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翻译出来,以《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为题出版了。现在历史所的朋友们又译成《剑桥中国秦汉史》,要我在书端写几句话,我既感欣幸,又颇为惶恐。我在秦汉史方面学力有限,本没有着笔的资格,但承鲁惟一先生盛意,在本卷出书后即行寄赠,得以成为国内最早读者之一。细绎全卷,曾将一些感想写作书评,发表在《史学情报》上,其中即呼吁赶快把这卷书翻译出来。现在经过历史所各位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写一篇小序确实是我的义务。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全卷16章,原文多达981页,分别执笔的学者大都对章节论述的范围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例如第1章《秦国和秦帝国》的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教授卜德,30年代即已出版《中国的第一个统一者》一书;第3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的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毕汉斯,著有《汉朝的中兴》;第6章《汉朝的对外关系》的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著有《汉代的贸易和扩张》;第9章《秦汉法律》的作者荷兰莱顿大学退休教授何四维,著有《秦法律残简》、《汉法律残简》;第7章《政府的结构与活动》、第12章《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等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院鲁惟一博士,著有《汉代的行政记录》、《通往仙境之路》等书,诸如此类,不遑枚举。还有的学者,如法国法兰西学院的戴密微、日本东京大学退休教授西嵨定生等,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本卷的作者阵容在西方学术界可称极一时之选,这部书也可谓西方研究中国秦汉史的结晶。
西方对秦汉史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本卷《导论》对此有概括叙述,一直上溯到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卫匡国的著作。中国的二十四史始于《史记》、《汉书》,读史者也总是从前四史入手,所以一接触中国史就是秦汉,同时秦汉在整个中国史上又有其特殊的重要位置。西方学者研究秦汉史的较多,成绩也较丰硕。看本卷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便可得到相当的印象。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和提高的。不很熟悉西方研究情况的读者,通过本卷不难知其涯略。卷中引用日本学者的论著也很多,足供读者参取。
这部书有几个特点,想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是秦汉史列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这一点恐怕是国内读者不易理解,而且是会有较大意见的。《剑桥中国史》的总主编序对此曾有说明,他们提到,在筹划编著这部巨著的时候,本想从中国史的开端写起,可是我国的考古发现日新月异,70年代以来更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把中国史前史以至公元前第一千纪的历史面貌几乎彻底改变了,而现在还没有能把崭新的考古材料与传统的文献记载融会贯通而成公认的成果,因而全书只好从有大量可靠文献依据的秦汉开始。这种看法,和晚清以来疑古思潮的见解是有实质差别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广泛引用了文献材料,而且很注意文献的辨伪和考订,这是不少西方中国学家一贯坚持的作风。大家可以看到,本卷各章中的引文,大多注意了使用经过整理校订的版本,包括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各种注释。卷中图表也尽量做到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这是作者很重视文献的一种表现。
这样说,并不意味本卷的写作不重视运用考古材料。相反的,本卷不少作者都征引了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例如都城的发掘和一批大墓的发现,在书中好几个章节得到介绍引用。尤其是有关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部分,涉及考古材料的地方更多。由于本卷作者有几位是秦汉简牍帛书研究的专家,他们写作的章节引用这方面材料,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论法律时,征引云梦睡虎地秦简;论屯戍时,征引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使这些专门的研究汇合到历史的论述中去。中国的学者研究秦汉史,也是这样做的,但当前还有人在谈考古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时,总是过多地强调先秦,对秦汉考古重视不够,应该说这是不很公平的。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内容简介:日常性的生活际遇、一些理论问题的一再激发,以及个人的禀赋,促使作者对身体和空间这样一些主
新闻敏感系列谈 内容简介 新闻敏感被视为新闻传播者的看家本领,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颇显不足,系统的论著更少见。 本书对新闻敏感的认知特点、概念内涵、功用以及智力...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兴趣为:性别研究,包括中国性产...
中世纪生活 内容简介 什么叫做“中世纪生活”--腌得发苦的食肉?不洗澡的身体?庄园里的自给自足?宗教裁判所大行其道?偷情的骑士总在黎明的前遁去?傻瓜农夫远征圣地...
思想的声音--在北大听讲座 内容简介 北大承袭了中国太学的千年传统,这种渊源塑造了北大重要的性格——“为国求学,努力自爱”。“为国”二字,常使北大人遭遇挫折,然...
文化人类学 本书特色 刘其伟编著的的《文化人类学》是他对文化人类学既往研究和实践所做的扼要整理,同时对“应用人类学”及其未来开拓的分野与学术研究方向,也...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 本书特色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
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编辑这一行》、《书系的经营》、《蓝海战略与人才观》、《编辑人该想些什么?》等文章。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 目录 功课一...
我的自学小史 本书特色 《中学图书馆文库:我的自学小史》是梁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
翟东升,博士,江苏启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并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欧美多所大学访学和短期任...
《印度青年狂想曲》内容简介:印度目前约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然而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
《混序小团队管理:带团队的三大原则和十项修炼》内容简介:30多年来,互联网和去中心化兴起,自上而下、中心化和封闭的组织和管理
人踪书影文丛--拾稗者 内容简介 止庵是有创作实力的学者,他的阅视野非常广泛。这里集中了他对外国小说和与小说有关的电影的评说。缜密的思考、平实的文风,蕴含着他的...
知识之锚(当代社会理论的重建) 内容简介 如果社会与人文学者的知识生产还企图维持当代现实关联性的话,就必须直面几个核心现实议题,这些至少包括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媒介与文化书系-城市与城市文化(影印版) 本书特色 《城市与城市文化》(英文影印版)可作为大学本科文化研究、社会学以及更为宽泛的社会科学课程的教材,它回顾了城市...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
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 本书特色 6开精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套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
百科由来 本书特色 汤效禹编著的《百科由来》内容介绍:1984年9月,我有机会考入宁夏大学读书。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除了完成学业以外,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
后人类 本书特色 《后人类(精)/人文科学译丛》作者罗西·布拉伊多蒂批判了欧洲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阐释了其后人类思想。本书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视觉对后人类这个...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本书特色 1、 封面采用华裔摄影师刘香成的作品,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学习的中国青年。有人说,如果只用一张照片向八十年代致敬,我选择刘香成的这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