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学教育研究越来越重视科学哲学的作用,科学哲学作为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础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基于科学哲学,从4方面探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学习问题:起源、过程、结果和本质。其中,“起源、过程和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本质”属于本体论范畴。《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推理严密,印证资料丰富。读者能够很好地从案例中找到理论的生长点,易于理解。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可供从事中学科学教育(化学、物理、生物等)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科学学习是科学教育的中心
1.2作为科学教育舰基础的科学哲学
1.3科学哲学与科学学习
1.4科学学习的四个基本维度及其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科学哲学、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理论
2.1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2.1.1科学教育研究中当代科学哲学的缺失
2.1.2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在科学教育研究中的崛起
2.1.3科学教育研究者对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忽视
2.2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科学学习理论
2.2.1早期的科学教育:受缚于古典教育的科学学习方式
2.2.2进步主义时期的科学教育:“儿童中心论”与“做中学”
2.2.3科学课程改革时期的科学教育:“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
2.2.4当代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科学哲学的历史及脉络
3.1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从经典经验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
3.1.1经典经验主义
3.1.2实证主义
3.1.3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
3.2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科学知识增长论
3.2.1科学知识增长论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3.2.2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
3.3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发展的结构
3.3.1库恩的科学发展图像
3.3.2常规科学与范式
3.3.3异常现象与科学危机
3.3.4科学革命与范式转换
3.4“三个世界”理论:世界1、2、3及其相互作用
3.4.1世界1、2、3
3.4.2世界3的本体论地位
3.4.3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3.4.4语言、自我、科学与世界
参考文献
第4章科学学习的起源: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1科学学习的实证主义起源
4.1.1追求“确定性”: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基本预设
4.1.2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经过“净化”的头脑
4.1.3归纳的本质和重复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4.2对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批判性考察
4.2.1确定性的终结——生理和逻辑的考察
4.2.2没有无期望的重复——心理的考察
4.3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3.1重建理性:科学的理性在于批判
4.3.2主观期望是人类学习的起源
4.3.3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对主观期望的批判性反思
参考文献
第5章科学学习的过程:尝试与清除错误
5.1融入科学学习:问题及其成长
5.1.1理解问题先于理解理论
5.1.2问题的产生
5.1.3问题的成长和演变
5.2尝试与清除错误
5.2.1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
5.2.2学生本能的试错与科学家的试错
5.2.3试错法与演绎推理
5.2.4科学的预测性本质与科学学习中的实验设计
5.3科学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
5.3.1“大胆猜想”中的创造思维
5.3.2“严格反驳”中的批判思维
5.3.3科学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科学学习的结果:学生的概念架构
6.1概念及其架构
6.1.1“结构”之于《科学革命的结构》
6.1.2概念的本质:以分类的方式把握自然规律
6.1.3概念的结构性和扩展性
6.2学生的概念架构
6.2.1基本预设与概念架构
6.2.2现象基元与概念碎片
6.2.3学生概念与科学概念
6.3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6.3.1概念转变的经典研究
6.3.2概念转变的困难
6.3.3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章科学学习的本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7.1从“三个世界”的观点看科学和科学学习
7.1.1科学是为使“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发展的活动
7.1.2科学学习以学生的主观世界为根本出发点和*终落脚点
7.1.3世界3客体在科学学习中的存在形式
7.2学生主观世界的发展:世界1、3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
7.2.1物质世界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2.2世界3客体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3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与超越——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
主义认识论
7.3.1亟待变革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7.3.2科学学习中的主观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
7.3.3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参考文献
第8章结语:必要的张力
8.1本能的教条与批判的理性
8.2试错的被动性与主动性
8.3概念的个人性与主体间性
8.4本体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
翻译与语言哲学 本书特色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良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
孟子-四书五经详解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详解:孟子》:编写阵营强大博采众家之长对译详注精析独领经典风骚孟子-四书五经详解 目录 前言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孙丑上公孙...
爱智慧: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丛书”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门类,也涉及自然科...
律宗大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制戒因缘、律藏的结集和形成、戒律在中国的弘传和发展、佛教戒律概述、佛教戒律原理、重戒守律振兴佛教六章。律宗大义 目录 总序**章 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它是作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发表
本书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传习人文、培育人才、启迪人生的巅峰之作,六十多年后首度问世。它以中国初始的经典为
石峻文存 本书特色 石峻先生学贯中、西、印,集一生之智慧经验,留下了一座抹不去的学术丰碑。本书是展示一代哲人石峻先生在中国哲学和佛学等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载的论...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七辑)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7辑)明清儒学研究》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儒家思...
大师眼中的大师 本书特色 既不强词夺理,也不掠去隐私,只是去“揭发”,大师给大师、伟人们写也是一样。真实揭示大师、伟人的智慧与生活: 释迦牟尼、培根、伏尔泰、怀...
本书是由四篇演讲组成的演讲集。在前两篇演讲中,普特南指出了形而上学实在论及其各种熟悉的变种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之处,捍卫了内
木犁书系/我思文丛:直观 本书特色 “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理和...
道家窖藏武功摄生秘笈-附赠DVD 本书特色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乃华夏文明精粹之所在,千年文化之珍贵遗产。其核心教义为修道养生、济世利人;菁华之处在于丹道摄生。内...
六十如理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 本书特色 这本《六十如理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副研究员李学竹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叶少勇对《六十如...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内容简介 简介《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
印度逻辑和原子论(对正理派和胜论的一种解说) 内容简介 印度的逻辑学科大致分为五个部分:语法的也就是声明论的逻辑。它以拜尼尼的梵文语法为核心骨干;弥曼差派的学说...
三国儒学本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本书特色 李甦平*的《三国儒学本论》的主旨内容是对东亚儒学——中国儒学、韩国儒学、日本儒学的本质...
中国佛教高僧名著精选-(上中下)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名著均为僧伽的著述,分是、中、下三则,三部分组成:**部分为《佛教文萃》,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儒、道之间的争...
《博伽梵歌原意》主要内容:《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
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 本书特色 《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是金里卡集中为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辩护并加以修正之作,内容分为:一、从学理上对自由主义传统精神进行梳理(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