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之为拿破仑,不在于他后半生的军事征服与帝国梦想,而源于他青年时代的理想:成为卢梭那样的思想家和歌德那样的文人。在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中,《小说家拿破仑》独辟蹊径,以四两而拨千斤,揭示了为传记作家们所忽视的拿破仑的另一面:一心梦想成为有抱负的小说家、有思想的文人。作者表明,拿破仑被忽略的这一面是我们理解其非凡人生的关键所在。
拿破仑之为拿破仑,不在于他后半生的军事征服与帝国梦想,而源于他青年时代的理想:成为卢梭那样的思想家和歌德那样的文人。
在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中,《小说家拿破仑》独辟蹊径,以四两而拨千斤,揭示了为传记作家们所忽视的拿破仑的另一面:一心梦想成为有抱负的小说家、有思想的文人。作者表明,拿破仑被忽略的这一面是我们理解其非凡人生的关键所在。
《小说家拿破仑》:拿破仑也不会忘记狄德罗的故事。雷纳尔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而狄德罗也对这部《东西印度史》贡献良多。此书初版于1770年,两年后被官方查禁,因为“它大胆、危险、鲁莽的立场,有悖于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宗教原则”。大胆、鲁莽,在雷纳尔很多更激动人心、半神奇的想法中并不少见,就像是一艘船必须插上长翅、加满油才能在风暴中破浪前进一样。但是,他更有争议、被视为易于击沉(或至少是动摇)国家这艘船的地方,在于他在欧洲扩张(无论向东向西)与专制、奴役之间直接画了一条线。换句话说,每个帝国都是不道德的,贪婪成性,仗势欺人,应该被暴力推翻。雷纳尔还对教会画了一条类似的线,所以他的著作因大不敬而被列入1774年的《禁书目录》(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东西印度史》似乎谈及所有一切,包括谈及与自己相反的立场,但人们记得的只是那些有关于反抗压迫的激动人心的训示。这或许是当时*有力的反殖民、反奴役的作品,狄德罗炮轰法国腐化和破坏塔西提岛这一世外桃源的《布干维尔游记补遗》(Suppldmen tauvoy agede Bougainville)一书也与之相呼应。不管查禁与否,这部作品都被人广泛阅读。雷纳尔*热心的读者之一就是年轻的拿破仑,叛徒、反抗者、狂热的反法分子。在拿破仑看来,科西嘉岛被法国人殖民,他决定要成为该岛的解放者。雷纳尔还为拿破仑的圣战提供了知识上、理论上的武器弹药。到了1780年,雷纳尔又莽撞地允许《东西印度史》署名出版,还附上了一幅作者肖像:他向下看着自己的长鼻子,对所有暴政严厉地紧皱眉头。次年5月,签署了对他的逮捕令,他的作品(用Avoca tgeneral[代理检察长]的话来说,“不虔敬,亵渎神明,富有煽动性,试图挑拨民众起来反抗君主权威、推翻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被王室行刑者公开焚毁,雷纳尔逃离法国,游历了比利时、荷兰、普鲁士和瑞士。1785年,雷纳尔获准归国,但也只能待在南方,远离巴黎。他在马赛找到了庇护所,这位著名的“自由使者”在那里广受欢迎,1789年春,七十六岁高龄的他还当选市职(但他拒绝就职)。拿破仑给雷纳尔写信时年仅十七岁,这封信由他的哥哥约瑟夫亲手转交,他在信中表示自己是雷纳尔这位大师和恩主的潜在protegd(门徒)。拿破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历史学家”:“我还不到十八岁,但我已经是一名作家了,这个年龄正应该学习。”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本中,我们看到拿破仑字迹潦草地整页整页抄录《东西印度史》的原文和摘要(旁边还有一篇关于炮术的短篇论文)。雷纳尔鼓励了这位年轻的追随者,“对他的知识深度留下了深刻印象”。雷纳尔是红极一时的偶像,他总是予门徒们以充分肯定,遍洒雨露之恩。对于拿破仑,他或许也欣赏他厚脸皮的请求,因为拿破仑反复提及自己在巴黎文坛的勤奋耕耘(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每位初学者,”拿破仑对他说,“都必须让自己依附于一位声名卓著者。”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马赛人将会胜利地欢呼法国军队败走滑铁卢,他们对帝国对海上贸易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早已怀恨在心。但1789年夏,对于拿破仑和他的作家抱负,马赛和南方报以微笑。在前往科西嘉岛途中,拿破仑拜访了自己的导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以自己的崇拜对他纠缠不休”。雷纳尔对他的历史计划赞许有加,让他相信法国文学还缺少一部优秀的、具有强烈反法立场的科西嘉史。拿破仑应邀参加了(或日“成为装饰”,就像更具装饰性的拉斯卡斯伯爵[Cora tedeLasCases]所说的那样)一群活跃的知识分子的午餐会,与雷纳尔的流亡伙伴和其他崇拜者们交换各种颠覆性的思想。……
安迪·马丁(AndyMartin),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博士,1991年起任教于剑桥大学法语系。BBC撰稿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里期日独立报》等专栏作家。著有《行走水向,等待巴多》(Walkingon Waterand Waiting for Bardot,1992),《拳击手与守门员:萨特vs加缪》(The Box erand the Goalkeeper:Sartrevs Camus,2012)等。
牛棚杂忆-图文纪念版 本书特色 ★ 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 ★ 书中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
黄克诚故事 本书特色 伏芳、郑博编著的《黄克诚故事》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真实生动的描绘了黄克诚大将的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一生。在我军高级将领中,黄克诚大将素以...
李宗侗自传 本书特色 李宗侗(1895~1974),字玄伯,河北高阳人。早年留学法国,毕业于巴黎大学。1924年返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曾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全国注...
胡说:胡适的智慧 本书特色 对于这个人,蒋介石曾评价他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身边的人自豪称他为“我的朋友胡适之”;学生推崇他为“并不...
赵之谦传 内容简介 赵之谦,是清朝咸丰到光绪年间书法家和篆刻家,更是我国金石画派的前卫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步其后尘,使我国近代艺术出现新奇的面貌。金石画派,在中...
莎士比亚-时代的灵魂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在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
本书作者讲述了老沃森和小沃森父子如何改变美国商业活动的面貌,使IBM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作者回顾了自己与父亲一生
FranzKafka,frustratedwithhislivingquartersanddayjob,wroteinalettertoFeliceBaueri...
百岁追忆 本书特色 《百岁追忆(精)》由百岁老人、原国民党少将、抗战老兵马士弘回顾一生坎坷经历,时间跨度长达 103年,从晚清末年的1911年一直到现...
秦邦宪(博古)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为读者描绘了秦邦宪(博古)在中国革命中的多色彩人生,记述了他青年时期留学苏联,回国后,在“宫还处于幼稚时期,没有经验,马克思主义...
玉琳国师传-2010年最新版 本书特色 玉琳国师(一六一四-一六七五)清代僧,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十九岁出家,传临济宗,后奉清世宗之召入京,...
戚继光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军事学理论,比照明代及中国古代军事家特别是孙子等著名军事家的思想,赋予了戚继光在中国军事史、军事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如实揭示出...
挥手从兹去:毛泽东的诗人形象与诗性世界 本书特色 2003年12月26日,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斯人已逝,千古功过后人说。他是杰出的战略军事家,是铁骨铮铮、...
托尔斯泰大传--一个俄国人的一生 本书特色 1910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客死在俄国一个偏远的火车站。弥留之际,世界很多媒体的记者云集于此。...
国学大师丛书-冯友兰评传 内容简介 《冯友兰评传》文字晓畅,持论公允。作者怀着对历史的温情敬意和广阔的胸怀,拨云见日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读者与传主及其所处的时代之间...
王小波传 本书特色 “门下走狗” 选王传,请认准防伪(房伟)! 留过洋,下过乡,做技术,写小说,特定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文学天才 丰富多彩而又英年早逝的一生留给后...
曾国藩与湘军 本书特色 《曾国藩与湘军》他生逢非常之世,走着非常之路,建有非常之功。他生前事业清晰明朗,身后毁誉却纷纭莫测。古今罕有!清延内部有人盛赞他,〔中兴...
企鹅人生朱莉娅.蔡尔德 本书特色 在美国历史上,如果说有一个人让成千上万餐馆的菜肴从粗放变为细腻,让千家万户主妇的烹饪由简单变为精致,让看似神秘高贵的法国大餐走...
冠军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环法赛上的胜利被盛赞为“本世纪体育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之一。1996年他创办了“兰斯・阿姆斯特朗
曲折的转型-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 本书特色 《蒋介石在台湾》前两部出版后,持续高居亚马逊销售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隆重推出《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