造惊奇,莫姜说取活鱼,快刮鳞,开膛去脏,挂糊,垫着搌布捏住鱼头,将鱼身放入急火油锅中炸,再用糖醋汁一浇而成。我料定这位太太做不成功,因为莫姜没告诉她在鱼活着的时候要灌白酒。有了白酒的刺激,神经处于麻痹状态,鱼才能张嘴活动。当然,每个厨师在技术上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这样精彩的厨师,母亲从来没有当面称赞过。在我的感觉里,自始至终母亲和莫姜总是隔着一层,这种隔膜一直延续到她的离世,也没有更进一步地走近。在莫姜跟前,母亲时刻要体现出一种“救世主”的优越,在她的心里永远记忆着她从厨房端来的那碗豆汁,记忆着莫姜跟随父亲初到我们家穷途末路的落魄。她不止一次对莫姜说,莫姜啊,你说你是怎么混的,穷途潦倒,我不留下你,你就得流落街头,冻饿而死呀。
言下之意是提示莫姜要时刻感恩戴德。可莫姜偏偏的不会说传递感情的话,她只是低着眼皮说,是的,四太太。
母亲就不满意,私下说莫姜薄唇细眼,骨瘦肩削,一副贫穷之相;特别是脸上的疤,让她这辈子彻底完了,别再作富贵安泰之想。父亲则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疤痕是浮面的东西,疤痕之下,莫姜相貌平静像寒玉,神色清朗如秋水,那气质不是谁都有的。父亲这样在母亲面前称赞莫姜,倒让母亲说不出什么了。
其时莫姜已不年轻,将近六十岁了。
……
叶广芩
北京市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被陕西省委省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授予“北京人艺荣誉编剧”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曾任陕西省第十一届常委会委员,西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孤儿》《注意熊出没》《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老县城》等;中短篇小说集多部;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环保文学奖等奖项。
《螺旋塔事件》内容简介:天涯大学哲学系学生宋立学与物理系“天才少女”孙小玲受邀参加青云集团千金沈亦心的生日宴会,一同参加的
呐喊 本书特色 《现代文学经典:呐喊》,就是为革命者助战振威。“呐喊”中的小说,以振聋发聩的气势,揭示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喊出了“五四”时期...
驴皮记 本书特色 贵族青年拉法埃尔破产后心灰意冷,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位古董商给了他一张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任何愿望,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使用者的...
赢吻 内容简介 《赢吻》布老虎短篇书系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主编,目的在于推动当下精致的写作和阅读。这一想法的萌生,是源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忧虑:在市场力...
首席高参-14 本书特色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执勤民警赵国栋巧遇市公安局局长刘兆国,刘兆国慧眼识珠,把他带入他的朋友圈中。赵国栋运用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手...
莫泊桑一生共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本书精选值得一读再读的23篇,包含《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由法语翻译泰斗柳鸣九先生倾力翻译。在莫泊桑笔下...
《白水青菜》内容简介:《白水青菜》是潘向黎小说精选集,收录其二十余年写作最具代表性的十四篇小说,包括荣获鲁迅文学奖的《白水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五卷 本书特色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
胡同右拐是西藏(长篇小说) 本书特色 经过十年恋爱长跑,正在筹备婚礼的北京姑娘孙澄,争取到一个随旅行社援藏半年的机会,她果断扔下男友,去了她心中的圣地。在雪域高...
你好.旧时光-回不去的小时候 目录 美好之一:小时候的角色扮演游戏1余周周小朋友的个人秀**幕2余周周小朋友的个人秀第二幕3小飞虫4蓝水5生活在别处6芳草碧连天...
遗失的修道院 本书特色 在那个死亡之岛上,伟大的地理学家的随从设计了谁也不希望的东西。它,依然在那里,在这个世界的中心……几百年中,罗马教皇、布鲁诺、维瓦尔第等...
未庄的传说 本书特色 海华所著的《未庄的传说》讲述一场天地之间的恩怨延续到了人间,一声暴雷砸倒了村口巍峨的青石牌楼,一个处心积虑而又扑朔迷离的复仇行动颠覆了一切...
海上牧云记 内容简介 牧云勤是位好武的皇帝,这是牧云氏族的传统,祖训要求牧云皇族的每一代皇帝都能自己领兵出征。所以牧云勤弓马娴熟,他出巡从来策马疾行,把大队抛在...
说唐后传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其中许多作品世代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劳动、生活、情感、智慧的形象反映,是我...
《恋爱习题与假面舞会》主要分为恋爱习题与假面舞会两大部分,故事跨度为十年之久,主要讲述了莫小薇、芭儿、聂天逸、夏汐四个彼
首席医官-13-(大结局) 本书特色曾毅凭着祖传绝技和中西医兼修学养,在高手如林的医学界脱颖而出,仅用三服中药便解除了省委书记夫人的病根,备受青睐,被破格聘请为...
《魔幻方舟》内容简介:《校园三剑客》系列是杨鹏自1995年以来全力打造的儿童文学及科幻侦探小说。丛书以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各种神秘
兽与人-混沌行走-混沌行走三部曲-3 本书特色 《混沌行走3:兽与人》是英国作家派崔克·奈斯“混沌行走”系列三部曲的第三本书,三部曲荣获21世纪青少年文学新经典...
紫罗兰 本书特色 申京淑,曾被誉为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神话,至今仍笔耕不辍,佳作频出,是韩国当红的女作家。1963年生于全罗北道井邑郡,毕业于汉城艺...
清秀佳人-全彩漫画版 内容简介 马克吐温说:继《爱丽丝梦游仙境》后,蒙哥马利编著的《清秀佳人》笔下的安·雪丽是*让人喜爱的女孩。《清秀佳人》讲述了:她是一头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