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欧人眼里,他被视为残暴及掠夺的象征,是*可怕的敌人;而在北欧的萨迦人看来,他却是*伟大的皇帝。他的帝国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他的一生只活了47年,却令当时*强盛的东、西罗马帝国臣服在自己的铁骑之下;他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远征至高卢(今法国),誓言要吞下整个亚平宁半岛。他就是被称为“匈奴王”、“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欧亚飓风:匈奴王阿提拉》详细再现了匈奴王阿提拉伟大而又传奇的一生,广大读者可通过此书了解这位搅动了欧洲历史、在欧洲人口中广为传颂的*伟大领袖!
自由与野蛮匈奴人是骄傲的,他们认为自己是狼的后代。撇开进化论不谈,狼这种桀骜但又极重族群的动物却正是匈奴人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成群结队地出没,在农耕民族的眼中,他们就是狼。匈奴民族生活在草原上,那是狼的地盘,而他们也自认为是狼的子孙。他们将狼的叫声用作冲锋前的呐喊,让人们以为有铺天盖地的狼群从山林中突然冲了出来。狼是匈奴的图腾,他们首领的旗帜上有一只狼,被称作狼纛。大漠的风凛冽呼啸,将狼纛吹得发出“呼呼”的声响,并上下摆动。想必在旗帜的上下摆动中,那只狼的图像会显得愈加逼真,犹如真的有一只狼雄踞旗上,在上下翻腾。匈奴人与狼的缘分不止如此,我们还可以找到正经的古书作为依据。比如,《魏书·高车列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穴,经时不去。其小女曰:“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就之。其姐大惊曰:“此是畜生,无乃辱父母也。”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嚎。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古代的人,尤其是那些开化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更愿意将这些传说引以为豪。匈奴单于想要将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祭给上天,这种举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明显是愚昧的。但在当时的匈奴部落中,单于的这一举动却表现出一种舍弃自己的亲人来保佑部落的英雄主义,而这实质上也是狼性的体现。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身为父亲的匈奴单于可能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如果这两个女儿能够活下来,那么也会因为经受过孤苦环境的磨炼而变得坚强。要知道,身为一个终生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如果不坚强,就注定无法生存下去。总而言之,不管单于的初衷如何,命运之神为小女儿安排的狼出现了,她觉得狼是神物,便与狼结合,成为狼妻,之后产子,“滋繁成国”。就这样,单于的这个小女儿成为了一个部落乃至一个国家的母亲,她身上的这种魔幻色彩,这种几乎接近于神的行为,以及她为自己的命运作出决定并付诸实际行动时所说的那番大义凛然的话,足以让淳朴的匈奴人为她肃然起敬,并将其奉为祖先和祭祀的对象。于是,匈奴人也就真的在内心深处认可自己是狼的后人,并且在行为和思想中与那些游荡在草原中的野狼群越来越接近。事实上,当一个民族相信一种野性的东西与自己有渊源,或者喜欢野性的那种生命之美,那么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则必然会受到这种东西的影响,因此狼的野性也就牢牢地刻印在了匈奴人的心里。匈奴人相信自己是狼的后人,以狼为图腾并有意无意地模仿狼的行为,于是在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农耕民族的眼中,他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狼。当他们这群长相怪异、穿着兽皮衣装的人成群结队地突然出现,并且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开始杀戮与掠夺的时候,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起“狼来了”的恐怖感觉。而当匈奴王阿提拉带着他的骑射手们出现在日薄西山的罗马面前时,西方历史上便留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恐怖传说。当年张辽威震逍遥津,其名在江东能止小儿夜啼,阿提拉的名字在西方人那里所起到的也是类似的效果。狼虽残忍,但其精神却着实为人称道,匈奴人的刚烈、凶猛、沉着、果断、坚忍、冷峻等品质,便与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匈奴人的眼中,荣耀高于一切,甚至可以超越生死。遇上敌人,他们在英勇的追赶和砍杀中追逐荣耀,弯刀一闪,将敌人的头颅挂在马鞍上,将敌人的鲜血撒在回营路上的草丛里,这便是他们的荣耀。这荣耀是血腥的,或许有一天,他们的头颅也会挂在敌人的马鞍上,但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不荣耀,毋宁死!这就是狼的野性。没有人可以超越生死,但匈奴人的荣耀却会在死后被人铭记。一个匈奴人死后,人们会在他的坟上放上石头,这个匈奴人生前杀死的敌人越多,死后坟墓上的石头也就越多,后人只要看一眼坟墓石堆的高矮,就可以判断这个匈奴人活着的时候是英雄还是懦夫,他的名字是广为传诵还是默默无闻。匈奴没有文字,坟上的石头和口口相传的歌谣就是这个民族缅怀先人、铭记历史的工具。当匈奴人悼念逝者,他们会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脸上的血和思念的泪一起流出。对于外人来说,匈奴人的每一种风俗都是如此嗜血,但对于匈奴人自己来说,这是一种生命的盟约,他们希望来世能够再次相见。出于天性,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爱和恨。割喉划脸,血与泪一起流淌,这时候爱是一颗思念的种子;誓死杀敌,与敌人一同倒下,这时候的恨是一团在他们内心燃烧的火焰。非爱即恨,光明磊落,匈奴人虽然野蛮,但他们的灵魂却是自由的。……
汗青,文史专业毕业,对历史人物颇有研究,曾从事过记者、出版策划等工作。独立策划编辑了不少图书,代表作有《普京全传》、《苹果气急——乔布斯的密码》等。
弘一大师 本书特色 宗师一生,为翩翩之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是我国...
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附:卜弥格传补正 本书特色 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传。原籍匈牙利,17世纪来中国传教。沙不烈、伯...
霍英东是香港20世纪罕有的商业奇才、最出色的华人体育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内地最广为人知的慈善家、第一位晋身于“党和国家领导人”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除了回忆父亲及其家人,同时也在适当的篇幅中叙述了父亲的老师等前辈、同代的好友、同人以及他的学生等后人。他们都...
IT天才孙正义 本书特色 孙正义为“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很少自述生平,为《IT天才孙正义》作者大下英治数度拜访所打动,首次亲口叙述自己波浪汹涌的前半生。《...
诗酒人生--李白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名人志士,其中有治国安邦、统揽天下的政治家,有足智多谋...
彼得兔的诞生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毕翠克丝·波特创作的小动物童话故事集《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赢得了全世界孩子的心,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内容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
粉墨功名(元代曲家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元曲和元曲家作为论述话题,以确凿的史料为根基,采用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用现代意识或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
梅兰芳的梅风兰韵 本书特色 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扶夫斯基以“伟大”评梅氏:“梅兰芳博士以他那无比优美的姿态开启一扁看不见的门,或者突然转身面对他那看不见的对手,...
季羡林一生的密码全在这本日记里。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
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新月才女方令孺 本书特色 方令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裔、留美学生、新月派诗人、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主席,方令孺有过多种身份的更替。她交友极为广泛,早年与陈...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特色 许寿裳是鲁迅的同乡,更是鲁迅情逾兄弟的挚友,两人自1902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此后一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许寿裳回忆鲁迅的文章,对于研...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
席泽宗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正当21世纪开头的时候,湖南教育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一套《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有计划地访问一些当事人,希望他们能将亲历、亲见、...
平凡人鲁迅 本书特色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世俗的一切。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处无人能及。他像一座高峰,让我们只能仰望。 他就是他自己,一...
圈子.段子京城富人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北京城的富人们,如何用段子消遣,靠圈子发财? 王中军、马云、段永基、潘石屹、柳传志、冯仑、孙树新、黄光裕、王志东、金...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本书特色 一本近距离记录南怀瑾临终前的生活和情怀,回顾总结南怀瑾生平的著作。记录南怀瑾口述的许多珍贵往事,早年在川的从政、参学等传奇故事;...
胡适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当代廖廖可数的历史畅销书大家唐德刚独家对话本书特别附录:胡适手绘故乡地图,胡适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经解三胡」,胡适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