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5-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43961661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龙藏寺碑 内容简介

又名《正定府龙兴寺碑》。隋·开皇六年(五八六)十二月立。整纸捐高一百五十六厘米、宽八十九厘米。碑阳三十行、行五十字;碑阴及左侧鸟题名。碑阴五列,列三十行;右侧无字;左侧三列,上列六行、中列入行、下列二行。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额高四十二厘米、宽三十一厘米,共十五字:『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在河北省正定县龙兴寺前殿。龙藏寺是龙兴寺的前身,始建於隋·开皇六年(五八五),後毁废,在其故地上重建,时宋,乾德元年(九六三),更名为龙兴寺,俗名大佛寺。清·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一三),重修,定名为『隆兴寺』。《龙藏寺碑》记载了恒州刺史鄂国公金城王孝(傣)(仙)奉勒劝奖州内士庶一万人等捐资建造龙藏寺之事。该碑末行有『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之』字样,『之』下缺损,不能确定是『撰』还是『书』字,故难以确指张公礼是撰者还是书者。令人攘原石残损处辨析为『制』字,可供参考。开皇六年(五入六)距北齐灭亡(五七七)已有十年,为何张公礼依旧署『齐』?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云:『其大书齐官,……其时南北分疆,兴亡迭代,为之臣者,虽不获一节以终,而心之所主,见於称名之际者,固较然不易如此;』『书者不以为嫌,当时不以为禁,此皆有古道。』

龙藏寺碑 本书特色

又名《正定府龙兴寺碑》。隋·开皇六年(五八六)十二月立。整纸捐高一百五十六厘米、宽八十九厘米。碑阳三十行、行五十字;碑阴及左侧鸟题名。碑阴五列,列三十行;右侧无字;左侧三列,上列六行、中列入行、下列二行。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额高四十二厘米、宽三十一厘米,共十五字:『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在河北省正定县龙兴寺前殿。龙藏寺是龙兴寺的前身,始建於隋·开皇六年(五八五),後毁废,在其故地上重建,时宋,乾德元年(九六三),更名为龙兴寺,俗名大佛寺。清·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一三),重修,定名为『隆兴寺』。《龙藏寺碑》记载了恒州刺史鄂国公金城王孝(傣)(仙)奉勒劝奖州内士庶一万人等捐资建造龙藏寺之事。该碑末行有『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之』字样,『之』下缺损,不能确定是『撰』还是『书』字,故难以确指张公礼是撰者还是书者。令人攘原石残损处辨析为『制』字,可供参考。开皇六年(五入六)距北齐灭亡(五七七)已有十年,为何张公礼依旧署『齐』?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云:『其大书齐官,……其时南北分疆,兴亡迭代,为之臣者,虽不获一节以终,而心之所主,见於称名之际者,固较然不易如此;』『书者不以为嫌,当时不以为禁,此皆有古道。』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