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的文化巨匠周有光先生,在汉语拼音领域的卓越成就早已恩泽大地,也将代代传承,造福人间。周老不仅是语言学家,还是思想家。85岁至今,以独立思考对人类文明与中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新的审视。
周老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能从国家来看世界。
周老以科学发展的一元性,对国家、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缜密的研究。这位世纪老人大彻大悟,大智大勇,身居斗室,放眼天下。他的文章不仅具有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还具有开阔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而且语言平实,深入浅出,有百科全书式的特征。
《周有光百岁隽语》以《周有光文集》(共15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为范本,参考周老的修订版《百岁新稿》(三联书店,2014年版)、增订版《朝闻道集》(世图出版公司,2014年版)和《拾贝集》(世图出版公司,2011年版)等别集,撷取了他百岁前后为我们写下的醒世箴言,为广大青年读者阅读和领悟周老的思想精华提供了便利。
《周有光百岁隽语》也是广大读者进行人文素质自我提高的基础读物和入门书。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
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特别要指出的是,周有光先生倾其所有从事于思想启蒙,是总结历史经验,面对现实需要的自觉担当和追求。
本书撷取了他百岁前后为我们写下的醒世箴言,为广大青年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周老、领悟周老的思想精华提供了便利。本书也是广大读者进行人文素质自我提高的基础读物和入门书。
历史的脉搏越跳越快。“农业化”费了一万年,“工业化”费了三百年,“信息化”还不到五十年。人类的文化车轮正在以加速度而前进。
——文化的创新规律
人类文化的三个高潮,也就是人类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所谓“发展中国家”就是停留在农业化阶段,还没有深入到工业化阶段。所谓“发达国家”就是经过了工业化阶段,进入了信息化阶段。文化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后进的在适当的努力下可以赶上先进的,先进的在继续努力下还可以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文化的创新规律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传信工具。农业化时代发明文字,使语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业化时代要求普及义务教育和全国共同语。从文盲众多和方言隔阂,到普及义务教育和全国共同语,这是“前现代”和“现代”的分界。后来又发明留声机、电话、广播、电视、多媒体等传声技术,使语言不依靠文字也能传远而留久,并且能相互自动翻译。国内普及全国共同语,国际使用国际共同语,人类进入不怕语言隔阂的双语言时代。
——从社会发展探索现代化的含义
“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文字把语言传到远处、留给未来,开创“有史时代”。以语言和文字为基础,人们进一步创造各色各样的“传信技术”:电话、电报、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脑、手机。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手机小巧玲珑,集多种功能于一掌:通话、短信、摄影、会面、名录、计时、电筒、定位,功能不断增加。将来还会有翻译电话,我说汉语,你听到英语。“手机”是“顺风耳、千里眼”,各地的亲朋好友聚会到耳边眼前,共度良辰佳节!在这样的生动活泼的“信息时代”,不能不更新我们的生活概念。
——“食衣住行信”
*近三十年,科技的新发明和新发现,相当于过去两千年。科技的大跃进,方兴未艾,使以往一万年间的所谓灿烂文化,黯然失色。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次飞跃,第三个高峰。相应于科技的大跃进,人类生活、人际关系、人类思维、人文科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和调整。对抗变为对话,猜疑变为理解,争夺变为互助,破坏变为建设。结合的正在分散,分散的正在结合。世界一盘棋,正在重新下子,找寻更好的布局。
——文化的创新规律
北京马路上骑着自行车飞跑的人,一手扶车把,一手听手机。这情景告诉我们,手机时代已经来到中国。耳听十万里、话通全世界,远地亲友随时见面谈话。手机兼作相机,还能代替电视,又能贮存大量资料。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信息化”的含义包括“二战”以来一切新的科学、新的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
——文化的创新规律
电视使穷乡僻壤和通都大邑连成一片。花花世界走进老百姓的家庭。世界不再是零碎、片段、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整体化、联系化、息息相关、互通声气。视野扩大,世界观大变。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全世界的计算机联成一个国际互联网,成为人类的世界神经系统。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我很高兴,我的青年朋友们,在阅读我的文章的时候,不是先肯定文章的内容,而是先怀疑文章的内容,都是经过独立思考,然后接受,不认为老年人阅历多,认识水平必然超过青年人。
独立思考是轻而易举的脑力活动,人类的一项先天本能。对于长期接受引导训练的青年们,如果一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也只要正襟危坐,闭目静思,就能渐渐恢复正常的独立思考本能。
——《静思录》前言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是我对自己的鞭策。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想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了解自己的祖国*难,因为历代帝王歪曲历史,掩盖真相。考古不易,考今更难。苏联是新中国的原型,中国改革开放,略作修正,未脱窠臼。苏联解体以后,公开档案,俄罗斯人初步认识了过去,中国还所知极少。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于戴高乐主义反美,共产主义反美,伊斯兰教反美,美国的面貌变得模糊不清。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
——《百岁新稿》序
我在《新陋室铭》中写实:“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有书无斋记
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近来有些老年人说,他们年轻时候天真盲从,年老时候开始探索真理,这叫做两头真。两头真是过去一代知识分子的宝贵经历。
——《百岁新稿》序
上海老同事来北京,告诉我反右运动中自杀和劳改20年的多位老同事的故事。大家羡慕我“命大”,躲开了反右运动,“在劫不在数”,有自由做研究工作。他们说,宁可无斋而有自由,不要有斋而无自由。我说,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书无斋记
我糊里糊涂活到100岁。许多人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不出来。我想,我老来读书、写杂文,实行终身自我教育,这或许就是我的长寿之道吧。
——《学思集》后记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我白内障换了晶体,重放光明。我耳聋装上助听器,恢复了部分听觉。转暗为明,发聋振聩,只有科技能为老年人造福。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好的长生不老滋补品。希望《百岁新稿》不是我的*后一本书。
——《百岁新稿》自序
我的看书是叫做被动地看书,他们给我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看这些东西呢,我说我是扫盲,自己扫盲。我说我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我一直钻在这个专业的井底里面,我不知道外面世界。现在我离开办公室了,回到家里面来了。回到家里面呢,我发现我的专业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海洋,这里面我是文盲。
——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
教育,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
——看守高粱地
休闲读物,可以随手丢开,闭目养神。可是,在不经意中看到某个章节的惊人记载,会使你跃忽而起,眼前浮起许多亲朋好友的不幸故事。
——《今年花开又一年》序
任何科学,都是全人类长时间共同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颠扑不破地保存下来,是非难定地暂时存疑,不符实际地一概剔除。公开论证,公开实验,公开查核。知识在世界范围交流,不再有“一国的科学”、“一族的科学”、“一个集团的科学”。学派可以不同,科学总归是共同的、统一的、一元的。
——科学的一元性
今天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假得太多了。当然,许多假历史也在改,慢慢改。苏联瓦解以后,俄罗斯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档案公开,24小时开放。天天都有人去看。
——马国川:《知识分子没有被收买——百岁老人周有光访谈录》
我写过一篇文章谈科学的一元性,不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具有一元性。科学不分东西,不分南北,不分国家,不分阶级。知识分子就是研究科学、相信科学的人。知识分子是不分国家的,不能划分中国知识分子还是外国知识分子。比如我在中国做教授,和我在外国大学里上课,讲的应该是一样的。
——马国川:《知识分子没有被收买—— 百岁老人周有光访谈录》
国际现代文化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创造,由不同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汇合而成。人类社会从分散而聚合,人类文化的精华部分自然融合,形成不分彼此的共享文化。国际现代文化以科学为主流,西方科学发展较早,国际现代文化中含有西方成分较多,但是其他传统文化对国际现代文化都有重大贡献,不可低估。
——人类文化的结构和运动
人类的文化生活是复杂的。一方面趋向同化,形成国际现代文化,另一方面继续分化,保留地区传统文化。你可以是一个科学家,同时是一个宗教信徒。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完善化,删除糟粕,发展精华,适应时代的步伐。
——人类文化的结构和运动
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这样,人类文化才能不断前进。发展是进化,不是退化。
——人类文化的结构和运动
凡是能为全人类造福并受到全人类欢迎的事物和意识,聚合成“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凡是没有被全人类认同的,仍旧保留在传统文化之中,进行自我完善化。现代是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的双文化时代。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
两种文化,新旧并存,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国际现代文化提高了地区传统文化,地区传统文化丰富了国际现代文化。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双文化”新旧并存,相辅相成,自然消长。传统文化发扬精华,淘汰糟粕;现代文化吸收众长,青出于蓝。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科学不分“中西”,科学是世界性的、一元性的。
——科学的一元性
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彼此接触,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一种不分彼此的共同文化,包含不同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先进的学术、政策和制度,叫做“国际现代文化”。这样,文化分为地区和国际两个层次,组成全球化时代的“双文化”结构。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国际现代文化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共同文化,不能说就是西方文化。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遵守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遵守的国际法规、协定和原则,学习先进的学术、政策和制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道前进。……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听任自然到改造自然;在政治方面,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从专制制度到民主制度;在思维方面,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从迷信盲从到独立思考。(问: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这是跟世界接轨吗?)这一步的效果现在已经非常明显,这说明跟世界接轨是多么重要!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历史的脉搏越跳越快。“农业化”费了一万年,“工业化”费了三百年,“信息化”还不到五十年。人类的文化车轮正在以加速度而前进。
——文化的创新规律
人类文化的三个高潮,也就是人类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所谓“发展中国家”就是停留在农业化阶段,还没有深入到工业化阶段。所谓“发达国家”就是经过了工业化阶段,进入了信息化阶段。文化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后进的在适当的努力下可以赶上先进的,先进的在继续努力下还可以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文化的创新规律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传信工具。农业化时代发明文字,使语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业化时代要求普及义务教育和全国共同语。从文盲众多和方言隔阂,到普及义务教育和全国共同语,这是“前现代”和“现代”的分界。后来又发明留声机、电话、广播、电视、多媒体等传声技术,使语言不依靠文字也能传远而留久,并且能相互自动翻译。国内普及全国共同语,国际使用国际共同语,人类进入不怕语言隔阂的双语言时代。
——从社会发展探索现代化的含义
“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文字把语言传到远处、留给未来,开创“有史时代”。以语言和文字为基础,人们进一步创造各色各样的“传信技术”:电话、电报、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脑、手机。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手机小巧玲珑,集多种功能于一掌:通话、短信、摄影、会面、名录、计时、电筒、定位,功能不断增加。将来还会有翻译电话,我说汉语,你听到英语。“手机”是“顺风耳、千里眼”,各地的亲朋好友聚会到耳边眼前,共度良辰佳节!在这样的生动活泼的“信息时代”,不能不更新我们的生活概念。
——“食衣住行信”
*近三十年,科技的新发明和新发现,相当于过去两千年。科技的大跃进,方兴未艾,使以往一万年间的所谓灿烂文化,黯然失色。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次飞跃,第三个高峰。相应于科技的大跃进,人类生活、人际关系、人类思维、人文科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和调整。对抗变为对话,猜疑变为理解,争夺变为互助,破坏变为建设。结合的正在分散,分散的正在结合。世界一盘棋,正在重新下子,找寻更好的布局。
——文化的创新规律
北京马路上骑着自行车飞跑的人,一手扶车把,一手听手机。这情景告诉我们,手机时代已经来到中国。耳听十万里、话通全世界,远地亲友随时见面谈话。手机兼作相机,还能代替电视,又能贮存大量资料。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信息化”的含义包括“二战”以来一切新的科学、新的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
——文化的创新规律
电视使穷乡僻壤和通都大邑连成一片。花花世界走进老百姓的家庭。世界不再是零碎、片段、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整体化、联系化、息息相关、互通声气。视野扩大,世界观大变。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全世界的计算机联成一个国际互联网,成为人类的世界神经系统。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
西方人常说:“字母跟着宗教走。”宗教是一种文化,字母跟着宗教走,就是字母跟着文化的传播走。欧洲中部从北到南有一条字母分界线,线西信天主教和新教,用罗马字母;线东信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同样是斯拉夫语言,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等国信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信天主教,用罗马字母。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由于宗教不同,同一种语言写成两种文字:塞尔维亚信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克罗地亚信天主教,用罗马字母。
印度的印地语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实际是同一种语言,叫做印度斯坦语,可是由于印度信印度教,用印度字母,巴基斯坦信伊斯兰教,用阿拉伯字母,形成印地文和乌尔都文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
——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
联合国是世界政府的胚胎,全球化时代“世界一体、天下为公” 的象征。但是,事实上实行寡头统治:五个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控制一切。……联合国的作用虽然微不足道,可是世界已经不能没有联合国。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进人市场经济,要经过一个难于避开的“黑洞”,叫做“原始积累”。日本明治维新,四大贵族垄断资源。印尼反共政变,出现裙带资本主义。苏联瓦解,俄罗斯高官变巨富。中国改革开放,国营翻牌成民营。新衣冠,旧面貌。“近水楼台先得月”。
——漫谈“中产阶级”
张森根 上海市人,生于1937.12.20.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协助周有光先生編辑并出版:《朝闻道集》《拾贝集》和《百岁新稿》三部别集。
萌娘,本名贺平。哈尔滨人。文学硕士。编审。中国报告文学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出版过散文集《秋天的钟》、长篇报告文学《源自北卡罗琳娜洲岛河流》,散文选入多种文学选本。获得过《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征文奖和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和出版编辑奖。
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并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2007)、清...
曹雪芹故事 本书特色红学泰斗周汝昌为我们讲述生动鲜活的曹雪芹的故事——曹雪芹何以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曹雪芹?他的身世背景究竟如何?是在怎...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内容简介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和瑰宝。《唐诗三百首》又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时空之海·看云听雨 本书特色 ……我们忽然悟到:在人生的大戏中,所有的人不仅是观众,也均是演员。不只是“你拆烂污,就有人遭瘟;你放野火,就有人烧死”,而也是:“...
中国文人的命运 本书特色 说是走进历史深处,实际上只是表明一种愿望。人们要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恐怕是非常难的。你以为走了进去,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门口转了一圈又离开...
伪自由书 本书特色 《伪自由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四十三篇,包括《观斗》《电的利弊》《赌咒》《从讽刺到幽默》《推背图》《中国人...
暴风雨·冬天的故事 本书特色 《暴风雨冬天的故事》收录威廉·莎士比亚两部戏剧作品。《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剧中既有...
《荒原》内容简介:本书依据费伯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托·斯·艾略特诗歌戏剧全集》中的诗歌部分译出,收录了艾略特的所有诗歌作品
《深入理解C++11:C++11新特性解析与应用》内容简介:国内首本全面深入解读C++11新标准的专著,由C++标准委员会代表和IBM XL编译器
1978-1983-商州寻根-贾平凹散文全编 本书特色 “贾平凹散文全编”是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重磅打造的文学大师贾平凹的散文集,由八卷本组成,分别是...
花事 本书特色 一九四七年,瑞士出版商梅尔莫提议定期给科莱特送一束不吲的花;作为交换,科莱特要描绘众花中的一种。其结果就是一九四八年,洛桑的梅尔莫出版社出版了“...
唐宋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唐宋两代散文,是先后紧相联系在一起的极其重要的文学发展阶段。他们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作了可贵的贡献。 唐宋散文成为后世...
格列佛游记-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从世界文学史中浩若繁星的著作中,遴选对人类发展进步尤其是对国人影响深远的数十部作品,本本经典。 ★选取傅雷...
《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大量有来源有出处的数据,翔实客观、严谨细致地介绍了美国留学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Sergio Ramírez,1942— ),尼加拉瓜作家,曾任尼加拉瓜副总统。他从求学至今始终坚持文学创作,既写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又写回...
新中国60年辽宁文学精品大系:全九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作家王充闾、刘兆林担纲编委会主任★ 每卷40万字左右的有限篇幅来描绘和...
低吟的荒野 本书特色 《低吟的荒野》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而且是唯一获得四...
复丁烬余录 目录 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总序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编辑凡例序 李国瑜成都解放前(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五零年三月》初乘轮船有感于三等舱之制,口占一...
莎士比亚诗精编 本书特色 本书为莎士比亚抒情诗精选集。分十四行诗和抒情诗两个部分。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的诗歌代表作,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
飞花令里读诗词(诗词) 本书特色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诗词之美,美在情感之真纯,亦美在表达之深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