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学教育研究越来越重视科学哲学的作用,科学哲学作为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础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基于科学哲学,从4方面探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学习问题:起源、过程、结果和本质。其中,“起源、过程和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本质”属于本体论范畴。《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推理严密,印证资料丰富。读者能够很好地从案例中找到理论的生长点,易于理解。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可供从事中学科学教育(化学、物理、生物等)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科学学习是科学教育的中心
1.2作为科学教育舰基础的科学哲学
1.3科学哲学与科学学习
1.4科学学习的四个基本维度及其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科学哲学、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理论
2.1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2.1.1科学教育研究中当代科学哲学的缺失
2.1.2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在科学教育研究中的崛起
2.1.3科学教育研究者对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忽视
2.2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科学学习理论
2.2.1早期的科学教育:受缚于古典教育的科学学习方式
2.2.2进步主义时期的科学教育:“儿童中心论”与“做中学”
2.2.3科学课程改革时期的科学教育:“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
2.2.4当代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科学哲学的历史及脉络
3.1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从经典经验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
3.1.1经典经验主义
3.1.2实证主义
3.1.3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
3.2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科学知识增长论
3.2.1科学知识增长论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3.2.2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
3.3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发展的结构
3.3.1库恩的科学发展图像
3.3.2常规科学与范式
3.3.3异常现象与科学危机
3.3.4科学革命与范式转换
3.4“三个世界”理论:世界1、2、3及其相互作用
3.4.1世界1、2、3
3.4.2世界3的本体论地位
3.4.3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3.4.4语言、自我、科学与世界
参考文献
第4章科学学习的起源: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1科学学习的实证主义起源
4.1.1追求“确定性”: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基本预设
4.1.2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经过“净化”的头脑
4.1.3归纳的本质和重复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4.2对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批判性考察
4.2.1确定性的终结——生理和逻辑的考察
4.2.2没有无期望的重复——心理的考察
4.3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3.1重建理性:科学的理性在于批判
4.3.2主观期望是人类学习的起源
4.3.3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对主观期望的批判性反思
参考文献
第5章科学学习的过程:尝试与清除错误
5.1融入科学学习:问题及其成长
5.1.1理解问题先于理解理论
5.1.2问题的产生
5.1.3问题的成长和演变
5.2尝试与清除错误
5.2.1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
5.2.2学生本能的试错与科学家的试错
5.2.3试错法与演绎推理
5.2.4科学的预测性本质与科学学习中的实验设计
5.3科学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
5.3.1“大胆猜想”中的创造思维
5.3.2“严格反驳”中的批判思维
5.3.3科学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科学学习的结果:学生的概念架构
6.1概念及其架构
6.1.1“结构”之于《科学革命的结构》
6.1.2概念的本质:以分类的方式把握自然规律
6.1.3概念的结构性和扩展性
6.2学生的概念架构
6.2.1基本预设与概念架构
6.2.2现象基元与概念碎片
6.2.3学生概念与科学概念
6.3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6.3.1概念转变的经典研究
6.3.2概念转变的困难
6.3.3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章科学学习的本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7.1从“三个世界”的观点看科学和科学学习
7.1.1科学是为使“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发展的活动
7.1.2科学学习以学生的主观世界为根本出发点和*终落脚点
7.1.3世界3客体在科学学习中的存在形式
7.2学生主观世界的发展:世界1、3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
7.2.1物质世界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2.2世界3客体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3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与超越——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
主义认识论
7.3.1亟待变革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7.3.2科学学习中的主观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
7.3.3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参考文献
第8章结语:必要的张力
8.1本能的教条与批判的理性
8.2试错的被动性与主动性
8.3概念的个人性与主体间性
8.4本体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从心沟通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以平易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碰到的种种人际关系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包括如何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帮助自卑的人,等等...
无忧无惧过生活 本书特色 就算生活五彩纷呈,就算生活乐趣重重,但无论贵贱穷通,无论大小强弱,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又都摆脱不了忧虑和恐惧的威胁。高强度的竞争,快节...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本书特色 批判性思维领域“圣经”之作!权威大师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史上*有内涵的思维训练书!俞敏洪高度推荐美国大学生人手一本...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 本书特色 作者刘师培是晚清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刘师培清儒得失论》辑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
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研究/佛教文化对话丛书》为作者编著的国内关于藏传佛教观音信仰和观音法门研究的成果汇编,藏族观音信仰的研究:藏族...
生者与死者 内容简介 被誉为“全景式”长篇小说的奠基者康·西蒙诺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他擅长表现恢弘的历史场景和深厚的人生哲理。本书是他的三部曲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晚清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论...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本书特色 学问分一中西,于中西知识的发展都无甚好处,王闰节学兼中西,一向不分中西面只按照问题的需要来讨信哲学,对此我一直深有志同道合...
楚山绍琦禅师与无际明悟宗师传 本书特色 楚山禅师出生于西蜀唐安(今四川崇州),得法于普州(今四川安岳)东林寺无际明悟处。无际明悟,四川安岳人,明初著名高僧,主张...
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 本书特色 《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就实而论,它确有深奥微妙之处,不然的话,何以称之为“玄学”?然而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大师密码-A-Z系列-(全26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26册图书,依英文字母A-Z的顺序,每册5个小故事,展观130位智慧大师的“品格...
三三昧禅观 本书特色 三三昧是空、无相、无愿三种三昧,其根本意旨是安立于时空性的体悟,以及其所引发的观察与心念,是传统佛教*重要的禅观。小乘佛法以三三昧入于解脱...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钟锦读佛教原始经典《长阿含经》的随笔。这本《长阿含经漫笔》颇有别开生面之处。在形式上,采用了中国
传习录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
美的历程 本书特色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自19...
狱中书简 本书特色 1. 著名神学家、基督教知识分子朋霍费尔代表作,与马丁?路德金齐名2.本书与哈维尔的《狱中书简》、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藉》并称为“人类三大狱...
驳自由之敌[古罗马]西塞罗-55-[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西塞罗的雄辩演说,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政治理...
美国犹太教史 本书特色 《美国犹太教史》是萨纳对其漫长的美国犹太宗教史研究的总结和提炼。作者在《美国犹太教史》中叙述了美国犹太教自殖民地时代开始以来长达300多...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主要是写了大宋的高僧的一些传记,《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