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历代帝王传记:刘备传》通过认真地梳理和研究历史资料,本着还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意愿,真实再现了刘备“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及其两面性的一生,展示出一个不同于《三国演义》和一般社会观念中的刘备形象,并对诸葛亮治蜀的功过是非作了一些非传统的评议。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作者通过认真地梳理和研究历史资料,本着还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意愿,真实再现了刘备“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及其两面性的一生,展示出一个不同于《三国演义》和一般社会观念中的刘备形象,并对诸葛亮治蜀的功过是非作了一些非传统的评议。本次修订再版。
《历代帝王传记:刘备传》:史上,凡已成其大业的人物,出生时的乡土异象、少年时代表现出的若干异人和过人之处,常常被后人根据传说编织出一些美丽的花环戴在他们的头上。《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刘备居住的村庄就是以他家的这株大桑树命名的。这株大树,由于同刘备有如此的关系,所以也便名留青史了。地理学家、刘备的同乡、北魏时的涿县人郦道元作《水经注》时特意提到这一点:“督亢沟水东经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之旧里也。”直到宋代,楼桑村依然比较有名,所以《方舆纪要》也特意提到了它的确切位置,说“楼桑村在涿州西南十五里”。更有趣的是,刘备家的这株桑树,不仅高大,而且形状与众不同,树冠犹如大伞,“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所以“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中国历史上**个为刘备争正统地位的历史学家、晋人习凿齿在写《汉晋春秋》时,非常重视搜集这样的异兆和传说,因而在书中明确地记载着,当时涿县有一位名叫李定的善知风水的人,看到了这株怪状大树,便向世人宣称:“此家必出贵人。”这贵人,当然就是刘备了。大树之下往往是村民集谈和少儿玩耍的地方。据载,“先主(刘备)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羽葆盖车,指用鸟的羽毛装饰的只有天子才能乘坐的华盖车。如此企图做皇帝的狂言,自然属于大逆不道,会招来灭门之祸,所以引起了叔父的恐慌。著史者记载了这一故事,目的全在于要说明刘备其人自幼怀有大志,表现与众不同;同时也要说明少年刘备已经引起了家族和世人的注意。刘备的母亲和同宗人等都察觉到刘备有过人之处,因而也都重视对他的教育和培养。15岁那年,母亲让他出外求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卢植亦涿郡涿县人,是后汉大儒,“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好章句”,著作甚多,曹操称其为“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拜到这样大儒的门下,自然很不容易,既需一定的学识根基,也需交纳不菲的束惰费用。同宗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资给先主”,担负了他的大部或全部费用,资助数量之多竟“与德然等”。据说,元起的妻子很不高兴,因说:“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当即说出了心里话:“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司见,宗族中人们资助刘备求学,实是作为一种政治投资。根据历史的记载推测,刘备跟随卢植求学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刘备15岁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这一年,卢植拜为九江太守,刘备、刘德然、公孙瓒都不可能跟随到九江从学。不久,卢植“以病去官”,在家著书立说,并授学于缑氏山(今河南偃师东)中。熹平末年(公元177年),“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岁余,“复征拜议郎……转为侍中,迁尚书”。①可见,刘备从卢植求学只可能在卢植“以病去官”后至再拜庐江太守之前的不足两年的时问里。因此,他虽然受到大儒的熏陶,但不会是很多、很深刻的,甚至还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刘备的长相颇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他身高七尺五寸(按东汉官尺算,约合1。78米),“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②。长了两条长胳臂可能是真的,但说垂手过膝,当属言过其实。因为除非是畸形人,那不符合人类的生理特征。耳朵较常人为大也可能是真的。吕布骂他“大耳儿,*叵信!”曹操称他为“大耳翁”,都可以作为证明。但如《三国演义》所说“两耳垂肩”,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史称“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当是真的。惜无更多直接的事实证据。这说明,他的家境虽然不甚富裕,但也并非非常困难;同时说明,刘备不是一个善治产业的人,更非安分守己、满于现状之辈。……
1966年初我由北京中国作家协会贬至江苏省文联。数月后“文化大革命”起,不待省文联的群众揪斗,中国作协即已派人来将我“押解”
墓畔回忆录 内容简介 简介编辑推荐: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的选译本,约为原书篇幅的11分之一,集中了其中*为脍炙人口的章节。该书思想超前,情感纯真,文体动人。这些墓...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本书特色 我无暇考虑他们的赞词是否出自真心,听着总还是觉得舒服,不知不觉露出自负的形色,以为技艺并非不能速成,还是有捷径可...
作者简介德龄公主满州汉军正白旗人,1886年生于武昌,在荆州、沙市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代。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裕庚出使日本和法
蒋氏五兄弟 本书特色 眼见时代潮流及环境如此快速在变,而本党的领导群却在乎谋权位,互不相让,置本党理想于不顾,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岂不令人痛心?而现今党内夺取斗争...
李世民-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在瓦解暴隋的统治中,他是急先锋;在唐初六大战役中,他率领其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本书特色 本书的內在线索,探讨胡适在各个阶段与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关联,并就其生命历程中比较重要的疑点予以澄清,让胡适自己说话,...
眉轩香影 陆小曼 本书特色 她出身名门,生性高傲,却因为父母之命与自己不爱的王赓结婚;为了真爱,奋不顾身与诗人徐志摩走到一起,却因种种原因,婚姻并不幸福...
刘海粟与蔡元培 本书特色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蔡元培与刘海粟皆为开拓性人物,颇富传奇色彩。刘、蔡二人的友谊,堪称佳话。刘、蔡二人在艺术教育上的建树,很大程度上...
本书描述了20世纪40~50年代的难民如何成长为美国人的故事。作者门罗(MonroePrice)是全球知名的媒介法学家、传播学者。他1938年
胡林翼评传 本书特色 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胡林翼上个世纪初,提起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这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中国,但凡读书识字者可...
《大数据治理与安全:从理论到开源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对大数据治理与安全技术展开详尽描述。其中理论篇
何止为诗痴.辛迪 本书特色 一代文人的命运 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深情的回忆 一套感人的书籍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黄宗英作序,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东方出版中心倾情奉献“...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着重阐述网络攻防技术原理及应用,内容包括:网络攻防概论、密码学基础知识、网络侦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内容简介:全书依照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率和最终效果的“方法”“年龄”“母语”和“语言环境”等几个关键
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 本书特色 全书独辟蹊径,从歌唱、教学、 学生、思想、个性、婚恋、家庭、生活、等多重视角,以细节入笔,分析概述,全景展现,将一个阳光向上...
中华姓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厚达917页★ 姓氏学本身是一门科学,它含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本书是一本介绍姓氏、宣传姓氏文化的通俗读物,非常适宜普通读者...
历史的选择-张闻天在延安 本书特色 裔兆宏编著的这本《历史的选择(张闻天在延安)》用生动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张闻天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到1938年9月党的六...
汉高祖 本书特色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
戴笠全传 本书特色 《戴笠全传(超值精装典藏版)》是迄今为止*全面、*客观地描述戴笠从一文不名成为民国“特工王”的传记,以戴笠的生平为主线,以珍贵的档案、史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